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8章:旗开不胜 (第2/2页)
地上钉下木桩。 在山顶的炮位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敌军进兵的准确位置,进而实施炮火覆盖。 倭军沿着山脊挖设了龙状的战壕,完全不惧红衣大炮的轰击。 并非战壕抗打,而是红衣大炮精度有限,不可能准确命中数里外的一条壕沟。 真要是让一门炮打上一两百发炮弹的话,估计即便命中目标,这门大炮也距离报废为期不远了。 盘踞在山顶的倭军完全可以不慌不忙地向前来仰攻的清军射击,阿部重次也正是看到这些有利条件,才决定打完是役再行撤退。 更重要的原因是诸多没赚到多少钱的大名并不想立刻返回本土,好不容易出国一趟,起码要赚够几个月的饭钱再回家享受生活。 据大名之中传说,明国太子在明年还会邀请倭国出兵,但明年是明年的事情,明年是个甚子情况,眼下完全无从得知。 只有把眼下的银子都赚到自己兜里,那才踏实,既然清军可能送上门来,干嘛不多赚一笔再走呢? 打死一个就能赚二百两银子,五千个就是一百万两之巨! 鉴于前番二龙战战役得来的经验教训,以及是役的妥善准备,众多大名认为完成这个目标并不算太难。 “堑壕战”他们不能听过,不曾接触过,更不曾战而胜之过。 但对进攻一方的清军来说更是如此,倭军握有地形与火力上的双重优势。 即便是役的战况不尽如人意,不是还可以从海路撤退嘛! 这就叫“进退有道”“取舍得当”! 从阿部重次到下面的大名,其实根本就没打算主动进攻清军。 决定采用明国太子提供的战术建议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二龙战之役最然是打赢了,可倭军损失也不小,这还是在握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 此番清军卷土重来,其出动的兵力绝对不会太少,至少不会低于两三万。 己方掉以轻心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把吃进嘴里的肥rou再吐出去。 全国的大名都派兵前来,有的大名更是亲临督战。 阿部重次也不能把别人的武士和足轻都当作牺牲品。 不然回去之后,这些兵力遭到严重折损的大名在德川大将军面前对其进行一番抨击。 他受不了,德川大将军更受不了,说不定在众怒之下,会革去其老中的头衔。 除了堑壕战之外,阿部重次还采用了本时代非常先进的“滚动式换防法”。 一线的一万兵力只需要防御一昼夜,然后二线的一万人就会向前移动,接替他们。 之后三线的一半兵力进驻二线,一线的兵力撤到三线,可以修整两天时间。 这样一来,倭军可以保证始终有一万名精力充沛的士兵顶在最前面。 武器弹药都留在一线,只是将士兵换到后方去,这样便能轻装下去休息了。 老铁山地区南北长七里,东西宽近六里的范围,也保证了倭军有足够大的转圜空间。 若是战况发展超出了己方的预估,变得非常被动,倭军完全可以在夜幕的掩护下,连夜从海上溜之大吉。 不同于清军,倭军过半人都会游水,即便无法直接登船,在紧要关头往海里跳便是了,漂一会儿之后自然有人接其上船。 为了掩护是役的倭军,登莱水师与郑芝豹的舰队总供出动了超过五百艘各型船只,这还不包括在附近捕鱼,用以提供rou食的大量渔船。 郑芝豹也在摧毁了大清左翼水师之后,也率领舰队主力回师。 同时保持着与广鹿岛那边登岛倭军的联系,可以随时派兵支援。 明倭联军可以通过海陆增援广鹿岛,但对清军来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驻守半岛东岸的兵力本身就非常有限,还被郑芝豹的舰队歼灭了一大半。 皇太鸡即便知道了那里的情况,派出援兵,也能在短时间内抵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