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1章:大败联军 (第2/2页)
也是没有意义的。 一旦别切断补给线,届时别说攻陷华沙,连十几万人马的吃喝都成问题了。 利奥波德一世拥有三万骑兵、六万步兵、一千辆厢式战车,以及约三百门火炮。 战至当下,索别斯基还有五万多骑兵、近三万步兵,七百多辆战车,五百多门火炮。 侯赛因的部队虽然征战许久,但并未遭到太大损失,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还有近三万五千骑兵、约十万步兵、近三百辆蒸汽坦克、上千辆自制战车,进口重炮五十四门、轻型火炮两百余门、迫击炮近五百门。 奥斯曼军还有十四万作战部队,而神罗与波立一方的兵力规模约二十万,兵力比对方多一半左右。 由于兵力不占优势,侯赛因采取了反手反击的战术,跟上次单挑索别斯基一样。 索别斯基与利奥波德一世在战前商量过对策,决定并不合兵一处,而是形成钳形攻势,让对方难以招架。 由步兵进行正面强攻,骑兵部队暂不先行突击,而是等步兵吸引火力之后,再对敌军防线发动冲锋。 神罗与波立军队在开战伊始将各自统帅的命令执行地很好,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然而奥斯曼军队上下也将侯赛因的指令落实到位了,原地构筑了环形工事。 不但挖了壕沟,还故意将步兵下了堑壕里面,要打一场堑壕战。 这是侯赛因在看过明帝国的战争纪录片之后所作出的决定。 按照常规打法的话,即使奥斯曼军队取胜,也会损失四五万人。 等于是两败俱伤的结果,那己方就无力继续北上,进攻华沙了。 所以在对方列阵的时候,侯赛因已经命令步兵开始原地挖坑了。 对方骑兵众多,己方步兵占优,必须先行采取守势。 侯赛因也能从后方调集骑兵过来,但粮草消耗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现在只是九月份,巴尔干地区的粮食还没收上来。 大幅度增加前线骑兵的话,对补给的压力实在太大。 即使真要这么做,也要等到十月份。 也可以从周边征集粮食,但在波兰南部地区,由于翼骑兵的游击,此举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 在军粮不够充分的前提下,是役就必须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好消息是在战前,侯赛因又获得了一百辆蒸汽坦克。 对于正面阻击敌军骑兵集群的冲锋,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横队的模式大规模推进,这依然是波立与神罗的陆军战术。 索别斯基此前吃过一次亏,但并不认为这个战术有重大缺陷。 而且一旦让步兵单位以散兵队形向前进攻,恐怕在敌军的弹雨之下,用不了半英里,就这变成一群散兵游勇了…… 不过对以往的肩并肩的密度有所调整,变成每人与前后左右的距离变成两步,但必须在军官的指挥下进攻,不得擅自脱离自己所属的作战单位。 为了保护己方士兵,同时削弱敌军的炮火优势,索别斯基也遣人在战场上释放大量的烟雾弹,只要能生烟的东西,都可以扔过去。 至少可以保证己方士兵在一千英尺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同时装备了大量包铁盾牌。 在没有战车掩护的情况下,这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神圣罗马帝国与北方联盟所组成的联军从东北方与西北方,向位于正南方的奥斯曼军队发动进攻。 双方距离大约两英里,侯赛因认为按照其推进时间计算,步兵大约需要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才能冲到自己眼前。 由于担心泄密,侯赛因在战前并未宣布是役的战术。 使得对方还在按部就班的推进,以为己方步兵在挖掘用来阻挡骑兵冲锋的壕沟。 然而奥斯曼步兵的壕沟越挖越深,因为命令就是让他们挖掘深度及胸的壕沟。 在可以快速换班挖的情况下,壕沟在半小时之内便构筑地差不多了。 当炮声响起时,奥斯曼步兵已经可以躲在壕沟里看热闹了。 对于这种战术,他们也是头一次碰到。 但毕竟自己有了掩体,就不用害怕对方打过来的炮弹和子弹了。 壕沟后面是坦克,壕沟前面是陷马坑,坦克后方还部署了大量骑兵用于反击。 奥斯曼骑兵自然不会走陷马坑,而是会走故意留出来的进攻通道。 如果被敌军骑兵的尸体堵死,那就正好不用反击了…… 侯赛因对于源自明帝国的“出奇制胜”这个词很有兴趣,是役就想验证一下。 制胜不敢断言,但应该可以降低己方的伤亡规模。 当敌军步兵冲过来的时候,有了壕沟与坦克的双层保护奥军上下就不感到害怕了。 壕沟看似稀松平常,但在战时,却可以起到安抚军心,特别是让步兵感到安全的作用。 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只要步兵在敌军的打击下先行崩溃,那多半就无法取胜了。 侯赛因的应对之策便是先给步兵们找个窝,能拿多少战果并不重要,自己别先慌乱就行。 除了近卫军之外,其他奥斯曼军队,尤其是步兵的战斗意志是很成问题的。 与其说是为了防御敌军突击,不如说侯赛因是担心被自己的步兵给玩了…… 此事绝对需要未雨绸缪,以前屡次进攻中欧受挫,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前些年进攻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区,正是由于奥斯曼步兵方阵被骑兵打崩,导致全线崩溃。 这次侯赛因倒是要看看,对方还怎么打崩己方躲在壕沟里的步兵! 有了战壕之后,敌方的炮弹几乎就打不到自己的步兵了。 只有迫击炮能威胁到,但这种火炮的射程很有限,暂时发挥不了作用。 除了坦克周边,侯赛因将超过一半数量的步兵都塞进了战壕里。 奥斯曼军队已经大规模换装了燧发枪,位于欧洲前线的部队则是全员装备了这种轻武器。 尽管射速比火绳枪快一些,但装填弹药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两人用一个坑位的话,正好可以交替开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