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燕国使臣  (第1/1页)
    王宫。    廉颇身着戎装,朝着赵孝成王恭敬行礼。    赵孝成王,原本也算是位野心勃勃的雄主,然而长平大败以后,却一蹶不振。    如今五十多岁的赵孝成王,看起来却显得无比沧桑。    “燕国使臣要在邯郸滞留几日,王上可曾想好,派遣何人前去接待燕国使臣?”    廉颇行礼毕,单刀直入的询问。    赵王闻言,却是面露犹疑之色。    燕国势大,纵然对赵国虎视眈眈,赵国也不能怠慢燕国使者。    这也就注定了,要派出足够有分量之人,才有资格招待燕国使者。    然而,燕国使者来者不善,赵王自然也有所察觉。    故此,招待燕国使者之人,不仅要能说会道,还要能够压制住对方气势才行。    如此算来,除了几个朝廷重臣,倒也很难找出这等人才。    只不过,朝中重臣都有要务,也不可能陪同燕国使臣数日。    沉吟半晌,赵王忽然说道:“太子偃这些年越发沉稳,身份也足够,要不就派他前去接待燕国使臣吧。”    廉颇闻言,心中却极度不屑。    太子偃在赵王面前,自然装得沉稳懂事,不过私下风评却极差。    不说其他,单是迎娶娼妓,并且将其立为正妻,都非常惹人诟病。    要知道,赵偃身为赵国太子,日后有极大可能继承王位,正妻也就是一国之母。    让娼妓担任国母,岂不让整个赵国蒙羞?    更何况,廉颇素来看好赵嘉,认为赵嘉日后能够带领赵国走向强盛。    可惜的是,赵偃却宠溺那个娼妓以及娼妓之子,对赵嘉这个嫡长子万般冷落。    再加上,赵偃的确文不成武不就。    于公于私,廉颇对太子赵偃都极为不喜,这才屡次拒绝赵偃的示好。    深吸口气,廉颇说道:“太子偃虽沉稳,然此次燕国使臣乃燕相栗腹。”    “栗腹能文能武,胆识过人,曾经为了刺探胡人军情,既然自愿前往胡地担任人质。”    “后来栗腹返回燕国,以军情告知燕王,这才有了燕国大破胡人,拓地千里之壮举。”    “如此人物,太子偃未必能够压住对方气势,说不得会适得其反。”    赵王闻言,眉头大皱,显然有些不高兴。    廉颇虽然说得隐晦,赵王终究还是听明白了,廉颇是在变相贬低自己儿子赵偃。    虽然赵偃的确才能不显,终究是赵王独子,平常也十分乖巧。    赵王心中不愉,奈何廉颇功勋卓著。    赵王也不好过多责备,只是有些不快的说道:“既如此,那么廉卿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    廉颇性格耿直,没有在意赵王情绪的变化,说道:“王长孙赵嘉,能文能武,胆识过人,足以担此重任。”    “你说嘉儿?”    听到廉颇举荐自己孙子,赵王脸色这才略微有些舒缓。    假如廉颇推荐其余宗室子弟,那就代表廉颇认为,赵王后代比不上其余支脉,赵王肯定心中不喜。    赵嘉虽然是赵王孙子辈,这些年赵王对他也不太上心,双方终究血浓于水,割舍不断。    廉颇推荐赵嘉,总好过推荐别人。    赵王沉吟半晌,说道:“这些年来,寡人只知道嘉儿随宗室子弟学习,究竟如何,想必廉卿比寡人更清楚。”    “不过,我还是要考校他一番。”    廉颇闻言大喜,道:“自当如此。”    却说赵嘉离开上将军府以后,就在心中暗自感叹: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他本来还想着,请求廉颇帮忙举荐,让自己步入朝堂。    不曾想,赵嘉还没开口,机会就已经来了。    “也不知道,王父会不会让我前去招待燕国使臣。”    赵嘉返回庭院,拿起兵书翻阅,却因为心中有事,无论如何也读不进去。    无奈之下,赵嘉索性放下兵书,拔出佩剑在院内舞剑。    “公子,王上召见!”    赵嘉正舞得兴起,喻竹却是冲了进来,俏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锵!”    收剑入鞘,赵嘉略微有些喘息,不过眼睛却十分明亮。    却说赵嘉得到召见,很快就进入王宫,在宦官的带领下来到内殿门口等候。    “大王,嘉公子来了。”    宦官进入内殿,看着正在伏案处理政务的赵王,轻声提醒。    “哦?”    听到赵嘉过来,赵王抬起了脑袋,眼中闪过疲惫之色。    “让他进来吧。”    脚步声缓缓传来,赵嘉没过多久,便已经来到了赵王身前。    “孙儿拜见王父!”    看着陌生而又熟悉的赵王,赵嘉内心五味杂陈,却仍旧恭恭敬敬的行礼。    五十多岁的赵王,双鬓已经有了斑斑白发。    他抬头看着年轻的赵嘉,从头到尾细细打量过后,神情却是有些恍惚。    “免礼。”    不过很快,赵王就收拾好了心情。    “寡人听上将军说,这些年你读书习武都有不小成就,可是如此?”    赵嘉垂首答曰:“与王父相比,孙儿只是略懂皮毛,永远只能抬头仰望耳。”    被自己孙子拍马屁,赵王感到十分高兴,脸上的褶皱都舒展了几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