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嫣然一笑暖如阳》121 (第2/2页)
“救援的过程中,给他们一些鼓励,给他们一个拥抱!“李颖说道。 “这样啊!”刘焉应道,“不过好像有看到过相关的报道,很多经验丰富的心里学家,在地震后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灾区的内心受到创伤的人进行及时治疗,但是后续却起到了很多反作用,让他们变得更为痛苦不堪!” 刘焉看过相关报道,不由发表一些观点。 “焉姐,你说的现象是存在的,很多技术高超的心理学治疗师,在灾区做心理支援时对那些受到灾难冲击,遭受创伤的人展现自己最大的热情,但是收尾的时候,却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给人来去匆匆的感觉,这样反而让那些患者心理落差更大,形成一定的反作用。我们导师也说过,不是心理治疗师技术不好或不专业,而是忽略了评估这一项工作,导致现在灾区心理援助工作也遇到一些尴尬的局面,俗称,防火,防灾,防心理。” “对,我就是看到过相关的报道,所以对灾后心理资源产生的印象是又敬又畏,不过整体来说,大家的意图都是好的。”刘焉道。 “嗯,意图肯定是好的,都希望能帮助灾区的群众,只是评估这一项非常重要!“李颖应道。 “评估?这还真是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刘焉道。 “是的,确实是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譬如就说针对创伤人员的所处状态以及出现的症状的评估就十分的重要。”李颖道。 “怎么评估?”刘焉对心理学一直都好奇,不由直接追问。 李颖为了让自己给人印象是专业的不由开始讲解一些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创伤分为两种,急性和慢性,两种心理创伤。不过大部分灾后群众所受到的创伤都属于急性,遇到突发性的巨大灾难所引起的。但不是所有人遇到灾难,就产生创伤,也有一些心理素质强大的,会避免这类创伤。” “可是心理素质即便再强大,面临那样的现场,还是会有所震撼吧!”刘焉道。 “是的,这是必然的,地震后的创伤反应,有很多种症状反应,有些人一下子就呈现出来,有些人会在内心沉淀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释放出来。”李颖道。 “沉淀很长时间?那岂不是内心倍受折磨?”刘焉道。 “嗯,确实如此,经历过创伤的人,内心是无法控制自己反复体验创伤经历的,他们的大脑,总会时不时闪回当时的画面,或许回想起当时的那些声音,或者在经年后看到某些东西,就会让自己瞬间回到创伤的经历中。于是经常会被恶魔缠绕,以及产生惊恐,从而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也影响正常的生活。还有便是个人因为经历创伤,导致引起高度防御的唤醒机制,一直都无法自然消退。从而一直处于精神紧张或敏感,对各种信息也保持高度警觉,总会不自觉的保持防御,寻找安全场所。再者就是产生应对适应障碍。受创之人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出现离群,或者身体形势的一些障碍。” 说到这,李颖看了下刘焉,笑了笑,“这些专业知识太枯燥了!” “不枯燥,你继续说,我趁机跟你们学点知识!”刘焉笑。 “我们都还是菜鸟呢,跟我们学不到什么的!”李颖道。 “我刚才就学到了一些东西啊,至少知道心理援助前期是需要做评估的!”刘焉道。 “我真是献丑了!”李颖不好意思道。 “我觉得你很棒,继续给我传授一下知识,让我多学点东西。”刘焉鼓励道。 “那我就献丑了!”李颖被刘焉怂恿一番,只好继续说。 “我刚才说过的评估症状,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在灾后一个月开始浮现,有些甚至半年或一年之后。所以在心理救援工作时,一定要针对性的做出评估,了解其相关的症状,针对性的去实施救援工作,否则就是好心办坏事,甚至还有可能让创伤者受到二次创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