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狂徒_第二百零七章 耻辱巴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耻辱巴西 (第3/4页)

作为主教练的斯科拉里难辞其咎。如巴西这样的顶级强队,在内马尔一人受伤之后便土崩瓦解,足以证明斯科拉里的选人的确存在问题,失去两大核心席尔瓦及内马尔的桑巴军团俨然只是一团散沙,为何不尝试其他前锋,只是一味笃信鸡肋般的弗雷德和若,为何不多给卡卡这样的老将机会,以至于球队心理防线轻而易举地就被摧垮。

    90分钟的比赛,对于巴西人来讲,也许像一个世纪那样漫长。甚至这已经不是比赛,而是折磨,就像一场古老的凌迟,一定要割足够的刀数,撑到足够的时间,速死都成了一种奢望,鲜血淋漓,触目惊心。

    而且,对手是德国队,这个一根筋的民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也许对他们来说,全力以赴才是对敌人最大的尊重。

    真应了那句名言,他们不是为了输赢,他们只是认真而已。

    只是不知道,正在受刑的巴西人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茫然、愤怒、绝望?

    或者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心情来面对现实,恐怕和球员一样,脑子里一片空白。

    对这场惨案,很多人归咎于斯科拉里,认为他的临场指挥出了问题,的确,和优势敌人硬打硬拼,这是错误的战术思想。但斯科拉里不能不这样做,因为他率领的是巴西队,而且还是在本土作战。巴西人对巴西足球的要求是,不仅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决不能苟且偷生。即使当年佩雷拉率队夺取了世界冠军,巴西人仍然认为那是丑陋的胜利。所以,和德国人对攻的战术,不光是斯科拉里决定的,更是全体巴西人决定的,是骄傲的巴西足球传统决定的。然而对这支孱弱的巴西队而言,这是无法承受的重压。斯科拉里当然有他的责任,那就是在他没有足够底气的情况下,拒绝了那些伟大的球员,比如小罗。

    他当然可以像雅凯那样拒绝坎通纳和吉诺拉,但他手头上得有齐达内和亨利,否则当巴西队遭遇逆风逆水的时候,能指望谁站出来稳定军心?

    爱哭的内马尔,还是连点球都不敢罚的席尔瓦?更可悲的是,昨天的比赛连这两个人都缺席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两个缺席的球员所遭遇的不幸,现在看来反而成了某种幸运。起码给巴西人留下了因为他们不在场上的借口,以及假如他们在场上的遐想。

    其实谁都知道,即使他们在场上,这结果恐怕也改变不了,也许能改变比分,也许连借口都没有了。

    反过来讲,巴西之前的幸运,现在岂非成为了某种不幸。如果他们在点球大战中败给智利,如果他们在加时赛中败给哥伦比亚,那他们走得将会比现在体面得多。只能说,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

    今天,是巴西人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将会作为本届世界杯最大的烙印载入足球史,所有目睹这场“屠杀”的球迷,都将化身为游吟诗人,把每一个细节流传下去,千百年。

    在电影《帝国的毁灭》里,希特勒对戈培尔说:这场战争是德国人民的选择,现在他们要为这选择承担后果。

    且把这句话原封不动地送给巴西足球。

    毁灭之后呢?

    三四名的比赛也许是一个机会,无关输赢,只关乎如何面对世人,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当仪式般的国歌再次唱起,当音乐停歇,希望巴西人还有勇气纵情高歌。

    关于这场比赛,迪甘唯一关注的就是卡卡,前世他重生的时候,巴西世界杯还没有开始,关于最终的冠军是谁,他也不知道,所以当比赛结束的时候,迪甘都被吓了一跳,就算这届巴西国家队在赛前就被评为史上最弱,可怎么说巴西也是足球王国,竟然会输的这么惨,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卡卡这场比赛,在第七十五分钟的时候,才被派上场,迪甘甚至猜想斯科拉里之所以这么安排完全是为了让卡卡上场受辱的。

    卡卡上场之后,虽然表现的兢兢业业,但是他的努力看上去,除了让人感到心酸之外,也没有别的效果了。

    比赛结束之后,迪甘给卡卡打电话,卡卡没有接,过了一会儿,卡卡回过来一条信息,很简短:对不起!

    看到卡卡的这条短信,迪甘也只是发出了一声叹息。

    最终莱特兄弟错过了他们在球场上最后一次对决的机会,德国和比利时晋级决赛,巴西则要去和荷兰争夺本届世界杯的第三名。

    本届巴西世界杯,赛前并不算夺冠大热的荷兰表现却非常出色。小组赛中5:1横扫西班牙,强势挺进16强后连续淘汰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历史上第五次杀入四强,不过可惜的是荷兰半决赛负于比利时无缘决赛。

    三四名决赛,这场比赛将是东道主巴西挽回颜面的最后机会,只可惜当比赛结束之后,3:0的比分,让东道主的最后一丝颜面也输得精光。

    荷兰第一次获得世界杯季军的成绩,对荷兰足球而言虽然不算突破,但也是荷兰足球在世界杯上又一次拿到奖牌。

    不过遗憾依然很大,五次挺进四强,亚军、季军、殿军都已囊获,有着无冕之王美誉的荷兰在大力神杯上依然没能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距离冠军看着总是很近,但又远的仿佛永远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作为荷兰首发中唯一一个年过30的老将,库伊特的首发意味着这不出意外将是他的世界杯告别之战。

    从2006年首次开始征战世界杯,到2010年南非决赛加时负比利时功亏一篑,再到今年的巴西,库伊特依然和八年前首次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一样活力十足满场飞奔。

    尽管他职业生涯已经没有染指世界杯冠军的希望,他已经不会再有机会去到俄罗斯,但在自己的最后一场世界杯上,依然为球队拼劲体力。

    整场比赛库伊特一直在边路兢兢业业,进攻和防守两端都很积极,在他的告别战上依然以和八年前一样充满斗志、积极进取。

    不过这场比赛库伊特出现在镜头中的机会并不多,最抢眼也最让人揪心的一幕发生在第40分钟。

    库伊特中场与对手争抢头球时和马克斯韦尔头碰头撞在了一起,库伊特的头当场被撞破流血,他也立即跌坐在球场上,直到缓了很久才在队医搀扶下站起身去场边接受简单的治疗。

    荷兰队医进场后拿纱布拭去库伊特头部的血迹后,简单做了止血措施后库伊特再一次回到场内全情投入比赛。

    最终库伊特踢满90分钟,也得以和队友们一起享受了三次进球的喜悦,他也在最后的世界杯告别演出中以一场胜利和一个季军结束。

    三届世界杯一次亚军、一次季军,虽然无缘冠军令人遗憾,但却也是对他的勤勉和他对于荷兰足球作用的肯定。

    赛后,库伊特表示自己不会立即退出荷兰国家队,虽然已经快34岁,但自己的身体情况依然非常理想,仍然希望未来有机会为国效力。

    “我知道关于我的年龄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但我还没有完全考虑过自己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