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21章 寇季又被坑了 (第2/3页)
不能为了补足兵额,就滥竽充数。 别人可以骗我们。 但是我们不能自己骗自己。” 寇季一席话说完,赵祯脸上的神色好看的几分。 也不怪赵祯生气。 任何一个掌权者,看到了手下的兵马糜烂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都会生气。 赵祯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道:“现在,就是我们坐等其他各地消息的时候了……” 寇季缓缓点头。 往后一段日子,寇季、赵祯二人都在等各地奏报上来的消息。 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兵马摸底情况,送到汴京城。 诚如寇季所料。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一个比一个烂。 因为时间短,所以年前呈报上来的摸底情况,大部分都是汴京城附近的兵马。 汴京城附近的兵马中。 除了天武、捧日两军外。 其他各地兵马的合格人数,基本上都在四成一下。 更有甚者,不足一成。 赵祯被气的暴跳如雷,为此没少迁怒于人。 宫内的人,朝堂上的官员,在此期间都不敢大声说话。 只不过,这一切跟寇季无关。 因为寇季多日未曾上朝。 因为年关将近的时候,寇礼带着他的那些莺莺燕燕们回京了。 出于礼节。 寇季在得知了寇礼回京的具体时间以后,一大早就带着人在汴河的渡口等候,只是脸色不太好看。 之所以脸色不太好看,不是因为他生病了,而是因为寇礼又又又惹事了。 寇季觉得,寇礼这个便宜爹,绝对是个天生坑人的料,无师自通的那种。 寇礼也没干什么大事,只是回京的时候,带的行李多了一些。 行李也没多少,就五十多条大船,三百多条小船。 船上也没太多值钱的东西。 就是塞满了香料、珠宝玉石、海上奇珍之类的东西。 顺便用筏子拖了一头已经肢解的鲸。 由于寇礼身份的缘故,带的东西太多的缘故,各地转运衙门,不得不派人护送。 然后他的队伍就变得更庞大了。 庞大到出现在河上的时候,一眼望不到头。 寇准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脸黑了一天,给寇季认了个错,跑到了文昌学馆内,再也没出来。 对的,寇准给寇季认错了。 平生第一次,拉下脸,给寇季认错。 原因无他。 他原想着帮自己孙子一把的,没想到最后却变成了坑孙子。 顺带还坑了一把自己。 好家伙,我老人家当圣贤还没多久呢。 你就带着一大批的金银珠宝、奇珍香料回京。 天下人还不将我寇准当成那种表面装圣贤,背地里仗着权势大肆敛财的两面人? 若不是寇准顾及寇季颜面,一定会扛着刀,一刀宰了寇礼,来一个大义灭亲。 寇季一下三口,带着仆人,在汴河的渡口站了没多久。 一行船队就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然后,一眼望不到头。 庞大的船队自然引起了汴京城所有人的注意力。 等船队临近,百姓们看到船队上那露天摆放的香料,以及那一头被肢解的鲸以后,彻底轰动了。 他们快速的将消息散播了出去,整个汴京城都轰动了。 然后,渡口两岸,人山人海,比赵祯出行还要夸张。 吕夷简、王曾,以及刚刚回京的张知白三人,听到了风声以后,都赶了过来。 夸张吗? 一点都不夸张! 光是那头被肢解的鲸,就足以吸引他们三人的眼球。 还不算那海量的财富。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人到了以后,自然而然的凑到了寇季边上。 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的船队,吕夷简有些泛酸的道:“老夫常常听闻,寇枢密敛财有道,没想到你爹敛财手段更高。 你爹到雷州没几年吧?” 不等寇季开口。 吕夷简就继续说道:“短短几年,就敛到了别人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也敛不到的财,你爹可真是厉害。” 吕夷简说这句话的时候,就不泛酸了,言语中还带着一丝讥讽,似乎等着看寇季笑话。 寇季听到这话,脸很黑。 王曾在一旁咬牙道:“这得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 张知白倒是说了几句公道话,“雷州是何情形,你们心里都清楚。地广人稀,百姓们过的苦不堪言,怎么可能有如此海量的财富让寇礼搜刮。 雷州临海,老夫若是猜测的不错的话,寇礼这些钱财,八成是做生意得来的。” 王曾瞥了张知白一眼,觉得张知白有点不上道。 多好的打土豪的机会,不趁机敲一笔充入国库,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吕夷简在一旁撇撇嘴道:“什么生意这么赚?短短几年就敛到了如此多的钱财。回头老夫要好好请教请教寇礼,若是真的赚,老夫就辞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去雷州从商。” 吕夷简说的很随意,王曾、张知白、寇季三人也没有当真。 吕夷简就是借机在奚落寇季而已。 他要是真的为了钱财,放弃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位,那除非脑袋被驴过。 很显然,他脑袋并没有被驴踢过。 吕夷简见没人接自己的话茬,就冲张知白撇撇嘴,道:“用晦兄,你想收寇天赐当弟子的愿望,恐怕要落空了。经此一事,全大宋都知道寇府是大宋第一富。 你向来清贫,如何给大宋第一富家里的公子当先生?” 言外之意。 今日的事情传出去以后,寇府人贪财,并且贪了许多财的名声,恐怕就要传遍天下。 张知白向来清正。 他若是给寇府的长子嫡孙做先生,恐怕跟着污了清名。 张知白听懂了吕夷简话里的意思,但没有露出什么担忧的神色,反而笑道:“弟子是我自己挑的,我又岂能出尔反尔。他家中如何,跟我无关。我只需要教授他学问,教授他堂堂正正的做人即可。” 吕夷简略微有些意外的看向了张知白。 但凡是文人,特别是已经身居中枢的文人,没有几个是不爱惜名声的。 即便是丁谓、林特之流的jianian佞,偶尔也会爱惜一下自己的羽毛。 张知白居然在寇府即将背上恶名的时候,仍然愿意跟寇府扯上关系,吕夷简自然觉得意外。 张知白似乎看出了吕夷简的心思,对吕夷简笑着道:“有些事,自己问心无愧就足够了,不需要刻意的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