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54章 扑朔迷离 (第2/3页)
……” 赵祯笑呵呵的对寇准道:“寇公不必多礼,朕找四哥有要事要商,去寇府别院,没找到四哥,听闻四哥到了寇公的住所,朕就赶了过来。 叨扰之处,还望寇公不要见怪。” 寇准不卑不亢的道:“不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官家要去哪儿就去哪儿,谁也不能阻拦,更不会叨扰任何人。” 赵祯笑着道:“寇公的教诲,朕记住了。” 寇准再次一礼,回身对寇季道:“既然官家是找你的,那老夫就回避一二。” 说完这话,寇准离开了屋舍,叫上了寇忠,去巡视文昌学馆。 屋舍内只剩下了赵祯和寇季两人。 赵祯脸上的笑意缓缓敛去,盯着寇季幽怨的道:“朕以为四哥还会躲着朕。”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臣身为人臣,又岂敢躲着官家。” 赵祯叹了一口气,“四哥还在怨朕?” 寇季拱了拱手,“臣不敢……” 赵祯长叹道:“四哥跟朕生疏了,还说不是在怨朕。” 寇季淡淡的道:“官家是君,寇季是臣,君臣……” “四哥!” 赵祯低喊了一声,咬牙道:“朕锥心之际,说出胡言乱语,伤了四哥,是朕不对。可你也应该体谅体谅朕,杨太妃那是朕的养母,朕从小在她宫中长大。 她对朕有养育之恩,朕也一直将她当成亲母对待。 你告诉朕,朕两位皇儿遇害,跟杨太妃有关,朕的心,瞬间碎成了无数块,又怎能不胡言乱语。 换做是四哥,四哥能坦然面对吗?” 赵祯说到此处,已然泪目。 他含着泪道:“世人皆以为当皇帝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可世人根本不知道当皇帝要遭受到的磨难,远超世人的想象。 父皇撒手人寰,留下了偌大的江山,给朕一个尚不明事的孩子。 朕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背负起了整个大宋。 朕的大娘娘,朕最亲近的人,在父皇去了以后,要架空朕,让朕当个傀儡皇帝。 朕的八皇叔,觉得朕一个顽童,不配坐在九五宝座上,要杀进皇宫,抢了朕的帝位。 朕眼看着八皇叔身死,眼看着大皇叔疯魔,眼看着大娘娘被烈火焚身致死。 朕如今还要眼看着朕的皇儿惨死,眼看着害死朕皇儿的真凶直指到朕的养母身上。 朕的心得有多痛。 朕不能哭、不能喊、不能心痛、更不能躲起来不见人。 因为大宋需要朕,满朝文武在朕躲起来以后,也会逼朕出来。 朕是个人,不是供庙里的泥塑。 但是没几个人把朕当成人。 他们都想让朕成为供庙里的泥塑。 也没几个人在意朕的心思。 他们只想让朕按照他们的心思做事。 把朕当人的,在意朕心思的,只有你和朕的生母。 但朕有一些话,不能跟生母说,只能跟你说。 你若离朕而去,朕就真了成了孤家寡人,就真的成了供庙里的泥塑。” 赵祯说到此处,已经泣不成声。 寇季隐隐也有些泪目。 做皇帝做到赵祯这个份上,除了用可怜形容外,已经找不到其他形容词了。 赵祯真心实意的将寇季当成兄长对待,寇季又岂会真的铁石心肠的丢下他。 “我没有离官家而去的意思,我只是对官家轻易交出宝玺感觉到愤怒。” 寇季咬着牙沉声道:“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宝玺。宫内发生的一切,也是因为那个宝玺而起。越是如此,我们就越应该守住宝玺,将那些魑魅魍魉,一网打尽,尽数掐死。 唯有如此,我们才对得起我们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我们不能倒,更不能哭。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应该坚定的走下去。” 赵祯红着眼,重重的点头道:“朕向四哥承诺,以后不会再拿宝玺说事。” 寇季点点头,道:“宫里发生的两桩命案,我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一会儿我跟你一起回宫,回宫以后就着手调查此事。 不过,我一个人在宫里调查此事,困难重重,所以我需要武德司的人配合我。” 赵祯郑重的道:“朕会吩咐武德司的人,听从四哥的调遣。” 寇季迟疑了一下,盯着赵祯道:“如果……如果真查到了杨太妃的头上,官家打算如何处置?” 此事寇季必须问清楚。 赵祯痛苦的闭上双眼,低声道:“贬为庶民,流放千里。” 寇季眉头一挑,“饶她一命?” 赵祯吸着冷气,心痛的道:“她对朕有养育之恩。朕若杀了她,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寇季叹了一口气,没有在再多言。 众口铄金,再大的权势,也难敌天下悠悠众口。 一些愚孝的故事,对古人的影响很大。 即便官方的律法对愚孝和孝顺给出了辨别的条文,但百姓们中间绝大多数人依然信奉着愚孝,并且代代相传,从未断绝。 为母舍子,那是值得被称赞和传扬的佳话。 为子舍母,那会被百姓们所不齿。 杨太妃若是真的害了皇嗣,那是她的罪过。 可若赵祯因此斩了杨太妃,那就是赵祯的罪过。 百姓们会因此将赵祯描绘成一个不孝的人。 大宋奉孝,赵祯身为大宋官家,若是不孝,他在民间的威望将会大大减弱。 赵祯若是想维持现状,什么也不做的话,那他将杨太妃斩了也就斩了。 民间的百姓再怎么议论,对他的影响也不大。 可赵祯随后要革新文制,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取得百姓的信赖。 若是在还没有取得百姓们信赖的时候,就先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那百姓们谁信你? “入宫吧……” 寇季淡淡的说了一句。 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若是杨太妃谋害皇嗣,是情有可原的话,他可以放杨太妃一马。 若杨太妃是其中主谋的话,他不介意斩了杨太妃。 杀人不过头点地,欺负人也不是这么欺负的。 不能见赵祯仁慈,就将赵祯往死里欺负,让赵祯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至于斩了杨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