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77章 千万年不会变的原则问题 (第2/3页)
贾昌朝赶忙答应了一声,带寇季去了编书的地方,见了一下那些正在为编撰词典忙碌的大儒们。 寇季在大儒们中间走访了一圈,了解了大儒们想要的赏赐和需求以后,驱车进了皇宫。 …… 皇宫内。 资事堂。 赵祯一脸愕然的盯着寇季,“你是说,他们不要钱财,也不要什么官爵,就是要朕一直留着他们在瑞圣园内编书?”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不错……他们还说,官家若是能派人给他们在瑞圣园内修筑一些能正经居住的屋舍或者园子,那就更好了……” 大儒们以前相隔一方,很少聚在一起,也很少一起编书。 即使编书,也是编著一些自己的诗集,以及编著一些古籍的译本或者精注本。 他们几乎没有几个人参加过如此大型的编书工作。 如今朝廷为了编撰音韵书籍,将他们凑在了一起,又给予了他们许多资源,让他们编书。 他们大部分人已经沉浸在了编书的乐趣中,那还肯离开。 天圣字典》已经编撰完成,词典还在编撰中。 但是下一部要编著的书,他们已经有了眉目,那就是唐史。 他们人足够多,想法也多,想编撰的书也多。 所以,只要不是朝廷主动遣散他们,他们几乎都不会走。 赵祯已经感受到了编书的好处,知道这么多大儒凑在一起,能帮大宋编著出许多有用的书籍。 所以在大儒们主动提出要留下的时候,赵祯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点动心了。 赵祯强压着自己心头的悸动,对寇季道:“四哥觉得,此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寇季笑着道:“自然是好事,还是天大的好事。” 在此之前,历朝历代编书,基本上都是以史料为主,其他的书,几乎很少涉猎。 所以各类的书很杂很乱。 即便是朝廷科考经书中,也有不少前人夹带的私货在里面。 所以朝廷有必要将天下的书籍梳理一番。 重新编订,力求去伪存真。 此举对汉文化的传承,以及汉文化的发展有多大贡献,看看明著的永乐大典》和清著的四库全书》的名声,就知道了。 赵祯盯着寇季道:“四哥觉得此事是好事?” 寇季果断点头道:“当然……” 赵祯沉吟道:“那四哥觉得,该如何回应大儒们的诉求呢?”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大儒们有心留下著书,那官家自然应当提供一些便利。大儒们著书已经有了几分成效,往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 从大食运送过来的书籍,也在其中翻译。 以后,瑞圣园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著书、编书、译书的圣地。 臣管辖的龙图阁,以后恐怕不及瑞圣园万分。” 赵祯郑重的点头道:“朕也是如此想的。” 寇季继续道:“大儒们不求权,也不求利,唯独求一些名而已。此后文制革新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朝臣们的学士之职取缔,转嫁到他们身上。 学士,饱学之士。 就应该授予那些大儒,而非朝中官员。 学士之职,以后就是一个彰显身份和荣耀的虚职。 不参杂其他的。 学士,只负责精研学问即可。 朝政的事情,就不用参与了。 为了奖励他们对朝廷的贡献,可以适当的给他们派发一定的俸禄。 家中儿孙移居到了汴京城,也可以赐予屋舍,给其居住。 如此,算是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瑞圣园内,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变动。 可以将瑞圣园这一座皇家北苑,彻底的改成一个著书立说、编书译书的地方。 用一座皇家北苑,换取天下大儒为官家效力,官家可赚大了。” “哈哈哈……” 赵祯听到此处,放声大笑。 无论是全面推行蒙学,还是将皇家北苑,改造成一个专门供给大儒们著书立说的地方,都是前人不曾做过的壮举。 如今他做了,而且还看到了好处。 他怎能不高兴。 他毕生所求,就是为了让大宋崛起。 如今大宋方方面面都在快速崛起。 他怎么可能不高兴。 “就依四哥所言,朕随后会传旨给工部,让工部去改造皇家北苑。改造完成以后,朕会撤去皇家北苑里的宦官和宫娥,只留下一些官员和兵马。” “皇家北苑改造完成以后,就是一个专门用来著书编书的地方,再叫瑞圣园,有些不合适。” “那就叫……天圣文馆……四哥觉得如何?” “而今距离天圣十年也不远了,官家确定还要用天圣命名?” 寇季问出了这话,赵祯略微愣了一下。 依照大宋太祖太宗定下来的规矩,大宋每一个年号的沿用,一般不超过十年。 也就是说,每过十年,必须更改一次年号。 特殊情况下,三五年也能改。 具体的看皇帝的喜好。 赵祯唏嘘道:“不知不觉间,朕登基快十年了吗?” 寇季缓缓点头。 赵祯低下头,看着寇季道:“你我君臣携手共度了快十年的光阴了。朕到现在还记得你初入宫廷时候的模样。” 寇季感慨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赵祯缓缓点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你我君臣要做的还有很多,一刻也不能耽误,光阴它不饶人呢。” 寇季笑道:“我们还年轻……” 赵祯盯着寇季道:“比起天赐儿,我们还年轻吗?” 寇季脸上的笑容缓缓僵住。 赵祯感叹道:“再过些年,四哥你可就三旬了……” 寇季突然有点不想讲话。 对于大部分拥有成熟心智的人而言,年龄增大、变老,绝对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的一个问题。 寇季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大宋,并没有做多少事情,就已经快三十了,他自然也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 但是不面对也没办法,岁月它不饶人。 寇季笑容有些僵硬的道:“官家,咱们现在聊的是年号的事情。” 赵祯失笑道:“四哥似乎不太喜欢变老?” 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