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790章 该杀之人! (第3/3页)
宦官跟着。 宫里那些宦官,特别是陈琳手下的那些宦官什么德行,你不是不知道。 闺女想在他们手底下重伤赵润,几乎不可能。” 向嫣听到这话,放宽了心。 “那就好……” 寇季随后陪着向嫣说了一些闲话,然后吃了点东西,散了散步,天色就晚了。 二人就回房睡下。 翌日。 寇季起床以后,吩咐府上的人送寇天赐和寇卉入宫,他则坐着马车去了枢密院。 汴京城内的庙宇可不止大相国寺一家。 还有天清寺、五岳观等多处庙宇。 其中天清寺规模跟大相国寺不相上下。 虽然没有大相国寺那么出名,但是香客也不少,也放印子钱。 五岳观则是一间特殊的道观。 主要是用于祭祀五岳之用。 不属于皇家庙宇,但却属于朝廷礼制中的庙宇。 管理五岳观的是宫里的人。 里面几乎没有出家人。 即便是有,那也是宫里的人。 所以五岳观不用查。 但其他的庙宇就难以幸免。 昨日查抄大相国寺,闹的那么大,大多数的庙宇已经收到了风声。 所以一些庙宇中的出家人,收拾了一些金银细软,昨日入夜之前,就逃出了汴京城。 只是没有逃离多远,就被守在汴京城外各处道路上盘查的将士押回了汴京城。 寇季吩咐将士,将他们送回庙宇内,顺便查抄了他们所在的庙宇。 查处汴京城内所有的庙宇,花费了足足三日。 汴京城的诸多庙宇中,只有城内的一家小道观,还有城外的一家小道观和寺庙干干净净。 剩下的几乎都不干净,干什么的都有。 有暗中给人送子的、有放印子钱的、有贩卖人口的、有做皮rou生意的、有行骗的,还有一些是绿林草莽的落脚点,以及一些青皮混混的老巢。 查处出的钱财、田产、房产、铺面等加起来,数量不小。 之所以花费了三日,其中两日就是在清点他们的资产。 倒不是说他们的资产比大相国寺还多。 主要是杂、乱,另外还有一些官司,需要跟刑部和开封府核查。 寇季将一些差点清楚以后,如数奏到朝堂上。 百官们在得知了庙宇产业丰富、价值高昂,甚至还有一些稀世珍品藏在庙宇里以后,一个个惊叹不已。 张知白更是在朝堂上说出了辞仕以后,要去立一座庙宇当主事的讽刺话。 寇季将一些报到了朝堂上以后,汴京城查处庙宇的事情也算是落下了帷幕。 剩下的就是僧录司重新核查庙宇里的出家人,给他们发放度牒。 寇季并没有参与此事。 他什么身份? 大宋枢密使。 他出手清查汴京城内的庙宇,是因为汴京城内的庙宇后台都比较硬,需要一个更硬的人出面。 一些琐事,自然不需要他再出手。 不然他这个枢密使就掉价了。 僧录司的人在为汴京城剩下的那些出家人登记造册以后,道官之流,便消失的干干净净,潜藏在出家人中间的魑魅魍魉,也消失了。 汴京城内一切恢复如初。 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 但汴京城外,各种风暴正在层出不穷的涌现出来。 虽然同样用的是重兵压境、雷霆扫xue的法子,但是地方上清查庙宇的事情,远远没有汴京城办的顺利。 最先出问题的是开封府治下的祥符县。 祥符县内有一座大佛寺,里面供奉的是身高丈八的佛。 知县的老母,是大佛寺最虔诚的香客。 祥符县县尉率领着兵马围堵大佛寺的时候,恰巧被知县的老母撞见。 知县的老母就挡下了县尉,以及县尉率领的县兵。 期间,有人派人去通知了知县。 知县到了以后跟县尉对持了起来。 最终县尉服软,率领着兵马撤回了驻扎的地方。 然后,大佛寺的出家人,一夜之间跑了个干干净净。 临走的时候不仅带走了寺里的金银细软,还一把火烧了佃户们快要收割的庄稼。 知县知道此事以后,意识到自己犯了错。 但却没有认罪。 而是高悬知县大印,带着妻儿老母、金银细软,以及三五个亲信,回乡去了。 此事奏报到了朝廷以后。 不少人夸其孝顺。 寇季却怒了。 垂拱殿上。 在百官们称赞祥符县知县的时候,寇季出班,掷地有声的奏道:“请斩祥符县知县闫仁义。” 百官们闻言,一片哗然。 有人当即就质疑道:“寇枢密,祥符县知县闫仁义,为母辞官,乃是纯孝之人,理应褒奖才对。” 百官们中间不少人点头表示赞同。 就连吕夷简也略微点了点头。 寇季见此,毫不客气的道:“孝在何处?知母错而不纠错,算什么孝?我朝有明文,父母犯罪,儿女纠错、顶罪,乃孝。 父母犯罪,知情不报者,非孝。 亲亲相隐,情有可原。 愚孝帮凶,其罪难恕。” 百官们闻言,齐齐皱眉。 寇季继续道:“他护着大佛寺的出家人,我可以当他是母命难违。可他在大佛寺恶人行凶以后,挂印而去,置那些贫寒百姓于不顾,我便容不下他。 他挂印而去,倒是洒脱。 可那些贫寒百姓失去了地里的收成,一年生计没了着落。 到时候卖儿卖女,啃树皮、吃观音土的时候,谁管?” 说到此处,寇季声音拔高了几分,“他乃是朝廷命官,吃的是朝廷配发的丰厚的俸禄。辞官返乡的时候,拿回去的金银细软,也是朝廷赐的。 朝廷养他,就是为了让他帮朝廷牧民。 如今他拿了朝廷的俸禄,却置治下百姓生死于不顾。 他就该杀。 他在犯错以后,没有想办法纠错,没有向朝廷禀明此事,反而挂印而去。 那就更该杀。 他是觉得朝廷命官的身份是儿戏? 还是觉得治下百姓的性命是儿戏? 若我大宋人人效仿,这国还怎么治? 这人不仅该杀,朝廷赐给他祖辈的一切殊荣,还应该收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