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44章 凶猛的改造犯 (第2/3页)
辽兵。 王义不仅不能砍死他,还得借着他,激励百姓们的士气。 王义面对他,朗声道:“四颗贼人的脑袋,你一家四口可脱离劳动改造籍,正式成为一个宋人。你的崽子可以入府里的学堂上学,你家人也可以出仕。 剩下的四颗脑袋,依照军功兑田法,可兑换八亩上号的良田,或者十六亩草场。” 他听到王义此话,哈哈大笑着道:“从今日起,我就是一个宋人了!有地的宋人!” 他和王义的对话传到了其他百姓耳中,其他百姓眼珠子瞬间红了。 他们看着辽国的部族兵,就像是看到了一个个户籍册,一亩亩良田。 王义见百姓们气势一变,大喜,他挥舞着刀,指向了辽国部族兵,大声喊道:“砍死他们,脱籍!分地!战功赫赫者,当官!” “杀!” 随着王义‘杀’字喊出口。 百姓们如同恶狼一般扑了出去。 其中最凶恶的,自然是那些急于脱离劳动改造籍的人。 机会难得,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他们本就是熟悉草原法则的人。 他们以前为了温饱可以拼命。 如今就可以为了身份地位更加拼命。 黑山威福府的宋人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看的清清楚楚。 有上好的粮食吃,有上好的布料用,孩子可以无偿进蒙学读书,识字的大人还能成为官吏。 比他们以前在李德明手下过的日子好了百倍。 一些表现好,提早脱籍的人,如今过着跟宋人一样的日子。 他们怎么可能不羡慕,不嫉妒。 如今有法子搏一下,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辽国部族兵马和黑山威福府百姓冲杀到了一起以后,瞬间厮杀成了一团。 黑山威福府百姓们没有盔甲,骑着的是劣马,各方面条件都不如辽国部族兵马。 但是他们够野、够狠。 有劳动改造籍的人,被人砍破了肚子,肠子都流出来了,也不在意,一个劲的盯着辽国部族兵脑袋砍。 当他砍下了辽国部族兵脑袋以后,激动的捧着辽国部族兵脑袋喊着。 “脱籍了?我是不是脱籍了?” “我看到了,你乌玛脱籍了!你若死了,就给你儿子脱籍!” 负责管束他的里长,就在不远处厮杀,在听到了他的呐喊声以后,郑重的回应了一句。 “哈哈哈……” 他捧着辽国部族兵的脑袋,大笑着掉下了马背,气绝身亡。 如此一幕,在战场上各处上演。 那些被精心挑选出的里长、巷长、大巷长,知道军功脱籍对那些劳动改造的人意味着什么,所以面对那些劳动改造的人的问话,他们没有一个不回应的。 身处在边关的人,对于族、地域,并没有太大的歧视心。 他们只认可一点,那就是跟他们一起厮杀的,就是袍泽,就是兄弟,就是自己人。 拒绝跟他们一起厮杀的,就是外人。 如今那些劳动改造的人,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就是袍泽、是兄弟、是自己人。 他们自然不会让袍泽、兄弟、自己人寒心。 黑山威福府百姓们不顾性命的厮杀。 辽国部族兵马根本难以抵挡。 因为辽国部族兵马做不到像是黑山威福府百姓那么疯狂,那么搏命。 双方一交手,辽国部族兵马就被压着打。 那些黑山威福府百姓根本就不要命。 一个倒下了,另一个挥着刀就上来了。 他们就像是重锤,不断的对着辽国部族兵马敲打。 辽国部族兵马被打的节节败退。 兵马谋略,在他们中间根本不存在。 有能力的、有本事的,仗着能力和本事杀人。 没能力、没本事的,就极限一换一,或者极限二换一。 辽国部族兵马根本扛不住。 辽国部族兵马很快被逼退到了此前个镇北军对阵的战场上。 张俭见此,黑着脸道:“一群部族兵,居然打不过一群百姓,真是废物。” 吴叔达并没有跟着张俭一起出声讥讽,而是神色凝重的盯着那些正在拼命的黑山威福府百姓,沉声道:“那是普通的百姓吗? 那就是一群死士。 一个个都不要命。 肠子掉了,胳膊腿断了,还在玩命的厮杀。 别说是部族兵马了,就算是西南路十二班军顶上去,恐怕也得吃瘪。” 顿了一下,吴叔达沉声道:“就算是皮室军对上了,也得掂量掂量。” 对大军而言,一个死士不可怕,一群死士才可怕。 一群不要命的家伙,谁对上了谁头疼。 吴叔达的话,张俭自然清楚。 可他就是心里不痛快。 若是部族兵们被宋国的重兵打败了,他倒是不会太在意。 可是部族兵被一群刚集结起的百姓们打的节节败退。 他怎么可能不在意。 他心里难受的要死。 吴叔达见张俭不开口,神色凝重的道:“所有人都觉得大宋内部空虚,大宋北境只有镇北军镇守,是大宋最薄弱的一面。 但是此时此刻我觉得,大宋北境恐怕是最难打的。 我们搞不好要折戟此处。” 张俭没有回应他的话,而是吩咐人去下令,分派出去了一支西南路十二班军,去支援辽国部族兵马。 有了西南路十二班军加入,辽国部族兵马那边的战场稍微好看了一点点。 但依然被压着打。 张俭越看,心里越不好受。 当然了,还有人心里比他还不好受的。 那就是杨文广。 杨文广在酣战之余,看到了黑山威福府的百姓们压着辽国部族兵马打,整个人就不好受了。 到底谁才是正规兵马?! 到底谁才是大宋精锐?! 到底谁才是镇北军?! 一念至此。 杨文广冲着战场上的镇北军将士们喊道:“我们他娘的给大宋丢人了!我们他娘的连百姓们也不如! 都给老子玩命的杀! 真要是被百姓比下去了,老子就把镇北军的名字给百姓!” 镇北军的将士们听到了杨文广这话,一个个紧紧的握起了兵刃,也生出了拼命之心。 他们心里都清楚,他们真要是被百姓比下去了,那丢人就丢大发了。 他们的家眷可都在大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