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46章 滔天罪孽 (第1/3页)
王随在第二的时候就醒了。 醒了以后得知八十四万百姓追着辽兵杀出了大宋地界以后,久久没有说出一句话。 他带了八十万百姓过来,是给辽兵杀的。 却没料到八十万百姓一发力,辽兵给杀没了。 往后两。 王随和杨文广带着人,在宋辽边陲上紧张的候着。 候了两。 第一支前去追杀辽兵的百姓们返回,数量在一万五左右。 每个人腰间挂着一个或者两个辽人的脑袋。 之所以说是辽人,那是因为其中有一些是屠戮辽人百姓的脑袋,而非辽兵。 只有一个脑袋,谁也没办法一口断定他们是兵,还是民。 王随和杨文广没有斥责他们,只是依照此前商定好的,登记了他们的命和功劳,收缴了他们的马匹和兵刃,但是没动他们其他战利品。 往后,杨文广和王随就带着人在边陲线上守着。 每都有人回来,回来的人没有一个是空着手的。 十后。 回到大宋的百姓超过了三十万。 而他们献上的人头,却超过了六十多万。 而此次攻打大宋的辽兵,却只有二十万。 一个月以后。 回到大宋的百姓有七十万。 他们带回了张俭和吴叔达的脑袋,以及辽国派遣到西南路任职的所有官员的脑袋,以及辽国西南路上所有部族头人,所有部族族人的脑袋。 在凑齐了辽国此次出征大宋所有将帅官员的脑袋,以及西南路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的脑袋以后。 王随和杨文广清楚了一件事。 辽国西南路被杀干净了,剩下的那十多万人恐怕是回不来了。 杨文广派遣了一支兵马前去辽国的西南路查看,证实了此事。 辽国西南路内,除了无头尸骸外,没有一个活物。 牛羊、野兽等畜生,被冲出去的百姓们给吃干净了。 王随心惊之余,立马打散了那些回来的百姓,将他们尽快分散安置到了地方,同时吩咐地方衙门依照律法,严加看管。 随后,王随和杨文广商量了一番,顺势建立了三支临时的地方兵马,进入到了辽国西南路,接管了辽国西南路。 原以为,此事就此彻底落幕。 却没料到那些脱籍的百姓回到了地方以后,再此掀起波澜。 兴庆府等地有劳动改造的百姓数百万。 往年脱籍的人虽然有,但不多,而且一个个不是凭借着读书脱籍的,就是凭借表现良好脱籍的。 所以罪囚们很羡慕,但是不眼红。 因为人家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其他人不愿意做的事,才成功脱籍的。 可此次大战一起,参战的百姓不仅自己脱籍,还用战功换取了自己家人脱籍,一下子近一百五十万人脱籍,有人不仅脱籍了,还获得了房子、田地、牛羊等赏赐,还有人借此获得了官。 一时间,其他劳动改造的百姓们被刺激到了。 各地官府衙门瞬间被围了。 急报一封又一封的送到了黑山威福府府衙内。 王随和杨文广看着那些急报,一个头两个大。 杨文广坐在衙门内的正堂上,揉了揉眉心,有些忧虑的道:“王巡查,现在该怎么办?” 眼下宋辽两国正在大战,战事没有结束,镇北军就不能擅动。 所以杨文广没办法带兵去弹压那些围困了各地官府衙门的劳动改造的百姓。 可数百万劳动改造的百姓围困着各地官府衙门,时间一长,肯定会出事。 若是不尽早解决,有人趁机煽动一下的话,搞不好各地官府衙门会被掀翻,数百万劳动改造的百姓会化暴民。 数百万百姓化为暴民,不仅大宋北境会遭殃,大宋腹地恐怕也会受牵连。 王随一脸凄苦,“老夫起初只是想借着那些劳动改造的百姓帮你守住黑山威福府……可是没想到……” 杨文广叹了一口气道:“没想到他们那么凶残,不仅将辽国的二十万兵马砍了个干净,甚至还杀进了辽国西南路,将里面的辽人也屠戮一空。” 王随丧着脸,点点头。 杨文广深吸了一口气,盯着王随道:“可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安抚这数百万劳动改造的百姓。 安抚好了,诸事全无,安抚不好,恐怕就要大祸临头。 如今官家和寇枢密所在的两处战场还没有取胜。 我们北境若是闹出了麻烦,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官家和寇枢密坐镇的两处战场。 那两处战场的胜负决定着什么,王巡查应该清楚。” 王随痛苦的点点头。 那两处战场决定着大宋以后的地位,也间接的影响着大宋的兴亡。 所以不容有失。 王义见他们二人愁容满面,沉吟了一下开口道:“那些劳动改造的百姓围困地方衙门,所求的不过是我大宋的户籍,不如先给他们,安抚了他们,等战事了结以后,再收拾他们。” “不可!” “不可!” 杨文广和王随几乎同时开口,二人脸上还带着一些惊恐。 杨文广瞪了一眼王义道:“若是轻而易举的将我大宋的户籍给了他们,让他们尝到了甜头,那他们以后还不三番五次的围困地方衙门,找地方衙门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此前八十多万劳动改造的百姓,拼命跟辽人厮杀,损伤了足足十多万,才获得了我大宋的户籍。 我们若是将大宋户籍轻而易举的给那些没为我大宋江山出过力的劳动改造的百姓。 那些拼死才获得了户籍的百姓会怎么看? 他们若是联合起来找我们要一个公道,我们如何处置? 他们如今已经拿到了我大宋户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宋人。 他们若是围困了地方衙门,我们只能干看着。 我们要是擅杀一人,引起了民变,官家会亲自问责。 到时候你我的脑袋很有可能都不保。” 手握大宋户籍,就是大宋百姓。 大宋历任官家对百姓都十分优厚。 百姓们犯了杀头的大罪,需要砍头的话,大宋官家都会亲自审核一番。 若是有人擅杀了百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