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885章 寇天赐用的连环计 (第3/3页)
随后,赵祯返回了寝殿,向嫣在宫娥引领下,到了一处偏殿。 二人就这么等起了消息。 从天黑等到天明,从天明等到了中午。 期间,宝庆公主找到了赵祯,说是知道了寇天赐离开了汴京城的消息,担心寇天赐的安危,要去庙里为寇天赐祈福。 赵祯也没多想,就派人送她出了宫。 一晃,到了傍晚。 送宝庆出宫的人和抓寇天赐的人,一起回到了宫内。 宝庆公主丢了,寇天赐也没抓到。 “怎么回事?” 赵祯冷冷的盯着那些护送公主去祈福的人。 “回官家,卑职等人护送公主殿下去祈福,路上碰见了寇驸马。公主殿下执意要跟着寇驸马离开,卑职等人也不敢拦,所以立马回来向您禀报。” 护送公主的侍卫们,站在赵祯面前,瑟瑟发抖的说着。 赵祯听到这话,眼珠子都瞪起来了。 “连环计?!” 赵祯喊了一声,盯着那些前去抓寇天赐和赵絮的人,质问道:“你们是不是没抓到人?” 那些人垂着脑袋,低声道:“卑职等人只抓到了寇府的侍卫,并没有碰到寇侍读和公主殿下。” 赵祯听完了他们的话,大致已经了结的事情的始末。 “好一个连环计!” 赵祯冷声赞叹了一声,“天赐儿啊天赐儿,你还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啊。只是拐带公主的罪名,不知道你拿什么承担。” 赵祯赞叹过后,冷声吩咐。 “此事暂时别告诉雍国夫人。派人快马加鞭去各水运衙门,让他们将人给朕带回来。” “水运衙门?” 一种宦官们一脸愕然。 赵祯冷哼了一声道:“昨夜寇天赐前往北地的事情就闹开了,捧日军和天武军的将士也知道此事。他们守着四门,寇天赐想要从四门出去,必然瞒不过他们。 所以寇天赐想出汴京城,只能通过盘查并不怎么严密的水门离开。 水门平日里运送的货物比较多。 只要寇天赐躲在货物里,再找个有身份的人帮忙糊弄一下,就能轻易的出去。 更重要的是,如今捉拿寇天赐的三支兵马中,只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回来,捧日军和天武军的人还在外面。 他走陆路的话,很容易撞见捧日军和天武军的人。 走水路的话,反而会安全一些。 毕竟,上下虎翼离开汴京城以后,汴京城目前没有多少能用的水军。” “奴婢这就去传令!” “卑职马上去水上抓人!” “……” 随着赵祯一声令下,许多人为了捉拿寇天赐动了起来。 依照赵祯的推测,宫里的人先调查了汴京城的几出水门。 果然让他们查到了一点东西。 在早晨的时候,朱府的公子、杨府的公子,坐了一艘粮船出了东水门。 朱府和杨府的两位公子,跟寇天赐都交好。 他们目前还没有插手副上生意的资格,就算要出去游玩,也不会坐一艘粮船,所以粮船里面肯定有猫腻。 查到这一点,算是验证了赵祯的推测。 于是他们便顺着这个线索往下查。 最后在开封府界碑附近了一处渡口,抓到了寇卉等人,将她们送到了汴京城。 一群小家伙们被送到了皇宫,送到了赵祯面前以后。 赵祯看着他们有些脸黑。 赵絮、寇卉、宝庆、刘伯叙、朱能的孙儿,五个人都在。 唯独不见寇天赐和杨怀玉。 寇天赐和杨怀玉显然是跑了。 九成九是从水路跑的。 赵絮、寇卉、宝庆公主等人,都只不过是他们抛下的烟雾弹。 寇天赐和杨怀玉必然是坐在赵絮等人身前不远处的船上。 眼看着赵絮等人被抓,被送回汴京城。 负责抓捕他们的人,在抓到了赵絮等人以后,必然会恭恭敬敬的派人送他们回去。 就算留下其他人继续追捕,也不会太多。 在赵祯新的旨意没有传达到之前,就是寇天赐和杨怀玉两个人逃脱的绝佳时机。 因为这是一个追捕的松懈期。 等赵祯得到了消息,再传达下新的旨意的时候,寇天赐和杨怀玉两个人恐怕早就跑的没影了。 毕竟,从开封府界碑处,到汴京城,往返一趟也需要一些时间。 “寇天赐!很聪明啊!直到直接跑,跑不出朕的手心,所以就故意弄了这么多迷惑人的手段,迷惑朕。 但你朕以为你能逃脱朕的手心?!” 赵祯冷哼了一声。 他手里握着一张底牌,之前并没有动用。 因为他觉得寇天赐是在跟他博弈,所以他想公平一点。 如今,他不打算维护公平了。 因为寇天赐为了达到目的,居然将他闺女当成棋子用。 “方敬,去器械监传令,让器械监传令给张虎,让张虎把人给朕带回来。” 赵祯冷声吩咐。 赵祯口中的张虎,就是跟随在寇天赐身边的暗卫。 器械监有一套独特的法子,能尽快将命令传达到张虎耳中。 张虎得到了赵祯命令以后,必然很快将寇天赐给提溜回来。 “父皇,您不要抓驸马好不好……” 不等那个名叫方敬的宦官应声,宝庆公主急忙开口,为寇天赐开拓。 赵祯有些恼怒的道:“那个臭小子将你当棋子用,你还护着他?!” 宝庆公主见赵祯有些恼怒,有些害怕的垂下的脑袋。 赵絮仰着头道:“皇兄就不问问我们,为何心甘情愿的当他的棋子吗?” 赵祯一愣。 赵絮若不提醒他的话,他还想不到这一点。 以赵絮、宝庆的身份,还有寇卉那性子。 真要是被寇天赐那小子当成棋子给戏耍了的话。 那一定会破口大骂。 可是今日三女到了他面前,没说寇天赐一句坏话。 赵祯皱眉道:“为何?” 赵絮正色道:“寇天赐和杨怀玉之所以离开汴京城,主要是为了杨家老太君。” 赵祯眉头一挑。 赵絮哀叹道:“我大宋收复燕云已经数月了,杨家老太君就在城外的茶棚里坐了数月。杨家上下瞧着心碎,却又不敢劝。我们看着心里也不舒服。 杨家老太君心结是什么,我们大致也清楚。 所以才有了今日这么一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