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02章 千人千面 (第1/3页)
寇天赐瞬间咧嘴笑了,赵润见此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羞红。 赵润明显有点小傲娇。 寇天赐有一大堆的礼物,他却只有寇季送的古砚。 他对古砚自然倍感珍惜。 在寇天赐找到他,要分一车礼物给他的时候,他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故作不在意那些礼物的样子。 但当寇天赐向他索要古砚的时候,他彻底绷不住了。 寇天赐戳破了赵润的小傲娇以后,并没有穷追猛打,而是走到了一辆马车前,跳上了车辕,对着赵润招了招手。 赵润瞪了寇天赐一眼,走过去,跳上了车辕,跟寇天赐并排坐在车辕上。 在他们二人跳上车辕的时候,寇季等人已经将各自要带的东西尽数装上了车。 临别之际。 寇季将狄青唤到了一边。 “狄青,此次一别,再相见,恐怕要等到朝廷新立的两支禁军赶到此处才行。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要镇守在此地。 有些东西在人前我没办法告诉你,如今特地把你叫到了人后叮嘱一番。 我走了以后,此地的兵事就归你掌控。 一旦遇到了俘虏反叛,你万万不可以手软。 随后朝廷会派遣一大批文臣过来。 他们中间要是有人在俘虏作乱以后,还护着俘虏,你也不必手软。 总之,在此地,任何有碍我大宋统治此地的人,你都可以将其先斩后奏。 你不要怕事,也不用太给那些文臣们面子。 你统领的是禁军,禁军的一切他们都无权干涉。” 寇季主要向狄青强调了一下文臣们到了以后,狄青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对付那些文臣。 大宋的文臣之前清理了一批又一批。 但随着疆土的急速扩张,朝廷又破格选了许多人为官。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难免有识人不明的时候,让一些迂腐的,又或者黑心的家伙混迹在了其中。 黑心的家伙不谈,迂腐的家伙有时候很容易好心办坏事。 一旦俘虏们中间出现了叛乱,那群迂腐的家伙里,必然有人站出来说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阻止狄青率领重兵去镇压。 然后自己跑去给那些俘虏们讲道理,去招安那些俘虏。 如此一来,不仅害己,也害人。 还容易养虎为患。 此地的俘虏跟大宋腹地的那些土匪流寇可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他们要是闹起来了,基本上就是奔着不死不休去的。 安抚、招揽,几乎是不存在的。 除非大宋允许他们立部,亦或者立国。 但那可能吗? 所以此地的俘虏一旦闹起来,除了用重兵弹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寇季可不希望因为某些文官的愚蠢,让此地生出什么反叛的势力,并且形成大势。 一旦形成了大势,迁移到此地的百姓可是会遭大殃的。 狄青听完了寇季的话,明白寇季为何跟他说这些话,他也知道朝堂上一些迂腐的文官的秉性,所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点了点头。 在狄青眼里,俘虏就只是俘虏,他们还是罪籍。 在他们没有脱离罪籍之前,狄青杀多少都不会有心理负担。 寇季在叮嘱完了狄青以后,拍了拍狄青的肩头,“官家此次虽然不会封你为王,但是你的功劳官家肯定记得。” 狄青重重的点头。 寇季收回了手,上了马车。 狄青翻身上马,送寇季一行人出了辽阳府府城。 在府城门口。 狄青一直看着寇季等人的队伍消失了以后,才策马回了辽阳府。 寇季一行人出了辽阳府以后,率领着兵马,押解着金银财宝等物,一路往西而行。 沿着大道往西行了十里地左右。 就看到了一片片新开垦出来的良田。 迁移过来的百姓,正驱使着俘虏在田间劳作,见到了寇季一行路过,便赶到了路边,冲着寇季的马车躬身施礼,并且大声呼喊。 “送寇公!” “送寇公!” “……” 寇季一行人行了一路,相送的人就喊了一路。 王曾坐在马车里,一手扯着马车的帘子,看着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黑土,听着那一声比一声高亢的相送声,感慨万千。 “这大宋朝,已经没有人能比得上你小子了。” 王曾长叹了一声。 寇季侧躺在马车里,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捏着糕点,撇着嘴道:“你可别瞎说……大宋朝谁也比不上官家。” 王曾嘲讽的一笑,“你在此地振臂一呼,从者恐怕会超出百万。官家可不行。” 寇季扔下了手里的酒壶,不满的道:“你是嫌弃我麻烦不够多,还是觉得我死的不够快?” 王曾淡淡的道:“老夫只是实话实说。” 说到此处,王曾放下了马车的帘子,盯着寇季,感慨道:“从高丽覆灭后到如今,才过去了半个月,你小子便已经让人开垦出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 如此效率,简直是骇人听闻。 若是让朝中其他官员来办,到了夏末也未必能开垦出如此多的良田。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到了秋日的时候,一定会收获一大批的庄稼。 迁移过来的百姓,到秋收以后,就能彻底安定下来了。 待到官家招募的两百万兵马到了此处。 此处就算是真正的成了我大宋的疆土。 此处将会被我大宋百姓一直占据下去。 你的功劳,用功盖千秋四个字形容,也不为过。” 王曾仰起头,长叹了一声道:“老夫恨自己生不逢时,未能跟你一起入仕,一起建立千秋功业。 老夫又庆幸自己能活到现在,能看着你一步一步将我大宋打造成一个真真正正的天朝上邦。” 寇季听到此话,没好气的道:“该说的咱们在辽阳府内就说清楚了,你没必要在奉承我了。” 王曾目光落在了寇季身上,“老夫说的是实话。” 寇季撇了撇嘴,没有言语。 王曾再此掀开了马车的帘子,望着车窗外的良田,由衷的感慨,“如今的大宋……真好……” 寇季重新抓起了酒壶,道:“以后会更好……” 王曾脸上浮起了笑意,笑容灿烂的道:“对,以后会更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