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30章 换! (第1/3页)
寇季失笑道:“苏洵若是真的这么干了,恐怕满朝文武都会对他口诛笔伐。” 赵祯毫不犹豫的道:“朕护着他!” 寇季笑着道:“满朝文武还是不好对付的。” 赵祯朗声道:“朕堂堂天子,若是护不住一个小苏洵,还当什么天子?!” 寇季点头笑道:“官家有此心,是苏洵的福气。” 赵祯感慨道:“可是朕的福气,他无福消受啊。他终究还是不够张狂,没办法让朕赐福给他。” 寇季摇头一笑,转移了话题。 “那只能说官家的福气暂时跟苏洵无缘。官家还是说说臣其他学生吧。” 赵祯点了点头道:“你其他的学生也大同小异,他们在发现了朕派去的人以后,都配合着他们拿回了商税收税权。” 寇季微微皱眉,“官家派去的人如此不小心?” 收回商税收税权可是暗中进行的,被这么多人发现,那就说明做的不够隐秘。 赵祯直言道:“除了苏洵以外,剩下的人都是在朕的人不断的抬商税收税权扑卖价格的时候发现的。 他们在发现此事以后并没有点破。 只是配合着朕的人拿回了商税收税权,可见他们知道其中的轻重,不会泄露风声。” 寇季听到此话,眉头缓缓展开。 赵祯继续道:“正是因为你的学生够聪明,所以朕轻而易举的拿回了六府之地的商税收税权。 如今六府之地暗中的税务司已经设立齐备。 范仲淹也已经开始整理六府之地的税务卷宗。 现在只等四哥你的税票模板,便能开始推行新的税务。” 寇季闻言,道:“臣回府以后立马会锻造模板,回头就差人送过来。” 赵祯点头道:“那就好,朕打算先在渤海府试一试新的收税政令,四哥以为如何?” 寇季沉吟着道:“确实该找个地方先试一试,渤海府是个不错的选择。” 渤海府如今的税收比较纯粹。 除了当地极少数百姓的丁口税外,就剩下了商税。 渤海府又是新征到的刚满一年多的疆域,又有减税等政令在,再推行一些新的商税税政,阻力也不会太大。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试验田。 赵祯道:“新的税政若是在渤海府可行,朕就会在其他六府推开。” 寇季听到此话,心中有了疑惑。 赵祯只提到六府,却不提其他地方,难道是其他地方出了岔子。 寇季疑惑的看向了赵祯。 赵祯知道寇季为何看向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其他地方……那可了不得……朕让人出高价拿回商税税收权,可钱出了,东西还没拿到手,就被当地的豪门大户生抢了过去。 栽赃、陷害、官商勾结强抢的,比比皆是。 若不是朕亲自主持的此事,朕都不知道我大宋居然有这么多能人。 四哥,你说说,朕该如何处置这些人?” 赵祯的话里听着满是无奈。 可寇季听出了背后nongnong的杀意。 地方上的豪门大户,平日里在赵祯看不到的地方为非作歹、恃强凌弱也就罢了。 如今在赵祯眼皮子底下,如此折腾赵祯的江山,赵祯若是不想杀他们,那就怪了。 寇季劝解道:“官家息怒,现在还不是跟那些豪门大户开战的时候。如今新的商税税政还需要通过验证,等验证以后才能大肆推行出去。 所以我们就姑且再让那些豪门大户欢腾几日。” 赵祯握了握拳头,沉声道:“四哥,你该出来帮帮朕了,你再不出来,朕怕自己忍不住。” 寇季迟疑了一下,“不是臣不肯出来帮官家,臣是在等交趾和青塘归于我大宋。” 赵祯看向了寇季,道:“元山和陈尧咨如今在率军攻打青塘,前些日子送来了捷报,已经攻破了青塘的青塘城,如今正在向高原一代进军。 如今天寒地冻的,他们行军有些缓慢。 陈尧咨在奏报中称,明年开春以后,应该就能拿下整个青塘。 所以明年开春以后,青塘就会彻底成为我大宋的疆土。” 说到此处,赵祯顿了一下,迟疑道:“但是交趾如今在交趾郡王手里握着。永宁军在青塘,镇南军在江水上,根本没有兵马去征伐交趾,如何将交趾纳入我大宋的版图?” 寇季坦言道:“换!” 赵祯疑惑的问道:“换?如何换?” 寇季道:“据臣所知,现在的交趾郡王,并非是交趾人,而是从海上而来的人。他虽然占据着交趾,但是对交趾的占有欲并不强烈。 而如今交趾有一半的百姓,都是我大宋迁移过去的宋人。 这些宋人,对他的统治影响极大。 如此一来,他对交趾的占有欲就更弱。 只要我们给予他足够的利益,他一定会让出交趾。” 赵祯脸色微微一正,沉声问道:“朕需要敷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让他让出交趾?” 赵祯此话一出,倒是让寇季充满了以外。 寇季狐疑的道:“官家为何如此重视交趾?” 赵祯郑重的道:“以前我大宋不了解交趾,总觉得交趾是蛮夷之地,十分贫瘠。可是近些年迁移到交趾的一些,频频写信送回来,让朕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交趾。 交趾虽然狭小,可那块地方的土地真的是能攥出油。” 寇季愕然的瞪起眼,能攥出油的那可是黑土啊。 那是辽地的东北角。 赵祯不知道寇季心中所想,他继续说着,“交趾的稻米,一年三熟,有一些地方甚至是一年四熟。可以说是一季一收。 以前的交趾人不需要精耕细作,只需要随手洒下一把稻子下去,就能收获大批的粮食。 我宋人迁移过去以后,精耕细作,产出的粮食更多。 我大宋若是得了交趾,将交趾的田产发挥到极致,那我大宋的百姓就再也不用为粮食而担忧。 别说我大宋现在只有数千万人了,就算我大宋的百姓超过了万万之数,我们也供养得起。 朕现在已经在大宋推行了教化,已经让大宋所有的丁口读上了书。 朕在让他们所有人填饱肚子的话,那我大宋就会远超任何朝代。 即便是圣人口中的大治之世,也不一定能比得上我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