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936章 报仇不过夜的寇相爷 (第3/3页)
五个侍郎,九个员外郎。 其他衙门也相继有所损伤。 此事一处,朝野上下震动。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臣,都见识到了这位新上任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权柄。 也见识到了这位新上任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魄力。 他要是不动,风平浪静。 他要是动起来,那就是惊涛骇浪。 寇季原想着差他三轮再收手,可是一轮查过去以后,文官们就服软了。 他们一个个上书为寇季请功,表势寇季走访朝廷各大衙门,肃清了朝堂,让朝廷各大衙门办事效率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寇季见此,就不太好下手了。 政事堂内。 王曾坐在公房的座椅上,耳听着寇季公房出热闹的称赞声,忍不住长叹了一句。 “寇老虎就是寇老虎,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地覆天翻啊。” 说完这话,王曾看向了坐在一旁的蔡齐,撇着嘴道:“你说说你,参奏谁不好,偏偏去参奏他。 他不举起屠刀杀人,我们就已经烧高香了。 你们居然还主动凑上去招惹他。” 蔡齐冷哼了一声,喝道:“朝廷是一个有规矩的地方,似他那般不守规矩,肆意妄为,难道不应该被参奏?” 王曾翻了个白眼,“所以你没了一年俸禄。” 蔡齐不屑的道:“一年俸禄而已,我不在乎。为朝廷出力,我性命都能舍弃,区区俸禄算什么。” 王曾没好气的道:“你蔡公高义,倒是我王曾,鼠目寸光了。” 蔡齐哼了一声,没有言语。 王曾冲着寇季所在的地方撇了撇嘴,“你蔡公为他们,不惜以下克上。如今他们不仅没有领你蔡公的情,反倒跑到对手哪里去捧臭脚了。 你是何感想?” 蔡齐听到此话,动了怒,低声喝道:“一群小人……” 王曾哈哈大笑,从袖口取出了一份奏疏,递到了蔡齐面前,笑眯眯的道:“即使如此,你在我这份奏疏上署上名字如何? 只要官家准了我的奏疏,你的气就出了。” 蔡齐瞪了王曾一眼,拿过了王曾的奏疏,略微翻阅了一下,愕然的瞪起眼,喝道:“你疯了?” 王曾笑着摇头道:“我没疯。” 蔡齐质问道:“没封你上这种奏疏?若是传出去,你王曾以后恐怕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王曾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沉声道:“我王曾说话,向来是言出必行。” 蔡齐咬牙道:“朕让那些官宦子弟出仕以后去穷乡僻壤,他们会骂死你的。” 王曾一点儿也不在乎的道:“只要他们能忍受住穷乡僻壤的历练,成为一个能为百姓做事的好官,我王曾就算是遗臭万年,我也心甘情愿。” 说到此处,王曾看向了蔡齐道:“世人皆赞你蔡齐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怎么,你怕了?” 蔡齐破口大骂道:“皇亲国戚我都不怕,我会怕他们?他们算老几?我们才是中枢的宰相,该是他们怕我们才对,什么时候还反过来了。” 王曾趁机道:“那你就署名啊。” 蔡齐不屑的道:“不署……我跟你平级,岂能拾你牙慧,我要单上一书。” 王曾有些愕然的看着蔡齐,疑问道:“你打算帮我分担骂名?” 蔡齐上下打量了王曾一眼,哼了一声道:“我是怕你一个人独得了美誉。” 王曾哭笑不得的道:“别的事情,或许有拨乱反正的时候,可此事绝对不会有。” 蔡齐满不在乎的道:“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就算有骂名,上面那个肯定比我们多。到时候别人骂他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顾及到你我。” 王曾一愣,往寇季所在的公房瞧了一眼,然后放声大笑。 王曾觉得蔡齐说的没错。 论得罪满朝文武,寇季才是专业的。 他们都是业余的。 他们这点儿道行,跟寇季比起来,就是毛毛雨。 别看文臣们现在挤破头了跑到寇季那边去捧臭脚,回头寇季大动他们利益的时候,他们就要骂娘了。 王曾和蔡齐二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各写了一份奏疏,递到了赵祯的案头。 赵祯看到了他们二人奏疏内容以后,笑的十分开怀。 像是王曾和蔡齐这种舍己为人的臣子,赵祯那是打心眼里喜欢。 赵祯仔细审阅了他们的奏疏以后,就批了个准字,下发到了政事堂。 寇季看到了两份奏疏摆在自己面前,愣了好久。 “我好不容易抽出时间,跟你们两个一起公事,你们就给我看这个?” 寇季一脸不满的对政事堂内的王曾和蔡齐抱怨。 两个老大爷,一人抱着一个茶杯,一左一右坐在寇季两侧,根本没搭理他。 寇季见两个人不搭理他,扬起了眼前的奏疏,道:“这种事情还需要上奏?以你我的身份地位,去担任几次主考,将此事定成惯例,不就行了。” 蔡齐听到此话,忍不住开口,“有些东西,不形成明文,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惯例。” 寇季撇撇嘴道:“话虽如此,可你们完全可以说的委婉一点,让官家去下这个决断,没必要自己担骂名。” 王曾也忍不住了,他重重的放下了茶杯,喝道:“我等身为人臣,岂能让官家担上骂名?” 寇季哼了一声,不屑的道:“你们让官家背的骂名还少?” 王曾和蔡齐齐齐瞪起了眼。 寇季见此,没有再开口说此事。 “既然官家已经批复了,那就照着官家批复的办吧。此事就交给你们两个了。” 王曾和蔡齐闻言,几乎异口同声的道:“凭什么什么差事都让我们两个做,你才是宰执。”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你们既然知道我是宰执,就应该知道,我处理的都是大事。” “去其他衙门找茬报复,也是大事?” 蔡齐忍不住讥讽。 寇季淡淡的道:“你们只看到了我去其他衙门找茬,却没看到我已经悄无声息的帮朝廷凑齐了一百万兵马,如今已经派人送去辽地了。 最初到辽地的那一批兵马,如今已经相继分到了辽地各处。 他们中间一些人已经开垦出了不少荒地,种出的一些庄稼已经冒牙了。 预计,秋收的时候,会多出千万担的粮食。 当然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