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82章 忧心忡忡的李迪 (第2/3页)
食文中,将马其顿方阵吹嘘的神乎奇迹,可仔细看看他们的对手,你会发现,他们的战绩也就那样。” 寇季笑着道:“可马其顿是人家一千年前的军阵。现在说不定人家有所进步。” 刘亨摇头笑道:“一种兵马的军阵,变成了三种兵马的军阵,也叫变化?我大宋禁军中的兵马有多少种? 斥候、传令、跳荡、冲阵、刀盾、长枪、弓弩、游骑、轻甲、重甲、投掷、火头等等十多种。 我们的军阵多到数不胜数。 我们的将士能在军阵上完成多个变化,快速又稳定,能随着军阵的变化而变化。 他们根本做不到。 更别提我们那变化无常的诡道兵法。 他们只有进退两道,只讲正,不讲奇。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寇季笑道:“照你的说法,朱能和李昭亮等人在西方战场上足以横扫。” 刘亨笑着道:“以朱能、李昭亮等人对兵法的熟悉,对上了这种敌人,还没打,就能先将他们折腾的人困马乏。 等到开打的时候,先天已经赢了一半。 能不能横扫,就看朱能和李昭亮二人手下的兵马数量了。 毕竟,十数倍的敌军正面压过来,在没有天堑阻挡的情况下,很难言胜。” 寇季点着头道:“看来他们在天竺似乎没有遇到强敌,不然他们不可能弄到贝叶经和佛骨舍利。” 刘亨脸上的笑容一敛,“四哥,我怀疑曹利用、李昭亮、朱能、元山等人已经在天竺碰过面了。 此次向官家献礼,他们明显提前商量过,不然不可能同时向官家献上厚礼。” 寇季一脸郑重的点头道:“我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应该是暗中结成了同盟,准备携手从我大宋薅羊毛。 更重要的是,我们两家被他们挡在了同盟之外。” 刘亨沉声道:“需要我做点什么吗?” 寇季摇头道:“不用,我们静观其变即可。” 刘亨迟疑着道:“我怕我们动手晚了,西方的宝藏就没我们的份了。” 寇季摇头笑道:“我们所拥有的,是他们拍马也赶不上的。回头我画一些东西给你,你暗中交给他们,让他们给我弄到手。 只要他们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可以奏请官家派人过去给他们建立锻钢作坊,也可以将火弩流星箭和百虎齐奔的制作图给他们。 他们既然选择抛弃了我们两家,那我就只能让他们永远跟在屁股后面吃灰。” 刘亨疑问道:“四哥早就计较?” 寇季指了指胸膛,哈哈笑道:“早就成竹在胸。” 说到此处,寇季对刘亨笑道:“回头去信给天赐和伯叙,让他们好好的看着治下的百姓生娃,好好的研究研究造船。 有新船出来了,立马将旧船发卖给曹家。 如此往复,最好的传永远握在我们手里。 而我们从头到尾都不需要花太多的钱财,甚至还有得赚。 他们拿命赚钱,我们拿脑子赚他们的钱。” 刘亨点着头沉吟道:“曹家能吃下我们两家那么多船?” 寇季瞥了刘亨一眼,淡然笑道:“曹家很明显已经跟曹利用搭上关系了,关系还是我让曹家去搭的。 曹家搭上了曹利用,就等于搭上了李昭亮、朱能、元山。 曹家一家肯定吃不下,但是他们几家加起来肯定能吃下。” 刘亨若有所思的道:“四哥的意思是,他们会通过曹家,从我们手里买走好船?” 寇季点头道:“那是必然的。他们在逐渐的摆脱我,所以以后绝对不会明面上跟我交易。 但我们手里的好东西,他们又不得不要,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官家,或者曹家。” 刘亨感慨道:“还真是贱啊!” 寇季仰天大笑,“可不是吗……” 寇季和刘亨交谈过了以后,花费了足足四日,画了许多带着插画,带着文字描述的东西,派人印刷了足足一万份,赶在除夕夜宴之前,派遣刘亨去交给了几大藩王的使臣。 藩王的使臣,多是他们的亲眷。 所以刘亨拿出了寇季画的东西,提出拿火弩流星箭和百虎齐奔交换的时候,对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在达成了这笔暗中交易以后。 除夕夜宴徐徐拉开了帷幕。 在家待了足足两个月的寇季,终于出现在了宫里。 两个月时间,寇季瘦了不少,威势却也浓厚了不少。 当寇季背负着双手,跟着引路的宫娥入了大庆殿的时候,大庆殿内所有人都是一静。 上千人僵在自己的桌前,静静的看着寇季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御阶下的那个位置上缓缓坐下。 “寇相……” 有人起身施礼。 其他人也纷纷起身,向寇季拱手弯腰施礼。 即便是那些藩王使臣,以及各番属使节,也纷纷起身施礼。 寇季大马金刀的坐在自己的座椅上,平淡的摆了摆手,“都坐吧……” “谢寇相……” 众人再次施礼,纷纷落座。 待到所有人到齐以后,陈琳从殿后走出,站在了御阶上,高声宣告。 “恭请官家……” “恭请太后娘娘……” “恭请皇后娘娘……” “恭请太子殿下……” 陈琳一连宣了四声。 大庆殿内的所有人纷纷起身施礼,恭迎赵祯一家。 赵祯和曹皇后二人,一左一右搀扶着李太后,赵润乖巧的跟在身后,杜太妃以及各宫嫔妃跟在太子身后。 一大家子人呼啦啦的出现在了大庆殿上。 “臣等参见官家……” “臣等参见……” “……” 在大庆殿内所有臣子的参见声中,赵祯一家子坐在了他们该坐的位置上。 赵祯一甩衣袖,豪迈的宣了一声,“诸卿平身……” 大庆殿内的臣子们直起身。 赵祯再宣,“赐坐……” “多谢官家……” 谢坐以后,大庆殿内所有人落座。 礼部侍郎唐介,手拿着一卷黄卷,语气高亢的诵读了起来。 大庆殿里一群人,听的是如痴如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