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88章 难得有情人 (第2/3页)
室的公主如此卑贱了?” 赵祯指着议事堂外,恼怒的道:“朕的妹子,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之一,为了几句闲言碎语,就要卑贱至厮? 那朕当什么皇帝?” 寇季平静的道:“终究还是要依照絮儿的想法来,官家总不能强迫絮儿吧?” 赵祯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压下了心里的怒火。 那就是赵祯和赵絮兄妹情深,换做是别的公主,赵祯绝对不会在意其心思。 更不可能让皇室的威严蒙羞。 “陈琳?!” “奴婢在呢!” “速速拟定选婿册,送往刑法司,朕要看看包拯有没有这个担当。他若是没有担当,就别想娶朕的妹子。 朕的妹子当嫁给人杰,而非没有担当的鼠辈。” “奴婢遵旨。” “……” 寇季叹息着道:“包拯还算不错……” 赵祯冷哼道:“他要是有担当,朕不介意蛮横的护他一回。后世子孙要效仿,先干出一番比朕大的功业再说。 朕会立下祖制,告诫后世子孙,先辈定下的规矩,可以改。 但必须立下不输给先辈的功业才行。” 寇季迟疑了一下,要说话。 赵祯立马补充了一句,“祖制是祖制,律法是律法,朕心里很清楚。朕随后也会将其区分开来。 朕回头会重新拟定祖制,尽可能将祖制的范围止步于皇室宗亲。 百官和百姓应该受制于律法,而非祖制。 朕看的很清楚,律法得不断的补充,不断的更正,才能让我大宋继续强盛下去。 所以朕绝对不会让祖制影响律法。 更不会给后世迂腐之臣借着祖制阻挡律法修订的机会。” 赵祯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寇季还能说什么,只能拱了拱手,赞叹道:“官家英明……” 赵祯闻言,心头火气去了一半,他盯着寇季道:“四哥就不觉得朕的决定有什么疏漏?万一其中有什么对大宋不利的呢?” 寇季笑着道:“强爷胜祖方面总得有个标准,不然后世子孙稍微立一点微不足道的功劳,就说自己强爷胜祖的,太丢人了。” 赵祯沉吟了一下,赞同的点头道:“有道理,此事朕会深思……” 寇季的话赵祯深有感触。 比如他爹啥功劳也没有立,就被jianian臣蛊惑着去东封西祀,结果将东封西祀给搞臭了。 搞得他想去泰山封禅,都不好意思向百官们开口。 后世子孙若是杀一两个小毛贼,就自诩强爷胜祖的话,那赵祯能气的从陵里面爬出来。 赵祯和寇季商量定了此事以后,就没有再此事上多纠缠。 赵祯派人催促了一下,御膳房准备的御膳送到了议事堂。 赵祯和寇季二人一起吃了一顿饭,闲聊了一会儿,赵祯才放寇季出宫。 寇季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到了竹院以后,就看到了包拯孤零零一个人站在竹院前。 包拯一手握着一本册子,一手拿着一个锦盒。 寇季下了马车,呼唤了一声,“包拯?” “先生!” “学生见过先生。” 包拯赶到了寇季面前,躬身施礼。 寇季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包拯,他目光落在了包拯手里拿的册子上面,看到了上面的御用纹路,感叹道:“陈琳办事的速度还真快……” 包拯认真的看着寇季。 寇季眯了眯眼,感叹道:“你和赵絮的事情,我从没有告诉过官家。因为官家比我知道的更早。 应当是赵絮身边的女官漏了风声。” 包拯听到此话,慌忙弯下腰道:“学生并没有对先生不敬的意思。学生知道此事瞒不过官家,学生只是想请先生帮学生一把。” 寇季叹了口气道:“你想让我帮你再拖一些日子,等你下定决心?你应该明白,官家当着我的面下的旨,我没有阻止,后面就不好阻止了。 虽说官家此举有些唐突了。 但无论是你,还是赵絮,年龄都不小了。 耽误不起。 我也不希望你们两个人一直耽误下去,所以我没有阻止此事。” 包拯听到此话,微微咬了咬牙,沉声道:“即使如此,请先生将锦盒交给絮儿。锦盒里的东西便是包拯的心意。 絮儿若是答应,明日学生登门请先生和师娘为学生做主。 絮儿若是不答应,学生三日后再来。” 寇季眉头一挑,“决定了?” 包拯郑重的点头。 寇季认真的道:“你要想清楚,一旦下了决定,你的仕途很有可能就没了。” 包拯沉声道:“学生放不下,所以即便是没了仕途,学生也得认。” 寇季问道:“不是无怨无悔?” 包拯苦笑道:“学生说无怨无悔,先生信吗?” 寇季摇头。 包拯叹了一口气道:“学生并不是贪恋权位,学生只是想为百姓做点事。” 寇季点点头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但你不应该用常人的想法来考虑问题。不在朝堂上翻云覆雨,并不代表不能为百姓做事。 兴一门学问,立一份文脉,不仅能为百姓出力,也能为后世的子子孙孙出力。 其功劳可比你在朝堂上翻云覆雨要大的多。 种一株庄稼、造一种农具,可以惠泽百代。 世人都觉得站在朝堂上才能成大业、做大事,这个想法有些偏驳了。” 包拯听完了寇季一席话,醍醐灌顶。 包拯对寇季深深一礼,“学生明白了……” 寇季笑着点点头道:“可还有怨有悔?” 包拯仰头笑道:“能同挚爱白首,学生无怨无悔。” 寇季哈哈大笑。 “东西给我,滚回去等消息。” 包拯将锦盒交给了寇季,躬身一礼,迈步离开了。 寇季往着包拯离去的背影,笑着道:“单凭这一点就看得出,你比文彦博那个官迷强多了。” 说完这话,寇季又感慨道:“能入朝为官的,可称贤臣,却没办法称大德。大德者,可为百姓身居高堂,亦可为百姓卑微入泥土。 拿得起权柄,放不下的,纵然光耀千古,也算不上大德。 拿得起权柄,放得下的,纵然在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也值得千古称颂,更有资格称之为一声大德。” 就像是后世那些不求名利,在背后一直默默为国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