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2章 各家齐聚 (第2/3页)
的情况,制定出的政令,被他推翻了近三成。 再让他闹下去,西阳郡王多年的努力,恐怕就要白费了。” 寇季没好气的道:“所以伯叙就让你送信给我,让我将刘亨弄到此处,最好将刘亨牢牢的栓在此地,不让他回西阳去捣乱? 他还是当儿子的吗? 当儿子的哪有这么对爹的?” 门客赶忙道:“西阳郡王说了,他可以将膝下的两个儿子送到老王爷手里,让老王爷耍着玩。”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 “罢了罢了,此事也怪不得别人。终究是刘亨陪伴伯叙的时间太少,以至于伯叙跟他没有多少感情,所以很难跟他再亲近。 刘亨在西阳瞎折腾,确实对西阳发展不利。 西阳不比庆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消化。 我一会儿就修书一封,我回去的时候给刘亨带上。 至于刘亨肯不肯过来,那就不是我说了算的。” 门客猛点头,“您的书信肯定有用,老王爷是谁的都不听,就听你的。” 寇季瞥了门客一眼,“你打算跟着伯叙一条路走到底,不打算再回归寇府了?” 门客闻言,一脸愧疚的道:“小人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只是小人留在西阳会有更大的作为。” 寇季笑着道:“你不必如此,当初派你去西阳,就有将你留在西阳的打算。只是怕你不答应,所以我一直没有开口。 如今你有心留在西阳,我也算了却了一桩心病。” 门客一脸郑重的跪在了寇季脚下,规规矩矩的给寇季叩了三个头。 寇季将他扶起,写了一封长信,交给了他。 门客拿到了长信以后,也没有再庆都多留,他将从西阳带过来的货物处理干净,便坐着船离开。 从西阳到庆国一趟不容易。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捎带一些货物往返。 庆国如今在大建设当中,货物并不充裕,所以门客需要沿海而下,到大宋的登州财购一批货物,然后再返回西阳,若是在海上碰上了镇东军的战船,还能互相扶持一番。 寇季送走了西阳的人以后,又在文昌书院里见了狄青。 短短数月,狄青已经将自己封地上的野人清理的干干净净。 斩杀了一批反抗的,留下了一大群听话的留在封地上搞基础建设。 狄青封地上大多数都是一些游牧民族和一些山林中的野人。 他们居注的几乎都是帐篷,且居无定所。 所以狄青的封地上,可以说还处在相对原始的状态。 寇季结合了狄青封地上的实情,为狄青设计了一套经营封地的计划。 首先是立城。 有了城池,当地的百姓就有了聚集地,就能够发展。 狄青封地上的人数并不多,所以不可能筑造太多城池。 寇季给狄青的建议是一城三十六堡。 寇季建议狄青在封地正中建立一座完整的城池,然后在封地边陲的地方设立三十六个环形堡垒。 堡垒做驻兵和住民之用,也算是城池的雏形。 待到狄青封地上的人数逐渐上去了以后,就可以将三十六个环形堡垒变成城池。 反正域外之地,大宋懒得管。 狄青是想占多少就占多少。 狄青纵然将手底下的三百里封地,向北、向西拓展千里,也没人管。 所以狄青可以随心所欲的在封地上构建城池。 狄青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筑造起封地的第一座城池,还有临海的码头。 寇季请了一些营造的大匠,一起商讨了一下,给狄青制定了一个省钱又省人手的筑城计划。 寇季还给狄青划拨了一批船只和匠人。 狄青没有拒绝,全部笑纳了。 不是狄青脸皮厚,而是狄青觉得他和寇季是一体的。 他不善于经营地方,只会打仗。 所以庆国和北海郡王封地的战事他包揽了,经营方面,就全部交给寇季了。 狄青不在乎那些名分上的东西,也不在意庆国和北海郡王封地混在一起。 狄青曾经跟寇季提过,愿意将北海郡王的封地并入到庆国,只是被寇季给拒绝了。 所以狄青只能硬着头皮自己经营封地。 此事若是说出去,别人可能会觉得狄青傻透了。 但是在真正的智者眼中,狄青此举却十分聪明。 狄青自己不擅长经营地方,所以就果断将自己的地方让出去,让别人经营。 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若是自己不会经营封地,硬着头皮经营,只会越弄越糟。 说不定会将治下之民弄的痛苦不堪,最后分崩离析。 所以将封地交给寇季经营,绝对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至于寇季会不会贪自己的封地,狄青一点儿也不担心。 狄青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封地。 寇季在给狄青计划完了封地的建设以后,狄青再次带着人坐着船赶往了自己的封地。 这一次,狄青带过去的人马数量相当可观。 狄青走了以后。 寇季一起见了流求曹家、东天竺曹家、西天竺张家、黑汗国使节、东阳使节,以及两个占据着西域再往西大部分疆土的两位大宋藩王的使节。 流求曹家派遣来的人是曹家的曹佾。 东天竺曹家派遣过来的人是一个寇季不认识的人,是曹利用的另一个孙子,名字叫曹湛。 西天竺张家派遣的是张元的儿子张保。 黑汗国使节依然是格格巫的心腹哈图克。 李家派遣的是李昭亮的儿子李纯。 朱家派遣过来的是朱能的儿子朱福。 东阳种家派遣来的是种世衡的二儿子种诊。 几个人有老有少,被寇季一并请到了文昌书院的一处待客的花堂内。 寇季请一众人坐下,吩咐人上了茶。 对着曹佾等人点了点头以后,笑着道:“我刚刚看了看,诸位带来的礼物可不轻。我受之有愧啊。” 曹佾笑呵呵的道:“四哥说笑了。我们几家能够裂土封王,全部是四哥的谋划。没有四哥,就没有我们几家今日。 以前四哥在大宋,我们没办法豪礼相赠,生怕被人说闲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