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荣归长安 (第2/2页)
不多打扰,而是在昆布的陪同下接管了东北行省随同首府一起划入汉军驻军使用的半个行省的地盘。 这个首府做为汉军在康居最大的军事基地,得到了汉军的大力建设,并且命名为纳赫沙布。 正式成为西域都护府下属的军镇,将会长年在此驻军。 因为距离中原本土的距离太过遥远,汉军将会在此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和移民,将从中原地区迁徙人口来此填充。 法正要将纳赫沙布打造成为汉军在海外地区的第一流基地,在中亚地区深深扎根,地位与大宛国一样重要。 粗略的将纳赫沙布收拾妥当,汉军就派出了侦察部队,去打探匈奴人的消息,结果却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本有大群的匈奴人聚居的锡尔河北岸的大草原,却已经人烟稀少。 经过询问得知,却是北匈奴单于从东北行省返回之后,就下令全族继续西迁,躲开汉人的追击。 因为他知道汉人在帮助阿兰王子登上王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收拾自己。 所以在大王子强烈的反对声中,北匈奴单于还是决定举族再次西迁,打不起躲得起嘛! 反正匈奴人都是游牧民族,只要是有草原的地方就能生存,走到哪哪里就可以成为新家园,他们可没有城市、故土难离这样的负担。 大王子已经是丧家之犬,也就是抗议两句而已,什么也阻止不了。 匈奴人也许是搬家搬出了经验,效率极高,短短几日功夫,所有愿意离去的匈奴人都已经踏上了漫漫征程。 汉军确认北匈奴已经再次举族西迁之后,法正便将这一消息通告给了阿兰国王,他可以让康居人重新在这片大草原上放牧了。 当然汉军也从大草原上划出了一大片肥美的草场以做军用。 法正将张杨的第六师留驻纳赫沙布,自己则率军返回大宛国。 阿兰国王出于礼仪和尊重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 ,还在塔什干设宴相送,并且任命与汉人友善的昆布为南方行省总督,护送法正一行返回大宛。 返回大宛的贵山城之后,法正又彻底的将所有大宛国的分裂分子清剿了一番。 他留下了庞德的骑兵三师驻守大宛,司马懿也留在贵山城,协助庞德和马超处理大宛的军政事务。 除此以外,法正还在康居和大宛各留下了五千名西域联军协助汉军驻守。 既是为了减轻汉军的压力和辛劳,也是为了将西域各国牢牢地绑在大汉的战车之上。 驻守的西域各国联军和汉军一样,将要两年轮换一次,当然这仅限于和平时期。 不过这些海外部队的薪酬待遇是国内军队的双倍,甚至还有各种补助,总之中央军的待遇一直是极好的,这也保证了中央军各部高昂的士气。 书记官们会准确和公正的记录每个人的功勋,监督奖金和饷银的发放。 第一次漫长的中亚战争,宣告结束,汉军成功地取得了纳赫沙布和大宛两个立足点或者叫桥头堡。 成功地将自己的势力延伸进了这片地域,并且成功地争取了康居这个强大的盟友,为以后的拓展打好了基础。 法正终于在阔别中原多年之后,率领骑兵一师和特战师离开西域,沿着丝绸之路,踏上了漫漫归乡路。 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九九年的四月了,法正终于在离开长安七年之后,重新回到了中原大地。 走的时候还是一个十九岁的军校刚毕业的毛头参谋,七年以后,却是以西域都护和远征军主帅的身份荣归故里,而且已经是二十六岁的成熟男子汉了。 特别是这千年,他在西域和凉州苦心经营,运筹帷幄,为大汉帝国也为中央军打下了大大的一片疆土,重新恢复了强汉之时的辉煌荣耀。 不管是吕布还是汉献帝刘协,都对他评价甚高,认为他居功至伟!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