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 顺义坊张家  (第2/2页)
下车,斜肩谄媚的把张家二公子扶下来,又弓着身子目送良久。    等他再转回身,又是一副不怒自威的架势,板着脸吩咐:“带他们去书房候着吧。”    然后倒背着手,一步三摇的走了。    这媚上欺下的狗奴才!    王守业盯着他的背影,狠狠剜了几眼,这才随着张家的仆人,兜兜转转的到了书房。    准确的说,是书房门外的游廊里。    这游廊西南角贴着院墙的地方,有一段被雨水冲垮了,张家把王瓦匠找来,就是为了尽快将其复原。    当然了,被雇来的泥瓦匠不止王家父子,另外还有七八个人,早就抄手等在游廊里。    见张家家仆又带了人来,那些瓦匠齐齐矮了一截,个顶个谦卑的笑着。    “在这等着吧。”    那家仆随koujiao代了一句,就匆匆而去。    他这一走,王老汉的脊梁骨顿时就挺直了,连皱纹对垒的老脸,也微微往上昂着。    这架势……    倒和那姓孙的有几分相似。    可老爷子这时候学他作甚?    王守业正觉莫名其妙,那几个先来的泥瓦匠,已然众星捧月似的围了上来,这个恭声尊称‘师父’,那个堆笑直叫‘王叔’。    甚至还有个大小眼的,一口一个‘师伯’的喊着。    感情老汉在泥瓦行里还是号人物!    也对,要是没几把刷子,他能置办下三间大瓦房?    能让县里的豪绅慕名来‘请’?    面对众瓦匠的嘘寒问暖,老汉是一脸的矜持,口中‘嗯、嗯、啊、啊’的,都不带吐第二个字。    唯独看到那喊‘师伯’的大小眼,他皱着眉头停下了脚步,疑惑的问:“福根儿?你不是跟着你师父进京了么?什么时候回来的?”    “也就上个月的事儿。”    这李福根儿被他一连问了几句,搓着手讪笑着,那大小不一的眼睛提溜乱转,怎么看怎么像是心里有鬼。    王瓦匠立刻提高了嗓门:“那你师父呢?就没让你稍个口信回来?”    “师父他……他还在京城。”    眼神愈发游移了。    王瓦匠干脆把他拉到了一旁,疾言厉色的逼问起来。    没多会儿的功夫,就见老汉脸上铁青铁青的,咬着牙两只手直哆嗦。    王守业唯恐他在气出个好歹来,忙上前扶住,好奇的打探道:“爹,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老头又铁青着脸闷了半天,才生生憋出一句:“这不争气的贼杀才!”    却原来老汉有个叫李伟的同门师弟,自小就一起苦熬,嘉靖二十九年又都死了婆娘,两个鳏夫全靠彼此帮衬,才拉扯大三个孩子。    两年前京城来人,说是要皇上要修什么道宫,在通州这边招揽十几个能工巧匠,王瓦匠也在其列。    后来因瞧出李伟对此颇为热衷,王瓦匠就暗中贿赂了招工的太监,让师弟顶了自己的差事。    李伟千恩万谢之后,就带着一双儿女,以及同宗徒弟李福根,喜气洋洋的去了京城。    初时他还常托人捎个口信什么的,可打从去年夏天起,两家就彻底断了音讯。    直到方才,听李福根儿细说究竟,才知道李伟去年染上了赌瘾,家当输了个干净不说,今年开春竟把女儿卖到裕王府为奴。    李福根儿的工钱,也常被他拿去烂赌,后来实在忍不了了,就赌气回了漷县。    “裕王府?”    王守业听到‘裕王府’三字,脑海中的记忆顿时清晰了不少。    当下颇有些惊喜的劝道:“爹,这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儿——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王府的丫鬟想必也差不到哪去。”    这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正愁怎么才能攀上李王妃的高枝儿呢,这现成的门路就来了!    正喜不自禁,忽听院门口传来一声吆喝:“都过来、都过来,快来见过我家大公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