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回宛城民望强胜 (第1/1页)
写完悼孙坚之后,第二天袁术找来匠人为它谱曲,然后在南阳境内传诵。以此来悼念死的孙坚。 此间事了,袁术任命程普、韩当、黄盖、祖茂为行军司马,其部曲依旧归他们统领。袁术的任命让几人千恩万谢,毕竟是刚刚投奔过来,能留他们在军中领军就已经不错了。 四人分五千人,一人一千多一点,确实太少。于是袁术说等回到宛城之后,再行填补,一人给他们不足一部人马五千人,说是行军司马,但是所领之军也达到了校尉的数量。算是高配给他们了。 现在南阳兵强马壮,已经有十数万之多了。早在袁术从阳城回转宛城之后,就把之前各县招募的军士聚拢到了宛城,想把他们训练成常备军。 这次又添了四员将,五千人马,他是想都带到宛城去,再统一划分。 于是命令四人集合部曲,随他回转宛城,校军。走之前,袁术找来纪灵,千叮咛万嘱咐,先万要守好樊城,樊城的重要非同小可。下一部就是四面扩张了,荆州也是其中一环。让纪灵谨慎、谨慎、再谨慎,千万别种了刘表的计。又说等回到宛城之后,再派一万两千人过来,给你凑够三万人,一定要守住樊城。 纪灵在袁术面前不断称诺,发誓如果丢失樊城请斩他头。袁术这才放下心来,纪灵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早已不是之前的勇猛无智,在不断的学习袁术给他书之后,在慢慢向稳重的统帅发展。 所以袁术才把他派过来单独领军守城,就是要让他独当一面,将来再行重用。 交代完了纪灵,袁术带着程普并五千部众就起出樊城北门,奔宛城去了。 大军一路行来,经过邓县、新野、育阳、长安聚到宛城。沿路所到之处尽皆缟素,祭奠孙坚。见到袁术以诸侯之礼相待,程普等人更是感动非常。能得后将军如此相待,死而无怨矣更加坚定了报答他恩的心。 连番的大战现在已经来到了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五月,耕之后的种子发芽,枝叶顶开土壤,伸出腰肢,向着太阳,茁壮成长。 看着这遍野的绿意盎然,袁术骑在马上很是自得。这是他治理南阳的成效,这些天的种子到了秋天可都是填人脾胃的粮食。有了这源源不断的粮食,他袁术就立于不败之地 程普等人看到此景,也是羡慕不已。如果老主公孙坚也能有如此手段,他们何至于落得替人卖命,客死他乡袁术兴盛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现在他们心中就希望孙坚的儿子孙策早长成,好带领他们重现孙坚的辉煌。 在南阳境内走了七天,就来到了宛城外。 远远的就见到了宛城前来迎接的队伍,一众官吏在韩方的带领下,矗立在宛城南门外五里处迎接主公的回到。 两厢见了面,袁术把新投效的程普等四将介绍给南阳众人,让他们彼此认识,以后多亲多近。 又拉过黄忠,让他先把程普等人的部曲安排在东营,等明典军之时,再行统一安排。 黄忠称诺,就接手了程普的部曲,带领他们奔东营去了,自不必细说。却说袁术带着四人并南阳一众官吏,浩浩dàng)dàng)回转城内。 沿路的老百姓看到骑在马上的袁术皆跪倒在路边,心悦诚服的高呼着“后将军安好”“后将军好”的话语。 百姓都很单纯,谁能让他们活命,谁就是好官,他们才不会管谁是天子,谁是忠良。天子什么的距离他们太过遥远,况且天子再仁义也会对他们苛责有加,那像后将军这样一众政策颁布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余粮,生活渐渐的好了起来,再也不用奔走他乡谋求生路了。他们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袁术不要离开南阳,能在南阳一直待下去。 所以袁术的一些政策他们都是非常支持的,就像前次出征河南,南阳各县招兵之时,人们踊跃入伍,如果不是招兵的人一再提高征招的门槛,怕是袁术现在已经聚二十多万大军了。 有这样支持的民众,南阳就是铁板一块,他袁术在南阳一天,南阳就是他的领地,谁也抢不走 袁术微笑着频频向跪拜的百姓挥手示意,心中更是得意非常。谁能想到,刚任南阳两年,民意就能如此,可以说,他袁术登高一呼,南阳便会群起响应。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在南阳有民三百多万,若他穷兵黩武可聚之兵至少三十万,现阶段最强的董卓也不过将将二十万人马。孙坚征伐董卓让他损失了将近十万 现在南阳之民只知他后将军袁术,而不知天子是谁 可见袁术在南阳的民望如何 程普等人一路走来深有所感,拜服在袁术脚下的百姓,不是因为惧怕于他才会跪拜,而是从心里的发出的戴之。 现在的南阳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再加上十数万的强军,这大汉天下谁人能敌 几人又暗暗担忧起幼主孙策来,如此强胜的袁术,年幼的孙策如何是他的对手只能寄希望于他能快速的成长起来了。 不过眼下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袁术大恩未报,还是要尽心竭力才好 来到太守府前,袁术转过来,对着不愿意离去的百姓高声道“某袁术能如此,全赖诸位拥戴。尔等放心,只要某在南阳一天,南阳的政令就不会改变。相信后面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某与诸位共同见证” 说着,袁术一恭扫地,对着百姓深施一礼。 听到了自己最想听的话,跟随而至的百姓皆放下心来,欢声雀跃,嬉笑连连。更有民间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向袁术进献鸡子,以此来报答袁术仁义的恩。 袁术看到老者,赶忙上前扶住他,抓住其干枯的手掌,嘘寒问暖。 汉代以孝治天下,这个孝是上敬生养之父母,尊崇长者,孝义无双。 所以袁术不已自己高贵,殷切的尊敬长者,让看到此举的士人更加颔首称赞。 他们能成为统治阶层,皆是以忠孝为本,信义辅之,知书达理,效仿先贤。现在南阳之主继承此道,如何不叫他们认可,如何不叫他们赞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