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一章、拖曹cao欲要演兵 (第1/1页)
时间飞快,袁术坐镇宛城,不断的调度,忙碌,却也在秋收的时候把损失降到了最低,他这还算好,能正常的保持平衡,但是其他的地方就开始出现欠收的况了。 曹cāo)再一次的感受到了粮食的不够用,有心向袁绍借粮,但是袁绍又开始攻伐幽州了,他连番的大战,怕是也刚刚够用。 张辽有袁术资助,肯定不会出现短缺的况,这样此消彼长之下,怕是用不了多久,他还有可能被张辽所乘。没有粮,曹cāo)把心一横,那就只有抢了 前次攻伐徐州,让吕布偷了先机,没有攻下了,这次就是为了粮食,也要把徐州打下来。 天下大汉,徐州也受波及,但是他靠近江河,灾不是很严重,再加上多年的积累,还颇有富余。 曹cāo)跟手下谋士一商议,都觉得是时候再次讨伐徐州了。他们的粮食刚够吃到年底,如果不提前预备,怕是真到了年底,非发生哗变不可。 订下策略之后,曹cāo)玩了一出金蝉脱壳的计策,把甄城装扮的就跟大军屯驻一样,他则趁夜带着的大军一路向东南疾驰,讨伐徐州。 他这就是要打个时间差,能尽量的拖延一会是一会,甄城就留下了夏侯惇跟程昱一万人,不这样,根本坚持不到他得胜而回。 他还真瞒过了濮阳的张辽,等他已经进入徐州境内,开始攻城略地的时候,濮阳的张辽才知道曹cāo)已经离开了。 现在形势反转,张辽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陈宫的出谋划策下,一面派一部抵住甄城,其他的则开始攻伐兖州其他郡、国,他也开始抢时间,最好是争取在曹cāo)回转之前,尽占兖州,彻底的把曹cāo)赶出去。 袁术得到曹cāo)攻伐徐州的消息后,便命令沛国黄忠部,九江魏延部,伺机偷袭曹cāo),他则派出使者进入下邳,我帮你打曹cāo),你怎么也得给点军费吧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徐州愿意出粮两百万石,铠甲兵器五千,换取徐州不失。 第一批物资在一个月后就运到了南阳,袁术得了陶谦的好处,便让两部开始袭扰曹cāo),不是断他后路,就是在他攻城的时候,扰她的侧面,就是拖着他,不让他快速的占领徐州。 就这样,曹cāo)一个月的时间攻下彭城国,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连下邳旁边的小沛都没攻破。实在是袁术军不胜其烦,他不攻击,袁术军就不动,他一动,袁术军就动。而且还谨慎的要死,但凡有一点苗头,拔腿就走。 消息传开,天下人纷纷嘲笑曹cāo),近十万大军居然攻不下刘备五千人驻防的小沛。无形之中又抬高了一点刘备的知名度。 到了年底,曹cāo)不撤兵都不行了,寒冬腊月,实在不是打战的时节,冻死冻伤无数,非战斗减员太过厉害。 曹cāo)没办法只得撤回兖州,他回去了,袁术军也回去了,不过在走之前索要徐州许诺的好处。 陶谦没办法,已经树了曹cāo)这个强敌,如果连袁术都得罪了,那他只有死无葬之地了。答应的物资,随着袁术撤回来的大军,带回了豫州,这部分物资,袁术没有索要,直接分给黄忠跟魏延,算是对他们的犒赏。 而曹cāo)回到兖州却悲哀的发现,张辽部已经占据了济郡跟山阳郡,而甄城的夏侯惇、程昱实在是熬不住了,怕被张辽包围,于是撤到了任城国。 曹cāo)这一次征讨徐州再次失败,虽然抢了不少粮食,到明年是足够了,但是丢了兖州的南部。 最可恨的就是袁术,总是在他背后捅刀子,每次都差那么一点,就是不能全乎其功。曹cāo)恨袁术却拿他没办法,现在袁术周边的诸侯都不敢得罪袁术,实在是袁术的势力太过强横了,就是周边所有人群而攻之,他都怡然不惧。 徐州大战结束,也到了年底,袁术把各地的重要太守、都督、将领全部叫回了宛城,让他们过了新年的同时,袁术想在明年年初举行盛大的阅兵演武。随着势力的发展,袁术现在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想演武的时候,把天下诸侯都邀请过来,效仿齐桓公,确立他霸主的地位。 随着各地官员、将军的回到,再加上年关将近,宛城更加闹了。人们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庆祝南阳治下又是一个平安年。 太守府衙内,许久未见的人们,的打着招呼,拥抱致敬,拱手行礼,气氛很是烈。 其中司隶回来的有,别驾荀彧,副使钟演,河南太守司马朗,司隶西部都督徐荣,副都督段煨,司隶东部都督文聘; 豫州回来的有,别驾韩方,副使钟进,沛国相荀衍,梁国相荀悦,豫州大都督黄忠; 九江跟庐江回来的有,两江大都督魏延,两江太守郭嘉,副太守周瑜,偏将军孙策,水军大都督甘宁。 其他的将校不计其数,就不一一表述了。 经过特别加高加大的议事厅已经有了议事的雏形,袁术坐在高台之上,看着两班站立的群臣,心中豪气冲天,这都是我的人,我现在跟皇帝又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个名号罢了,更何况传国玉玺还在我手中,只要我想随时可以称帝。 袁术想着这些,又响起来,前跟郭嘉、庚乘、贾诩的谋划来。这三人虽然都支持袁术称帝,但是尽皆表示现在还不是时候。 郭嘉对着袁术拱手道“主公,虽然我等实力在诸侯之中为最,但是天子在彼,没有一个合适的由头,别凯越称帝,怕会起波澜。” 庚乘点头附和道“是啊,主公。主公举大旗便是以匡扶汉室为口号,如果称帝的话,难保麾下没有对大汉忠心耿耿之人,若是他们暗中联合,恐会生乱。大厦将倾,从来不是因为外部攻伐,皆是出自内部叛乱啊。” 贾诩最后总结道“主公若是要称帝,便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攻破长安,迎天子还,迫使其禅让,不过此举怕是会受人口舌,于名声不利;二是等待时机,先占地盘,扩大影响,慢慢积蓄势力,当天下诸侯皆尊从主公之时,称帝不过是形势罢了。如何行事,请主公定夺。” 袁术听着贾诩最后的总结,他有心说玉玺在我手中,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不到这最后一部,玉玺的事还是烂在肚子里为好。 贾诩所说最好的还是第二条路,广积粮,缓称王,不正是历代开国皇帝的策略么 也罢,我便效仿一二,等待着最佳时机,相信取而代之,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