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要债上门 (第2/2页)
后的‘大梁子’坡上研究起泥土来。孙家湾这边的山坡全部是红卵石组成的土壤,土质非常贫瘠,有几家留守的村民都种上了马桑,外出打工的人家的地里则任由野草疯长着,荒废着。 孙大壮家也有几分地在大梁子上,都种上了马桑,今年春天的时候孙大壮的父亲还对马桑做了良种嫁接,但桑树的生长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植株低矮,叶片薄瘦。如果靠养殖蚕茧致富,纯属浪费时间。 正当孙大壮坐在土地上研究泥土上应该种植何种经济农作物,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家门口突然跑来了不下四、五人五大三粗的妇女。 孙大壮跑下去一看,其中一个女人非常眼熟,仔细地端详,突然一下就醒豁过来。这不是山下面人的吗?按辈分应该叫她是婶。每次赶集都要路过她家门口,听说老公在外面打工赚了不少钱。她到我家里来做什么,给我介绍对象?还是找麻烦来了?不管怎么样,来了自己就应该接待,车到山前必有路嘛。 忙跑上去,打开堂屋门:“婶子,你们在门口站着干什么!进屋里面坐,我去给你们烧口水喝。坐,坐,坐!”孙大壮赶紧邀请起几人。 “大壮,别去忙,我们说几句就走。” “对,说几句就走。”另几个人一脸冷漠,附和着说。 “是这样的,大壮,我就直话说了吧,前些年你们家修房子的时候,在我家里借了一笔钱,也不多,也就两百块钱,你看看上面是你父亲签的名。”说着小心翼翼递给孙大壮一张贴合得整整齐齐的A4大小的信笺纸张, “大壮,我是粗人,没多少文化。有句老话说,父债子偿,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我也知道你的情况,也不是欺负你一个孤儿。主要是这笔钱这么些年了,也该还了吧。” “婶啊,这钱……,我孙大壮是不会赖账的,一定会还……,会还,你放心。只是,我家里现在确实……,确实拿不出来这笔钱。要不缓几天,我上街卖点谷子凑钱还你。”这种要账的尴尬场景,孙大壮还是第一次亲身面对,本来就脸薄,此时更是羞得手足无措,脑子里一阵迷茫,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只好结结巴巴想到一句说一句。 “大壮,也不是婶怕你不还,我们家男人为这笔钱,一直骂我,我也是逼得没办法啊,大壮,婶也知道你家里的情况。你看看能不能帮婶想想其他办法。” 来人看孙大壮的样子也确实没有钱,换了个口气跟孙大壮商量:“大壮,我们并不是逼你卖你们家的稻谷,那还要留着糊口的,都乡里乡亲我们也不是那么绝情的人。要不,婶看看你们家里,有没有不要的家什作价给我,我也好给我们家男人有个交待。” 也好,自己眼前的光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挨饿,成亲也还早,那些多余的家什放着也是放着,不就是几个背架子之类的,能看上的东西都拿去吧。自己还是到外面等她们吧,经过昨天的事,孙大壮已多了一个心眼,凡是女人,无论年龄多大,只要到自己家里,自己都得站在外面以示自己的坦荡,以免再次惹祸上身。 “大壮,婶在你家里转了几圈,我看你们家的两个柜子里面空空如也,要不我就要两个柜子吧!”几个妇女在孙大壮的家里转了一圈,三间房,除了几个木柜子,就没有值钱的家什了。 柜子孙大壮记得自己家里就只有两个柜子,记得请匠人定做这两个柜子,人工加上材料听父亲说花上了好几百,只不过柜子现在用旧了,两百,还是值这个数。只是一下子都拿去了,自己怎么装谷物呢! “……,婶,要不,你看看还有其他值钱的家什吗?比如背架子、堂屋里的八仙桌也不错,那是纯柏木做的。实在不行还有一个收谷物用的拌桶,那是上好的青冈木,再用上十年都没有问题。”拌桶只在谷麦成熟的时候使用,到那季节找村里的本家借也可以,用来抵账又不是不可以。 “拌桶我不要,大壮,我家里有好几个,你看怎么办?大壮,父债子偿……,咋乡下人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 柜子就柜子吧,家里还有一个石仓,收拾一下也可以装谷物的。孙大壮跑进屋里腾空两个柜子,当面撕毁了欠条,这才打发了这波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