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北海袁福通反叛 (第1/2页)
时间到了帝辛七年。 这一年,殷郊已经十岁,殷洪八岁,黄飞虎长子黄天化现在两岁。 而飞凤绿绮得益于帝辛一直给准备的药膳,终于在三年前各自生下一子,取名殷庚、殷辕,改变了原文中无子的命运。 而费仲尤浑也分别累功升至中谏大夫,有了上朝面君的资格。 帝辛一直筹备的‘修道者大军’,也已经组建完毕,人数只有一千。 修为也都不高,虽然经过这几年的修炼,都达到了炼气化神运行大周天的修为,但他们自然不可能有顶级功法,更不可能有金灵圣母为之讲道。 以他们的资质,修炼几十年也突破不了元神。 二月第一天,帝辛上朝,百官朝贺毕,帝辛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 话音刚落,只见闻仲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闻仲有本,今有传令官来报,北海三十六路诸侯袁福通等人造反,臣请旨出征。” 帝辛暗道,“终于到这一天了,从今年开始,封神大战就要真正开始了,自己该做的准备也都做了,来吧,看这一次是自己吞并西岐改变命运,还是再次被你们逼的自缢鹿台。” 此时的帝辛,真正是踌躇满志,眼望下方文武百官,顿生豪气干云之感。 恩?鹿台?自己不建鹿台不就好了?以后要自缢也是在别处,真~改变命运。 收回这些无厘头的想法,帝辛说道:“北海诸侯造反,何劳太师亲去?自有北公侯崇侯虎处理,朕这就下旨让四镇诸侯进朝歌面君,共商讨伐事宜。” “陛下,北海袁福通等人势大,若是姑息,必成大患。” 帝辛摇摇头,说道:“此事朕自有安排,太师无需多言。” 听到帝辛如此说,闻仲无奈,只得退下。 原文中,闻仲也是因为北海袁福通等人造反,而奉赦征北,这一去,就是十几年。 在这一件事情上,帝辛十分怀疑北海反叛都是有预谋的,甚至是与人勾结的,为的就是将闻仲引出朝歌。 因为按照原文中纣王对闻仲的尊敬中带有畏惧的态度,如果女娲庙上香的时候闻仲在场,纣王还会不会或者说有没有机会题那首yin诗,是要打个问号的。 另外就是妲己的事情,如果闻仲还在朝歌,纣王又怎么会轻易被狐狸精附体的妲己所迷惑? 怕是妲己在第一次上得殿来的时候,就会被闻仲认出真身直接打死。 还有那费仲、尤浑,若闻仲还在,哪有他们的出头之日? 所以帝辛以阴谋论的角度分析这件事,北海反叛,是为了引走闻仲这个纣王在朝臣子中唯一的得道真仙,好为了接下来的一系列谋划扫除障碍。 现在袁福通造反,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帝辛的猜测很可能是真的。 因为分封诸侯的事情,现在诸侯数量大减,还存在的诸侯势力范围则大涨,北海之地都由原来的七十二路诸侯变成三十六路了,还不消停? 帝辛既然知道袁福通等人造反是个阴谋,又怎么会让闻仲轻易出征? 当即发诏旨四道,点四员使命官,往四处去诏姜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及其麾下四大诸侯共计二十人进朝歌面君。 诏曰: “北海猖獗,大肆凶顽,生民涂炭,朕甚忧心。虽内有辅弼,但外欠协同,特诏尔四大诸侯至朝,共襄国政,戡定祸乱。 诏书到日,尔东公侯姜桓楚(南公侯鄂崇禹、西公侯姬昌、北公侯崇侯虎)速赴都城,以慰朕绻怀,毋得羁迟,致朕伫望。俟功成之日,进爵加封,广开茅土。 谨钦来命,朕不食言。汝其钦哉!特诏。” 四镇诸侯接诏,只得立即起身赶往朝歌。不一日,到了朝歌,入住驿馆,次日上朝。 待诸侯百官朝拜毕,帝辛首先开口:“北公侯何在?”“臣在” “朕前日听闻北海三十六路诸侯袁福通等人造反,你可曾出兵平叛?” “这个,臣未得天子诏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