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亲征葛尔丹 (第1/1页)
太子大婚之后,康熙爷心里就去了一块心事了。 大婚了就算是长大了,自己也就把他拉扯起来可以跟他额娘交代了。 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葛尔丹已经成了心腹大患,必须要除掉不可。 等胤来到乾清宫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户部掌管粮草,胤一到就去了马齐大人边。 两人相互见了礼,也不再嗦。 等人都到齐,康熙才开始说话,“朕此次依旧决定御驾亲征,留太子监国,户部管理好后勤,这一块由胤主持,大阿哥跟随朕为右军统帅,其他将领由内阁与军机处共同商定。” 马齐就对胤说到,“四阿哥,户部粮草不丰,这出征葛尔丹粮草这一块咱们得费很大的心思才行。” 胤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也没有因为困难就不做的道理,“马齐大人,皇上对于出征葛尔丹一事已是势在必行,粮草之事还得请马齐大人多多cāo)劳了。” 马齐叹了口气,罢了,但愿接下来是个好年景。 葛尔丹在沉寂了五年之后,集合了三万众,进驻巴颜乌兰地区,大肆掠夺,并扬言从沙俄借来了六万鸟枪兵,打算攻打漠南蒙古,要知道康熙不仅是满人皇帝,还是蒙古的漠南大汗。 要是被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还不去反击,到时候清庭就无法在蒙古立足了。 毕竟康熙说到底也还是满人,并不是蒙古人。 康熙命令东三省的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近万名清军组成东路大军,又命令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与振武将军孙思克率领陕甘宁地区近五万名清军组成西路大军。 而康熙爷自己则率领三万清军组成中路大军浩浩dàng)dàng)的向大漠进发。 康熙率领中路军,与其他两路约定期分而围之。 康熙往瀚海以北前进,途中有传言沙俄要助葛尔丹出兵。 诸位大臣都惶惶不安。 大学仕依桑阿请见康熙。 梁九功进来禀告康熙的时候,就看见康熙的怒气眼可见的涨高。 康熙深吸了一口气,才平复了一下对梁九功说到,“叫他进来,朕倒要听听他又要说什么。” 梁九功为依桑阿叹了口气,便躬退了出去。 “依桑阿大人,皇上请您进去。” 依桑阿抚了抚衣袖才从梁九功边走过。 “微臣叩见皇上。” 依桑阿跪俯在地上,康熙爷也没有叫起。 就在上首看着他。 “皇上,葛尔丹请了沙俄助阵,请皇上以自安危为重,退回京师。” 许多大臣知道依桑阿前来劝说皇上,也都跟着跪在御帐前面。 康熙没有理会底下跪着的依桑阿,而是掀开帐篷到了门外。 “诸位可都是要来劝朕回头的吗?” 底下众人异口同声到,“请皇上以自安危为重。” 康熙并没有顺着他们说,而是另外说到,“朕,祭告天地宗庙出征,不见贼而返,何以对天下。且大军退,则敌军精锐径往西而去,西路军岂不殆乎。” 深吸了一口气康熙才大声说到,“不奋勇前往逡巡退后,朕必诛之。” 康熙率领的大军夜兼程的走了两个多月,终于到达了葛尔丹的驻地克鲁伦河。 大战一触即发。 葛尔丹完全没有想到康熙会来的这么快,当,康熙爷就派使臣渡河到噶尔丹的大营,约他次决战,葛尔丹不信,还曾大笑到,“哪里会来的这么容易。” 可是,当他登上克鲁伦河边的北孟纳山,看到河南岸清营黄旗龙标,十分鲜明,大军屯集,漫无边际。 一时间便没有了主见,随后,噶尔丹逃回军营,当天晚上,他就丢下帐篷辎重等,率领部众向西逃去了。 次清晨,清军前来决战,只见噶尔丹的大营已空无一人。康熙得知噶尔丹逃走,立即派人通知西路军费扬古火速设伏阻击噶尔丹。康熙自己又率前锋追击了三,至拖诺山才返回。当准噶尔军退至特勒尔济时,仅剩万余人。 5月13,西路清军在昭莫多山下设伏,噶尔丹仅剩的万余骑兵全部出动,被居高临下的清军一番攻击,费扬古又令清军一部迂回冲锋,一部突袭其后阵,山顶的清军亦乘势冲下,上下夹攻,准噶尔军大部被歼,噶尔丹之妻阿努可敦也被击毙。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个亲信逃走。 “报!” 一匹快马向着御帐飞驰而来,到了御帐门口便飞下马,跪在御帐门口,双手举着捷报,大声唱到,“西路军大败葛尔丹,葛尔丹仅带领十余人亲信逃走。” 康熙在御帐内便听到了,他也十分高兴,虽然葛尔丹逃走了,还是有些遗憾,但是这次出征却还是很成功的。 因此,康熙命人在昭莫多山上树立石碑,记述了此次亲征噶尔丹的事。 第三次亲征葛尔丹就在次年,要知道当年金朝就是因为没有掐死草原六部,导致成吉思汗异军突起,最终灭了金国。 康熙也是熟读史书之人,自然对这段历史一直耿耿于怀,他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准噶尔是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而且准噶尔部还是蒙古人,同样是蒙古大汗,一样有统领蒙古所有部落的合法。 因此清朝征讨准噶尔部目的很明确,就是能掐死就掐死,掐不死下次也要掐死!绝对不能让“蒙古灭金”的历史第二次重现,不能让满蒙一体的政策破裂。所以康熙才会三次,会不惜一切代价,发兵攻打准噶尔,直到把他打趴下为止。 漠南蒙古对于满族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满洲人和蒙古人看来,汉人是外人。而在汉人看来,满人和蒙古人也是外人。 所以康熙随时要防备汉人的造反,以及稳定东北和塞外的政治局势。 蒙古部在人力、财力、军力上给予了满族很大的支持。 没有蒙古的支持,单靠满族八旗的兵力,根本无法统治中原汉地。对于清朝初期来说,蒙古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