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2章 连环妙手 (第1/2页)
此次虽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但并未引起他们的警惕,认为是金不悔轻敌所至。 胜败乃兵家常事。 三位国主心脏何其之大? 会因为一场惨败,就向眼中的蝼蚁投降认输? 绝对不可能! 这次失败了,下次再打回来就是。 …… 第二个原因,不知道神使大人的厉害。 三位国主认为,神使大人即使再厉害,也不可能让一般散沙的南蛮军发生质的变化,更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抗衡百万大军。 黑水城之战联军失败的原因,他们早已打听清楚。 神使大人固然足智多谋,但主要原因却是金不悔决策失误,而且高估了东西两营主将的临机应变能力,给予他们太多的自主权。 次要原因,则是三国联军太过骄狂。 正是他们认为南蛮军不堪一击,东西两营这才会中了对方诱敌深入之计,南北两营才会疏于防范被对方烧了个措手不及。 只要小心谨慎行事,何至于遭受如此惨败? ……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西金、巴德、伽林等三国才会强硬地拒绝了艾冲浪的三个条件,才会很不服气地再次集结了百万大军重新征讨。 西金国主也才会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金不悔的辞呈。 域外三国均喜欢妄动刀兵。 常年征战之下,名帅可不仅仅只有金不悔一人。 西金王朝的金七奇,巴德王朝的巴高,伽林王朝的林木西,这三人也是身经百战,且鲜有败绩的主。 此次复仇之战,就是由金七奇、巴高、林木西三大名帅共同出征。 三个臭皮匠尚且顶个诸葛亮,三位国主不相信三位名帅集思广益之下,还干不过那个莫明其妙的神使大人。 …… 三位国主的原意是人多力量大、遇事好商量,而且本国名帅指挥起本国的兵马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殊不知,三位国主此举却是作茧自缚。 梢公多了打烂船。 一口气派出三个声望地位相当、且出自三国的名帅,当如何决策?谁最终拍板?哪个王朝的军队愿意奋不顾身地当先锋? 三位名帅原本就经常互相较劲,谁都想把对方踩在脚下,自然不会听从其余两人的指挥。 果不其然! 百万大军还未正式开动,三位名帅就已为先锋、中军、后军的构成问题吵成一团。 眼见争吵解决不了问题,无奈之下只得抓阉决定。 组建三军竟然如此儿戏地以抓阉决定,这倒也开了战争史上的历史先河。 这一次,艾冲浪没能创造历史! …… 抓阉的结果,巴德王朝的巴高运气不好,做了最危险的先锋军,伽林王朝的林木西则做了左右逢源的中军,西金王朝的金七奇则为接应的后军。 正常的赌徒尚且愿赌服输,更何况三位堂堂名帅? 域外三国各自派出一位名帅,并非全无好处。 至少在分兵和军需给养这一块,无须考虑太多,自给自足即可。 三国联军看似合兵一处,其实是各自为战。 跟拥有艾冲浪的南蛮军比起来,这支三国联军才是一盘散沙,没能真正的聚合在一起。 抓阉结果一出来,暗叹手背的巴高二话不说,立即率领本国三十万兵马开拔。 林木西、金七奇率军随后跟进。 此次三国联军虽然号称百万雄师,其实只有九十万,也就是每国三十万。 …… 巴高虽说不愿做这个最危险的先锋,但真正当上了,也就很快接受了现实,并卯足了一股劲。 他要借此机会压过三国第一名帅金不悔! 金不悔那‘域外三国第一名帅’之称,其实巴高、金七奇、林木西等三人俱都不服。 同为常胜不败的名帅,凭什么金不悔就是第一名帅?就因为他武力等级高一小阶么? 百万大军,一夜之间差点全军覆没,甚至连对方主帅的影子都没见到。在黄风谷对垒时,更是连正面交锋的勇气都没有,这就是第一名帅应有的风范? 典型的欺软怕硬嘛! 如果自己旗开得胜,不但可以一举压过金不悔,还能让冷眼看自己好戏的金七奇、林木西两人悔之莫及。 论名气,三国第一名帅非己莫属。 论功劳,自己最大。 嘿嘿,名利双收! …… 骑着高头大马的巴高越想越美,先锋军的行进速度也越来越快。 短短一日,已经直抵黄风谷城门外。 行军途中,巴高将先锋军分成了前、后、左、右四军,并呈菱形前进。 其目的,就是南蛮军伏击时可以互为倚角。 没想到,一路行来竟然畅通无阻。 每安全通过一处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巴高对艾冲浪的轻视就加重一分:谁说这位神使用兵如神了?如此有利地形竟然不充分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转念一想—— 咦,难道他是摆明了车马待正面厮杀? 别说,这还真是南蛮军的战斗风格! 伏击、诱敌、惑敌、骄敌之类的招数,他们向来不屑于用,也用球不来。 随即又充满疑惑—— 可是,金不悔百万大军一夜崩溃又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中了对方诱敌深入、引蛇出洞、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等连环计么? 如果金不悔所说属实,那就说明这位神使大人确实是位谋略大师。 他既然是谋略大师,又怎会放过这些有利地形? 金不悔撒谎摭丑? 断不可能! 近十万败军呢,他有那个本事统一口径?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位神使大人,绝对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主! 这样的人,还真不能小视。 …… 思虑至此,巴高令先锋军迅速布阵。 对付像神使大人这般狡猾如狐、不可捉摸的对手,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巴高的先锋军在烈日炎炎下严阵以待,整整两个时辰,却是敌踪全无,倒是有数千人直接中暑晕倒。 域外三国皆属于严寒之地,本就不太适应黄风谷这边的高温,长途急行军之下体力难免不支,中暑昏倒实也情有可原。 客观而言,三十万兵马仅仅晕倒了数千人,已是殊为难得。这,还要感谢金不悔为了砺兵,不时会进行高温适应性训练。 比如,这次他刻意选择在盛夏进犯黄风谷和黑水城,共主要目的正是为了练兵。 严阵以待两个时辰后,巴高自己也感觉很是难受。 眼见士气下降得厉害,当即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