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5章 什么情况 (第1/2页)
众人一边想着办法,一边行进。正当苦无良策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一座小城。 李翊急忙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徐庶作为大将军府司马,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情报分析员的角色,再加上他早年曾经游历荆襄,对各处了若指掌,立刻说道:“主公,此乃丹阳聚,可过去落脚,稍微休息一番。” 所谓聚,按照里面的解释,就是邑落的意思,跟现在的镇差不多。翻开一幅汉代地图,会现上面有许多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北方。其中很多的聚,都不过是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方,压根没有形成城池。像是李翊现在看见的丹阳聚,算是展的比较好的,毕竟修筑了城墙,虽然这城墙很矮小简陋。 李翊带领众将士来到丹阳聚,便见城门大开后,出来一支兵马。原来是北疆军一部五百人,据守这处小城。 李翊见这丹阳聚小城只有矮墙,也就四五人高,实在无法抵挡刘备的大军。不过他马上就看见城门处有几名瑟瑟抖的百姓,推着货车,扛着锄头张望,不敢进出城门。这顿时让李翊有了一个想法,他急忙说道:“元直,文和,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本公在这丹阳聚抵挡刘备,你们传令各处散兵汇聚。” 贾诩和徐庶闻言,脸色大变,疾呼道:“主公,此计虽然玄妙,但太过凶险。不如由诩在这里吸引刘备,主公快快走吧。” 李翊摇头道:“此计若是你们来用,刘备和那庞统一定不会上当,还需本公亲自来才行。另外,估算我军还有十五万人,岂能眼看着这些将士被刘备追杀。我意已决,不必多言,你们马上去收拢各处军队。” 贾诩和徐庶死不答应,就是不走。 不一会,典韦、李存孝、高宠和薛仁贵等四员大将,各自带领数量不等的军士来到了这里。而四周亦有益州军探马出现,被北疆军斥候赶走。 有敌人探马出现,想来刘备就在左近了。李翊绝对不能坐看十五万将士被益州军屠杀,他又一次说道:“有薛仁贵、典韦、李存孝、高宠等人保护,本公不会有危险的,文和和元直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快去召集兵马。” 贾诩和徐庶见李翊的确心意已决,拜别道:“诩代我军十五万将士,拜谢主公的恩德。” 众将士这才知道李翊欲自己据险地,拖延刘备的大军,让自己等人能平安脱身。自古不曾有这样宽厚、爱兵如子的主上,北疆军上下感激涕零,拜倒在地。个个义愤填膺,不愿意走,要生死陪着李翊。 李翊大怒,只得下达了死命令。 贾诩为人最善明哲保身,做事一向追求谨慎,这时进言道:“主公可留下这些士兵,在北门外埋伏,若是刘备不中计,也好接应主公。” 李翊其实也只有五成把握,这就有多了一道保险,生命系数大大提高,便答应了下来。 军令如山,数百北疆军这才挥泪作别,去另一面埋伏去了。 ……………… 南漳水北面的江汉大平原上,刘备带领十五万益州军,杀气腾腾的赶路。 这时,一骑探马绝尘而来,滚鞍下马拜道:“主公,前面现一座小城,属下看见了,看见了李翊和大队人马出现在那里。” “此必定是丹阳聚小城。”庞统作为土生土长的荆州人,对地形了如指掌,闻言急忙问道,“你可曾看到有多少人马?” 探马尴尬的回答道:“敌军斥候太多,来不及细看,但看旗帜,必定是李翊无疑。” 刘备疑惑的看向庞统。 庞统轻捋长须,笃定的说道:“此必定是李翊,想要用丹阳聚小城抵挡我军的追击,主公可快马一鞭,或许李翊还在城中也未可知。” 刘备听到能抓李翊就来劲,于是在他的命令下,益州军开始全前进。 ……………… 丹阳聚小城。 李翊身边只有五百军士,他命令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又令李存孝和高宠,带三百士卒尽收城头旗帜,再隐藏起来,必要的时候,摇旗呐喊,以为疑兵之计。只留下自己的李字帅旗。 然后他又令剩下的二百军士,携带旗帜隐藏在城外的丘陵或者是树林之中,听到鼓响,便也摇旗呐喊,加强疑兵之计。 布置完一切后,他就登上了丹阳聚小城的南城头。 众将士还听到主公各种匪夷所思的命令,都有些懵了,心说主公这些奇怪的计策,真的能退刘备十余万大军? 又过了一刻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