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回家2 (第1/2页)
第一章回家2 十月初,正是国庆黄金周,我也终于有了一段不算短暂的假期,回到家的时候一切都还是原样,小院子里栽种着这个时节还能勉强过活的青菜,老妈依旧在给鸭子放血,老爸依旧忙碌的处理菜市场买过来的食材,恍惚间似去年国庆时一般无二。 一家人一年之间能够如此聚集在一起的还真机会不多,三位jiejie也都同时在家里,顺带着大姐夫和小外甥也来了,这个时间点我也听闻了,未来的三姐夫家里已经向这边下小聘了,再过些时日估计就是大聘,在过年期间也应该选个黄道吉日就举办婚礼了。 毕业两年的二姐和去年没有多少变化,但我明显的感受到了父母对于二姐的担心更甚,大学毕业两年,这个年纪的姑娘在村里快要称得上准剩女级别的了,讨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也会愁眉苦脸的回应着谁谁家的那个谁谁不也还没嫁人吗?其实本质上自家人也可能成为这村里其他姑娘口中的谁谁家的谁谁。 过分沉重的话题并没有在餐桌上出现,一家人围绕着小桌子感觉有些拥挤,再过些年头,三姐回家的时候也会牵着两小孩一个三姐夫,这样算起来吃饭一张桌子还真不够,老妈依旧絮絮叨叨的说着要买一张大圆桌的。 如三姐夫家里,五个jiejie和他这个独子,一家人还经常喜欢聚餐,两个老人,中间十二个成年人,外带人均两个小孩共十二个小孩,这个阵容还真得增加桌子而不是增大桌子可以解决的。 忽然我发觉现如今与以往的最大不同之处,我的父母根本就没有儿子了,几日里父母在问及二姐对象要求的时候,还不时试探着我的反应,我知道他们什么心思了,农村人有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思想,因为他们从事着没有任何劳动合同的泥瓦工、小时工类工作,这样的他们在晚年时根本就是零收入,沿海地区也没有田地可以供养,如今家里除了院外的一小方土地,每年能种几箩筐地瓜以外没有别的。 村中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其中一个女儿招来上门女婿,只是非豪门的上门女婿要多难找可想而知,也许二姐也不喜欢这样被安排着,只能对着父母说着她能解决自己的单身问题的,让他们别再cao心了。 传统观念里,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外人,基本上没办法承担抚养娘家老人的职责,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上面两个老人,下面两个小孩已经有些极限了,真要扛起四个老人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太过艰难了,至少以往我大姐和三姐的新组成家庭里,光是抚养两个小孩就觉得吃力。 自然我也只能让自己未来的事业有所成就,如果我到时候拿不出足够好的成绩也许会让父母觉得晚年没有安全感,那么估摸着就会考虑给我找个上门女婿的,至于农村来的上门女婿,基本都是内地那边外出打工或者参军的,家中有多个兄弟的类型。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望着浴室门口一大桶的衣物,有些无奈的提到阳台上,我想着是否应该去买台洗衣机的,女人的一生浪费在家务活的时间太多太多了,这一桶衣服等我洗干净晾晒完后至少得花费一个多小时。 放着水时我也先开始清洗起衣物来,水流声哗啦的,刷子在衣物上滑动也产生刷刷声,这时隔壁传来了打哈欠的声音,我转头也才发觉对面相邻的阳台正是那别人家孩子穿着短袖裤衩睡衣出来,看样子是刚起来不久吧,他也才发觉我在自家阳台洗衣服。 “好久不见啊,听说你暑假去公司实习了。”他趴在那儿开口说道,他家的阳台距离我家这边只有一米多宽,只能说农村的房子都是这般紧挨着。 我的手上没有停,继续的洗着衣服并回答他:“是啊,以后工作了就更没多少机会回来了。” 这位从小玩伴其实现如今和我也没有了太多话题,毕竟当年一起玩耍的时候也都是孩童时代,在读初中开始我们就分开两地了,到了大学的时候更是一个去了厦门,一个去福州,寻常日子回家的时候也不怎么能碰着面的。 “感觉你变化好大啊。”他继续这样说道。 我也只能回答着:“是吗?” “是啊,昨天远远看到的时候我差点认不出来了呢。” “人都是会变化的嘛。”我继续清洗着衣服。 “好久没去你家坐坐了,要不我直接从这边过去?” “还是不要呢,又不是小孩子,这么大的人干这种事挺蠢的,虽然只有一米宽,不小心还是得摔下去的,三四米高度足够你骨折了。” “额,我说笑呢,”他继续说着:“总感觉咱们长大后开始变得生分了啊。” “毕竟碰面少了,没办法像小时候那样天天一起玩耍的。” 对话也没有持续太久,他mama过来喊他下楼洗漱吃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