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青春不散场_第五章 如果喜欢你,可惜没有如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如果喜欢你,可惜没有如果 (第2/3页)

不清

    可是

    我知道有这样一个人

    只要知道他在某一个地方

    有这么一个人

    我们共同的走着

    看一方夜空

    即使

    我们没有一句话

    可是我知道有这样一个人

    总有这样的一个人

    心底有一种感动。我们就一直走着一直走着,直到发现星星和月亮都倦了,再停下来沿着来时的路开始往反方向走。

    后来,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我都记不起我们到底说过什么话,或者真的什么都没说。我把经过讲给微微听,讲到自行车的那段,她嗷嗷地乱叫,而讲到话剧散场之后的沉默,她却怎么也不肯相信,觉得我一定是隐瞒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秘密吗?或许真的有,就是那种一起相伴的默契。

    “一见钟情不隐藏,两颗心才不孤单,三生三世我都会守在有你的地方,我真的很喜欢能够赖在你的身旁,让自己不再躲藏,在每个有风的夜晚贴近你的心房,让一切变得简单。”蓝心湄的这首歌莫名地从心底响起。

    不知道杨威在生活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只知道从那一天开始,在寂寞的时候有人陪,在高兴快乐的时候有人分享,在节日里有人祝福。我一直都很习惯我们独处时的沉默,习惯他太子病发作时候的自作主张,我第一次发现我竟然是这样随和而又温顺的我。

    话剧的排练也在一天一天地进行,我经常去排练室看他们排练,看我自己写的故事,看曾经经历的在一点一点地重现。杨威演的就是男主,一上台就会变得很投入,我却惊讶的发现,很多神态都似曾相识,他居然能把“他”演的那么像,有时我会突然有一种错觉,仿佛站在我面前的不是杨威而是闫旭。那个没有了任何音讯的闫旭。很多时候这种错觉让我觉得自己要发疯。我想告诉自己,杨威就是杨威,可是那种混乱的错觉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以至于,偶尔看完排练的我经常会湿着眼眶。

    也许是时候该对自己的感情负责了,毕竟曾经懵懂的年少已经过去。我不应该让杨威一直活在闫旭的影子里,他是杨威不是闫旭。而且他比闫旭更爱主导剧情。

    而我写的《独角戏》,那只是个剧本。

    在平静的时候,我也仔细地想,觉得一直不太懂杨威,哪怕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再长,我都不会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么,我们的剧本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下一秒我到底该扮演逗比还是淑女,或是傻白甜。

    我只知道,他是个很浪漫很唯美的人。真的像是那些活在电视剧里的男主角一样。帅气,阳光,霸道,聪明,又敏感。

    我只知道这些。而知道了这些,就足够让我在我们之间的感情面前打退堂鼓了。我想我们只适合做朋友。在我的人生字典里,为了保护想要珍惜守护的,我会选择放弃一切冒险换取更多希望的可能。我怕受到伤害。只因为我曾经受到过伤害。在我的一切记忆里杨威似乎都是和生活无法联系到一起。他一直是虚幻的、浪漫的、完美的。就仿佛是我曾经写过的小说里的虚构的人物。而感情的事不能虚构,更不能骗自己,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差距——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很理智的人。然而我冠冕堂皇的理智,并没有保证下一秒,我们之间不会发生什么。

    一个学期走到了尽头了。天气也一天天变得寒冷起来。下雪的季节,通常都会是个暧昧的季节,我一直这么看待下雪的冬天。

    还好话剧比赛安排在考试之后,让我能有时间可以安安心心的应付掉考试。

    闷头学习的几天没再见过杨威,直到最后一门考试结束,他的电话便风风火火地赶到了。“小可,排练室见。”

    “我……”

    面对他的安排,我还是会时不时的犯楞。

    “没有什么可是,但是,必须、现在、立刻来排练室。有重要的话要说。”

    有时候真的会有种错觉,觉得我们两个就像是在谈恋爱的情侣。这一通电话,虽然短短的几句,却仿佛是憋了很久的情话要一下子都说出来一样,总之是很暧昧的感觉。可了解杨威的我也知道,其实当你觉得他暧昧的时候,他一定是认真的,叫我火速赶到的排练室里,一定是一大群人都在等着他发号施令呢!

    赶过去果然不出所料,停了两个多星期的排练终于又马不停蹄地重新开始了。杨威先示意我在一旁坐定,然后脱身下台来。

    “还好吧?”

    我还他一个微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早就改掉了一见面就打嘴仗的习惯。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家?”

    “怎么突然问这个?”我奇怪。

    “考完试的大一新生都是喜欢马上回家的。”他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不过你是走不了了。起码要呆上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那应该是话剧比赛结束的时候。

    “难道还让我陪着你们比完赛吗?我可不牺牲我的私人时间了,剧本基本都改好了,你没理由再留住我。我的胃口早就抗议要吃mama烧的菜了。”

    “那估计你的胃口要多抗议一阵子了。我和团委的老师们连夜商量出来,要让你亲自来做话剧的旁白。”

    “我?旁白?那原来的旁白怎么办?开始并没有我什么事儿啊?”

    “这个剧本旁白占得比重相当多,可是原来的旁白却一直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向老师们推荐了你。剧本原创作者亲自担当旁白,这不光要算是我们话剧的亮点,也更容易让话剧展示它最真实的模样。因为剧本是你写的,究竟该怎么演,应该用旁白衬托出怎样的一个情景,你最有发言权。你的旁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