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6章 东方不亮西方亮!  (第1/1页)
    以乔毅伟为首的县领导班子。    一开始对宏福农场和吴骏不加掩饰地夸赞。    当听到这家农场未来的主营方向竟然是种植水稻。    而且,种出来的水稻卖的比猪rou还要贵,一帮人都感觉这位年轻的吴经理有些异想天开,开始漂了。    五常大米之所以出名,最主要的原因东北地区还是优渥的黑土地,除了五常,别的地方种不出品质那么好的大米。    成也萧何败萧何,也正是因为五常大米对土壤的要求高,所以产量受到很大限制。    全国在售的五常大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上亿吨,要多少有多少。    但真正的五常大米,连这个数值的千分之一都不到,要多少,有多少,少是重点。    平山是农业大县,往前数几十年,大多居民都是种地的,做小买卖的都少。    平山的土质,种不出像五常大米那么优质的大米,是农民都知道的基本常识。    这些年,一些大米精加工企业下乡到农户家里收水稻,收购价一斤还不到一块钱。    农户要是不卖给收购商,自己脱粒后去卖米,由于加工手法粗糙,米粒大小不均,碎米充斥其中,也很难卖上价。    想要在平山种出一款售价比猪rou还贵的大米,无异于痴人说梦。    别说现在的猪rou价了,大米能卖到去年的猪rou价,农户们都得乐翻天。    参观活动进行到这儿,气氛从之前的热情洋溢变得有些尴尬。    管璇看到众人的反应后并不意外,她当初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跟这群乡镇长一个样。    她也是吃过鸿运大米后,才转变了观念。    建造高配阳光温室搞水稻种植,全世界估计也就吴骏敢这么做。    鸿运大米的超高品质,是他敢为人之不敢为的底气。    管璇岔开话题,缓解尴尬说:“乔县长,宏福农场的工作人员给大家准备了午餐,参观的也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就餐吧。”    乔毅伟说:“管干事,我们这次来了这么多人,就不给农场添麻烦了,不少同志都是大老远过来的,再耽误下去,天黑前赶不回去了。”    乔毅伟这话也不是客气,平山在地图上的形状像一颗狭长的毛豆,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到县城有六十多公里。    而且平山多山,在县城的名字里就体现了出来,较远的乡镇,回去的路上山路十八弯,老司机白天开车都得谨慎,晚上行车很不安全。    乔毅伟都发话了,一帮乡镇长也都说要走,大小也是个官儿,他们也不差这顿饭。    管璇微笑说:“农场给各位准备的午餐,就是将来要在温室种植的水稻所产的大米,各位真的不尝尝再走吗?”    管璇后面这句话,顿时勾起了众人的兴趣,距离最远的一位镇长也不着急走了,说可以在县城住一宿。    众人对农场卖的比猪rou还贵的大米,还是很是好奇的。    到底是言之有物,物有所值,还是漫天要价,亲口尝过后,答案就揭晓了。    “那就多谢吴经理的招待了。”乔毅伟同样被管璇勾起了兴致,带头答应留下来,并对吴骏这位东道主表示感谢。    “乔县长请。”吴骏微笑转身,带着一帮人朝温室的大门口走去。    宏福农场的大院里,这会儿还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光是农场员工就有300多人,这次农场开业,吴骏发话可以带家属,而且不限人数,几乎整个小吴庄的村民都来了。    就连之前跟吴骏闹得很不愉快的吴大力,也厚着脸皮跟着他老爹来蹭吃蹭喝。    吴骏看到他,就当没看到,今天来了这么多人,也不差他那一口。    赶他走,显得自己多小气似的。    农场的大院很大,挤了一村子人,看上去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很是热闹。    宏福农场内这副景象,像极了几十年前那种生产队吃大锅饭的年代。    “希望不要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繁荣啊……改天得找几个农业专家和这个小吴总好好沟通沟通,最好能调整一下农场的经营方向,高配阳光温室种水稻,太大材小用浪费资源了。”乔毅伟心里叹了口气,在吴骏的带领下,朝农场的会客厅走去。    农场的会客厅很宽敞,摆放三张酒桌绰绰有余。    这次农场开业,酒席的规格跟上次酒厂开业一样。    鸡鸭鱼rou,大虾,肘子,各种硬菜摆满了桌面,一帮乡领导看得一愣一愣的,**啊,太**了!    今天这桌酒席的规格,不是一般的高,就是酒水差了点儿,是一款没有丝毫名气的白酒。    骏亨998酒业的新厂刚投产不到一个月,名气还没打出去,众人不认识并不奇怪。    农场方面把酒席都备好了,乔毅伟也没推辞,感谢吴骏款待后,有说了几句场面话,众人纷纷落座。    当管璇打开骏亨998的瓶盖后,会客厅内众人整齐划一地抽了抽鼻子,一脸惊讶地看向管璇。    “这酒,闻着真香!”    “这个骏亨998,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啊,光是这气味儿就不该默默无闻啊!”    “小管,这酒……”乔毅伟同样一脸惊讶。    当领导的,很少有不喝酒的。    乔毅伟的酒量不差,喝过的好酒也数不胜数。    但像骏亨998气味这么特别的酒,他还真是头一次遇到。    “这酒是我们小吴庄的酒厂出产的,吴县长您尝尝味道怎么样。”管璇解释一句,抬腿走到乔毅伟身旁,给他倒了一杯酒。    淡金色的酒液,扑鼻的醇香,骏亨998的气味儿和外观挑不出一点儿毛病。    好酒什么样,骏亨998什么样。    乔毅伟看得啧啧称奇。    旁边坐着的一桌乡镇长,也跟没喝过酒似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给自己倒上酒。    “第一杯,咱们感谢吴经理的招待。”乔毅伟是在场身份最高的人,第一杯酒由他起头。    “谢谢吴经理的招待。”    “感谢吴经理的招待。”    一帮乡镇长纷纷附和。    “各位能来我们农场,是我们的荣幸,今天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吴骏和众人客气一句,共同举杯,抿了一口杯中酒。    “好酒啊!”    “我还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酒!”    “这酒的味道绝了啊!”    尝过骏亨998后,众人惊讶不已。    “这酒,真是小吴庄的酒厂酿的?”乔毅伟看着酒杯里剩余的酒,一脸的难以置信。    很难想象,开办在农场的一家小酒厂,竟然能酿出这么好的酒!    改天,不,明天就让秘书安排一下,去酒厂调研参观一下。    今天本来是奔着资产规模更大的农场来的,开始挺好,结果不太尽如人意。    没想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竟然在农场的酒席上,遇到了村里酿的好酒!    能酿出这种好酒的企业,必须重点关注,大力推广,对外可以当做平山的一项特产。    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款产品,还是一个地区,宣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款酒的品质,绝对有成为爆款的潜力。    等酒的名气打出去了,也能顺带着给县里做一下宣传,吸引一些投资什么的,互利互惠。    乔毅伟尝过骏亨998后移情别恋,对小吴庄的酒厂更感兴趣了。    他感觉,小吴庄的酒厂比农场更脚踏实地,让产品说话才是硬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