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5、保底发行 (第1/2页)
就在林诚浪得飞起的时候,有人联系他了。 宋戈想见他,中间的联系人是小黄鸭的干妈杜洋。 林诚同意了,双方找了一个酒店包厢,随便坐坐。 宋戈这个人,很有头脑,胸襟广阔,后来把杜洋、娄小曦、王金花、梁笑晓都收到麾下。 他是原万达影视总经理、摩天轮文化创始人。 双方都是老狐狸,谈笑风生,天南海北一通胡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戈开始把话题引导到电影上面来了。 原来,他想保底发行心花路放。 林诚回忆了一下,宋戈现在还没有入主“北京文化”。 所以就问道:“宋总以哪家公司发行这部电影喃?” 宋戈不紧不慢的的回答:“北京旅游”即将更改为“北京文化”,而北京文化将收购我的全资公司光景瑞星100股权,并且将其更名整合为“摩天轮”公司。” 林诚耐心的听着,没有插言,他知道宋戈还没有讲完。 宋戈暗赞林诚真能沉住气,完全不像毛躁的年轻人。 他继续讲道:“这是北京文化从传统旅游服务向旅游、影视业务并重的转型起点,计划通过其子公司摩天轮来运作心花路放。” “那么,你们计划用什么方式来运作心花怒放喃?”林诚笑眯眯的问着,仿佛心花路放是别人的电影,和他无关一样。 “我想五亿元票房,保底发行这部电影。”宋戈大方的开出条件。 “才五亿啊?”林诚绵里藏针的说道:“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票房,最少有12亿喃。” 五亿和12亿,差得太远,看来是谈不拢了。 但宋戈并不气馁,他扶了扶眼镜。仍然是不紧不慢的语气:“林总是明白人,也曾在股市翻云覆雨。所以我们可以联手赚钱的。” “北京文化,现在总股本375亿,去掉一亿股限售股,市场流通的股本只有275亿股,现在的价格在5元左右。也就是说:流通市值只有14亿元哦。”谈起股票,林诚如数家珍。 马蛋,还能不能友好交谈了。面对大富豪林诚,宋戈感觉非常憋屈,听听:流通市值只有14亿元哦。 林诚这是嫌弃北京文化市值太不够他一口吃的,没有兴风作浪的余地。 宋戈卖掉自己的公司,也才卖了6500万元。这还是北京文化求贤若渴,溢价收购的。 “我们的大股东是中国华力控股集团,钱的方面,林董不用担心的。”宋戈绕了个圈子,亮出北京文化的背景。 “哦,有钱人呀,那么宋总打算强买强卖了?”林诚是笑非笑的。 马蛋,又把天聊死了。宋戈的脑袋飞快的转着,在寻找突破口。 杜洋是非常了解林诚的,赶紧来缓和气氛:“林董年轻有为,大家可以一起合作赚钱,这一点林董能够接受吧?” “合作当然是可以的,江湖人称我是及时雨嘛。”林诚并不想真的闹僵。 “那问题就简单了,我们可以求同存异,找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嘛。”胖乎乎的杜洋倒很有见识。 “对,对,求同存异。”宋戈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突破口。 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想赚钱,怎么赚? 首先是票房,林诚认为可以达到12亿元人民币。 如果按照12亿算,林诚是赚到钱了。 那么北京文化赚什么钱? 如果北京文化有几百亿市值,大家可以一起买入股票,赚股市的钱。 那么票房那几亿的利润,谁也不在乎的。 但北京文化的流通市值只有14亿,拉高10倍?怎么出货? 再进一步说,林诚现在拍摄的电影,主要赚钱的地点不是在电影院,而是股市。 比如12亿票房,4亿的利润。林诚如果让利2亿元给光鲜传媒,那么光鲜传媒的股票,立马可以翻一倍。 林诚买入100亿市值的股票,就可以再赚100亿。 这是北京文化所不能提供的利益。 林诚、宋戈、杜洋都有着非凡的头脑,还真让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 首先,按照票房12亿元计算,林诚应该分得4亿元利润。 北京文化,可以定向增发375亿股,现价5元,增发价可以是4元。 这是限售股,要一年之后,才可以上市交易。 拟定增募资的目的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