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广告商_第八百四十章 战群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章 战群儒 (第2/2页)

学术派的经济学家,一直是担当各个院校的教授,主要研究的是经济改.革问题。

    曹元征,重点都是在房地产,经济改.革这些问题上,但是国内的经济学家都很难摆脱大环境的束缚,只能发出微弱的经济学本身的声音,更多的是迎合上层。

    这当中,吴、曹、张三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京城天贝刂经济研究所的理事,这个研究所网络有各种不好风评,充当米帝资本的马前卒,理事长茅先生更是发出类似于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没必要这样的弱知言论,是以,吴良恨屋及乌对他们这几位感官并不好。

    但是,不好并不代表吴良不重视,这些人的嘴太厉害,吴良这小身板可是扛不住,得罪不起。

    就像他刚才说的国企改.制这样的话题,其实很容易被人误解,“国企效益不好,就应该全部改制?”

    这样的包袱吴良可不愿意背负,即便他也算得上是改制过程的既得利益者,但是,他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所以,吴良立意的观点,就已经明确,尽信书不如无书。

    天朝经济学者大多数都是西方经济学的簇拥,高校里课本的必修课就有这一门课程。

    吴良无意怼之,也怼不过,可是,他当下能找到的唯一突破口就是这一点了。

    想到这里,吴良轻咳一声,缓缓说道,“经济原本是个舶来词,古希腊语中,经济一词的意思就是家政管理,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作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将家政和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了经济一词。

    现实中所说的经济,就是从这个词演化而来,如今,其含义更为广泛,小到家庭收支,大到国佳经济运行情况,都可以统称为经济。

    以此为出发点,经济几乎涵盖从个人到世界生存发展的所有范畴。

    人类要生产、要消费、要生活,以此来维持自身在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源于对基本生产、生活和思想文化的生产和消费。”

    吴良的意思很明确,经济就是这么个东西,就像江湖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经济,引用的还是经济一词的来源,作为这些学者来说,根本无从反驳。

    马芸是英语老师,对这也有发言权,也是点点头,“经济一词的确是这么来的。”

    吴良环视四周,见大家都没有否认,继续解释,“基于这种逻辑,即使在原始社会,只要人们不断在生产,消费中生存、发展、繁衍,他们就是经济的一份子。

    经济,本质上就是以人类生存为根本的发展需要。

    经济本身就是人类生存发展行为下的一种效果显现,只要人类的生存、发展继续,这种显现就就持续存在。

    因此,脱离人的需要,根本谈不上所谓的经济和经济发展。

    也正因为此,经济学,本质上也不过就是一种基于人类经济发展的经验主义学说,而非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荒谬!”

    吴良顺着说话的声音望过去,是曹元征率先跳了出来,吴良很是无奈的解释,“没错啊,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可以准确的完整的阐述各种社会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发展规律,如果有,曹老师能否告知,我也好去学习一番?”

    曹元征抿了抿嘴不再发声,吴教授笑笑,“也对,每一种经济学说,都是阶段性的总结论述,说句经验主义也是恰当的。”

    吴教授定了性,这个论点就算是成立了,只是曹老师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

    他专攻于地产,整天发表一些房价涨啊跌啊之类的言论,真真假假,分析的头头是道,更多的还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真要按着他的思路去做,那真的是得亏到姥姥家。

    仅仅是数据的分析,又能算得了什么?

    不过,吴良则是更为担心的是,吴教授的真实用意到底是什么。

    在当下世界,整体都运行在资本主义游戏规则之下,是以资本的利益为核心,这就意味着,谁掌控资本之牛耳,谁就有权力,也意味着资本的掌控者,也就是资本家的利益为逻辑前提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

    对于天朝而言,类似于国企改制利与弊这样的言论喧嚣至上,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

    中立者也有。

    但是大多数的看法是,只要吃相别太难看,别搞的像曲某婷她妈那样就行。

    郎教授不是不支持,而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来国有资产流失的种种不是,就被专家评委搞的连候选人的资格都没有了,这实在是让人心寒。

    吴良当初对这个世界懵懂无知的时候,看了他的书才知道所谓的天朝那么多的企业是怎么死的。

    他也算得上吴良喜欢的一个学者,尽管其连小jiejie的房子都收回了,让吴良有些不齿,但,总归是吴良最为熟悉的人。

    吴良在这边被围攻,郎教授坐不住了,他也发言力挺吴良,“吴董说的没错,原本就是经验的东西,并不能当做圣.经。”

    吴良笑笑,果然,一种观点被提出来,总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作为一个连候选人都没混进去的人,此时早已经对这些评委看不顺眼。

    有道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力挺吴良,借他之口回怼这些专家也算得上是念头通达。

    吴良投桃报李给对方回了个善意的微笑,然后才扒拉扒拉表,皱着眉头表示,“哎呀,都快十一点了,吴老,还是先回去休息吧,改天我登门拜访向您讨教一二。”

    吴良姿态放得低,刚才没人提这事儿,眼下一说都十一点了,也是感觉有点困倦,点点头,站起身,呵呵笑着,“也是,以后机会多的是,吴董常来京城,有时间就来看看我这个老头。”

    吴良自是应允。

    没了热闹,大家算着时间,也的确该散场了。

    当然也有人不愿意舍弃这难得的机会,约着三三两两的出门找地方聊天喝酒,开启京城的夜生活。

    马芸拉住吴良,问,“晚上住哪儿?给你开个套间?”

    吴良摇了摇头,“一堆事儿呢,被你们祸搅的,和任老谈事儿的时间都没了!”

    马芸有些好奇,“谈业务?”

    吴良想起那烦人的软件风波,抓狂的挠挠头,嘴上却滴水不漏,“小事儿。”

    顿了片刻,吴良突然脸色一白,“我擦,我得被冻死。”

    马芸上下打量吴良一番,“从鹏城飞过来的?”

    吴良点点头,哀嚎一声,“一天两个典礼,相隔两千公里呢!”

    马芸在一旁劝道,“知足吧,你知道你为啥又能进京了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