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一章 山城森林 (第1/2页)
当天下午,吴良和聂新永到江城,给他留下和当地官府洽谈企业搬迁事宜,约定三天后山城汇合。 他自己则订好第二天飞往山城的机票,赶往此行的第三站,山城重氵气。 在去之前,吴良原本对山城重氵气的感官就不是很好,主要还是因为股份的事情。 2002年12月,山城重氵气集团及德隆国际签订合同,合资组建洪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湘火巨以现金方式出资2.55亿,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1%,德隆国际出资2000万元,占4%。 德隆帝国坍塌之后,4%的股份也卖给了吴良,山城重氵气距离控股的目标越来越远,干脆以借贷未还的名义将湘火巨告到氵去庭,诉求是五千万的借贷不要了,用10%的股份抵债。 如果被他得逞,双方持股逆转,就彻底没吴良什么事儿了。 结果被不差钱的吴良干脆的还了钱,解决了暂时的危机。 从这件事情也能看得出来,山城重氵气对湘火巨满满的恶意。 控股股东之争,任由谁都无法坐视,山城重氵气要想夺回控股权,无可厚非,但是,挑在吴良接手之后,落井下石,比陕氵气还恶劣,采用的手段也是被吴良所不齿,直接告上氵去庭。 这是其可恨之处。 吴良又为其感到可悲,挑选的时机能不能再早一些,在德隆资金断裂的风声传出来之后就尝试着收回,如此一来,就算是开庭审理有个时间,那也有足够的时间运作此事。 所以说,时机非常关键。 吴良快刀斩乱麻一般将湘火巨拿下,赶就是赶在德隆自己认为窟窿还能尝试着填一填的时候下手,否则,等到德隆被接管之后再要下手,连股市这个二级市场都没办法了。 陕重氵气闹腾的时候,山城重氵气落井下石,想法是极为出色的,可惜的是,对方错估了吴良的实力。 吴良到机场之后,前来接机的是张泓宁,这妮子,在外漂泊了半年多时间,心里对吴良有怨言吴良能够理解,不过,张泓宁四处勘查建学校的地点,看到老校区的惨样真的是计较不过来。 况且,她能够接下这样的重担,本身就是她的性格使然。 与世无争。 认准吴良一个人,就算他再花心,只要吴良对她好,她也懒得计较。 吴良名义上的鹏城的家,她是女主,仅仅凭借这一点,足矣。 陪同张泓宁过来接机的,当然还有吴良的同学,袁媛,跟着张泓宁,秘书的身份跑前跑后的,看的吴良一阵好笑。 卓袁基金会在蓉城租了一层写字楼,在山城并没有办公地点。 晚上入驻的自然就是宾馆,希尔顿,零二年开业的宾馆,设备设施也比较新。 原本还有山城宾馆做备选的,只是张泓宁提起这事儿就来气,“我办理入住的时候,宾馆说,后天有个会,房间得全部腾出来,那我折腾来折腾去的干啥?” 吴良感慨,“别纠结了,官府的接待宾馆,赶上那时机,谁也没招!” 理解归理解,可是事儿真要是自己遇上了,也是有很多无奈,毕竟,吴良没有官身,就算头顶十大经济人物的头衔也无可奈何。 当然,找人打个招呼自然也能住,就是为了这么小的事儿去折腾,真没那闲工夫,还不如好好的吃顿火锅来得实际。 半年未见,自然是先解相思之苦,再吃火锅,毛肚七上八下的涮过之后放进加了耗油蒜蓉葱花香菜的油料碗沾上汁,塞进嘴里,让吴良几乎忘却了他此行是来找红岩麻烦的。 如此的生活,过了三日,聂新永也飞了过来,带来的自然是好消息,就挨着东风总部不远处,承诺可以批一块一千亩的工业用地。 吴良也安排,尽快设计新的厂区,争取在一年之内搬完,到那个时候,新车型基本上也能定型,可以实现批产。 这就是吴良控股的好处,倘若越野车公司还在东风旗下,东风下面儿子众多,这个庶出的越野车公司能不能得到重视还是两说,至于新的投资项目要落地,恐怕没有个七八年功夫都很难说。 吴良当场致电徐坪,沟通新厂区的投资问题,徐坪承诺,尽快上会讨论通过。 其实,最近在十堰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那就是越野车公司要搬迁,当时吴良和徐坪讨论的时候,并没有避开越野车公司的那几位。 对他们而言,能够到生活条件更好的省城,没有人会愿意待在这穷乡僻壤当中。 消息传开,自然会传到当地官府的耳朵里,可是对方迟迟未有动作,吴良也感觉诧异,问聂新永,他也说未曾接到市里面的电话。 吴良仔细想想,想不出个所以然,最终还是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专心应对山城重氵气的工作。 在当地人嘴里,山城重氵气并不是他们经常说的名字,而是“川汽”。 经过这几天的了解,吴良对川汽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2002年,洪岩推出全新车型“新大康”,该车型的驾驶室外观是洪岩自主设计。 在当时来说算是比较时髦的一种设计,它和后来天朝重氵气生产的斯太尔王在重卡领域都属于“高颜值”产品。 这也是洪岩有底气敢和吴良掰腕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大康还是遵循着红岩的“老路子”,主攻方向还是多轴车辆和牵引车。 在发动机的选择上,洪岩依旧使用维柴的WD615系列发动机,当然还有一部分选装了山城康明斯NTCR发动机的新大康投放市场。 2003年,新大康在襄阳国佳试验场进行以欧洲ECER29整车驾驶室正面碰撞实验标准的安全性测试,也实现了“天朝卡车第一撞”。 同年,红岩CQ16运输车作为“神五”返回舱运输车,再一次给予“川汽”人最大的肯定。 2004年新产品“金刚”的推出刷新了红岩的工程车记录,“金刚”以它那结实耐用的品质装配上稳定的斯太尔维柴动力在工程市场开创了一片天地。 吴良令梁州以及蓉城的学校土建项目必须采用陕重氵气的工程车,可以说,算是对洪岩的一种伤害。 洪岩的拳头产品因为吴良一句话不能参与百亿工程,也难怪洪岩这边有怨言,这个时候说吴良内外有别的怪话。 这相当于就是互相伤害的典型,控股股东虽然在人事上对洪岩控制力度相对较弱,不过,有百亿工程吊着洪岩,他们真的是想石更气都石更不起来。 总而言之,在天朝重型汽车集团一分为三之后,洪岩汽车力图在“合资”方面寻求突破口,不过因为“德隆系危机”使得洪岩汽车陷入了经济困境,这方面也导致了洪岩没有过多的资金开发技术只能过多依赖与之前的斯太尔技术,使得洪岩在后来与其他厂商的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