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0章 热闹的南洋 (第1/2页)
大唐皇家钱庄蒲罗中分号。 王大力跟阿南激动不已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们以种植橡胶的名义,从里面借贷了一千贯钱。 当然,不是无抵押的。 而是把他们刚刚购买没多久的奴仆的卖身契,全部都抵押给了钱庄,再加上他们找到了一个商队给他们作保,才借贷出来了一千贯钱。 然后他们立马就拿着这一千贯钱,还有之前剩下的几百贯钱,直接去到蒲罗中衙门,一口气买下了十几万亩的土地。 他们不懂探矿,但是那些裸露在外的煤层,已经意味着原本规划的橡胶园附近,有一个露天煤矿。 现在他们也不确定这个煤矿到底有多大,反正先买上一万多亩再说吧。 “大力,现在我们要怎么办?是招募人手自己去开采吗?还是把这个煤矿给卖出去?” 阿南到现在都还觉得整个人晕乎乎的。 自己不是要去那里建设橡胶园的吗? 怎么一转身就成为煤矿主了? “我们现在哪里还有钱财去开采这个煤矿?再说了,以我们的实力,也没有能力去保住这个煤矿。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买家,把这个煤矿给卖了。” 王大力倒是看得很清楚。 不管是在哪里,开采矿藏都不是他们这样的普通人能够涉及的。 要是不愿意放手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因为这个煤矿而丢了性命。 要知道,煤矿在大唐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存在,但是正因为大唐的煤矿比较多,所以封我们的价格不高。 这么一来,就不大可能把蜂窝煤从大唐运输到南洋来售卖。 但是南洋这里,特别是蒲罗中这里,对蜂窝煤又是有着确实的需求。 这么一来,在蒲罗中附近寻找一个煤矿,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偏偏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愣是没有找到这么一个煤矿。 反倒是王大力和阿南误打误撞的在附近的荒岛上发现了。 “卖了也行,这么一座露天煤矿,不说卖个几十万贯钱,几万贯钱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我们就真的成为家财万贯的人物了。” 想到自己马上就会有大量的钱财,阿南的心情更加激动了。 当初王大力说要去出海闯荡的时候,他是犹豫过的。 现在看来,这绝对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啊。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人生就因为某件事情而发生重大的变化。 只是处在那个节点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个变化对自己的一生会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哪怕是到了后世,这个道理也是一样适用的。 比如你的高考,上了那座大学,读了什么专业,找了什么工作,娶了什么老婆,这都是影响一生的大事。 甚至等到老了的时候,回首一生,发现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无非就是那么几个而已。 “走吧,我们先去拜访一下蒲罗中的都督,如果可以把煤矿卖给蒲罗中都督府,我觉得是最合适的。” 王大力脑中快速的思索了一下后续的行动,发现以他们两个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人物,要是跟那些大商家打交道,指不定就被人黑吃喝了。 几万贯,甚至是几十万贯的利益,这绝对值得那些商家出手了。 南洋那么大,消失两个人,有什么奇怪的吗? “对,大力你说的有道理!那个尉迟都督在蒲罗中的口碑很好,再加上去到各个岛屿上寻找矿藏也是他支持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把煤矿售卖给都督府,绝对是最佳的选择。哪怕是他们出的价格稍微低一点也没有关系。” 听了王大力的话,阿南立马就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他也生怕自己有钱没命花啊。 …… 越是商业繁华的地方,消息传播的越快。 平安贸易在苏门岛发现了巨大的锡矿,如今已经抽调了平安贸易在南洋所有的力量前往苏门岛,准备全力开发这座锡矿。 这个消息像是巨石一样砸在了湖泊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原本对南洋是否真的有大型矿藏抱着怀疑态度的一些探险队,立马又充满了鸡血,开始加大了探险找矿的步伐。 平安贸易已经找到了锡矿,难道金矿银矿还离的远吗? 不过,一大帮探险队刚刚离开蒲罗中,这里就再一次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尉迟都督,听说你刚刚花费了五万贯钱,从两名唐人手中购买了一个大型的露天煤矿,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蒲罗中府衙,文达明亲自去找尉迟环证实外面的传闻。 作为《大唐日报》的写手,文达明自从跟着“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去了一趟南美洲,回来之后依靠初版的游记,他立马成为大唐知名的写手和作家。 如今的他,已经不需要每天去《大唐日报》报社点卯,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隔三差五的写一些专栏文章,那就够了。 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继续巩固现在的地位,就需要时不时的能够写出一些新的文章,甚至再初版几本书籍。 所以在长安城待了一年之后,他再次的踏上了出海的路途。 不过这一次,他不是直接跟着船队去南美洲,而是坐上了扬州到蒲罗中的定期海船,开始了自己的海上之旅。 每到一处,他都会停下来游览一番,打听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看看有什么是值得自己出手记录的。 作为南洋地区的中心城池,蒲罗中自然是文达明考察的重点。 虽然之间也曾经路过这座城池,但是那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文达明并没有好好的参观一下大唐在南洋的第一大城。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月了。 “是的,那个岛屿举例蒲罗中就只有一天的海途,我已经安排人去确认过了,那是一个巨大的露天煤矿,只需要在那里修建一个蜂窝煤作坊,很快就可以满足整个蒲罗中的蜂窝煤需求。” 这个事情在外面已经传开了,并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