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_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 (第3/5页)

有广袤的草原可以养殖大量的牛羊,有无边的大海可以捕捞海鱼,还有无穷无尽的土地可以种植大麦和普通。

    到时候我们太子港必定成为远离大唐的一个繁华城池。

    指不定将来长安城的勋贵们都会羡慕我们在这里的生活呢。”

    李厥虽然每年似乎都在吃喝玩乐,不干正事。

    但是很显然,他并不是真的那种纨绔子弟。

    他还是很有想法的。

    他也是希望太子港这里能够做出一些成绩出来。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在有生之年再次的回到长安城看一看。

    “算了,你总是伶牙俐齿的,黑的在你这里都能说成是白的。

    反正我就是提醒你不要整天都不务正业。

    太子港里头还是有许多事情需要人去处理的。

    你要是真的想要做点什么事情的话,其实也是可以有很多选择的。”

    虽然李厥画的大饼看起来很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李象这种嫡长子,当初都是作为未来大唐的帝王来培养的。

    并且还是接受的那种比较传统的培养方式出来的。

    他们对于商业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有限的。

    哪怕是现在的太子港,本质上也是一座商业城市,但是他们任然不大愿意亲自参与到商业活动之中去。

    仿佛作为一个管理者,他们就比这些商人要高贵很多,就没有沾染铜臭味了。

    “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我最讨厌了。

    大哥,你要是再跟我说这些东西的话,那我晚上就不给你烤兔rou了。”

    李厥虽然对自己的大哥很是尊敬,但是显然不是那种言听计从的人。

    两兄弟就这么交流了一会,最终还是跟往日一样,没有什么好结果。

    不过,好在这并不怎么影响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

    李承乾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庶民,他们虽然在太子党里头拥有生杀大权。

    但是在大唐朝廷的组织架构里头,根本就没有什么位置。

    家中没有什么值得争夺的东西,兄弟之间的感情自然就会变好。

    ……

    “郎君,今年太子港的赋税收入,预计可以达到一百万贯。

    虽然我们的花销也非常的大,不过取得的成果也是非常让人满意的。

    整个太子港的常住人口,如今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了。

    如果在加上那些被我们征服、统治的土人的话,这个数量差不多还能翻一番不止。

    哪怕是放在大唐本土,我们也算是一个名列前茅的州府了。”

    长孙家庆如今是李承乾的大管家。

    太子港里头的好多事情都是他在负责。

    这几年,得益于太子港这里的牛羊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捕鲸业的快速发展,从蒲罗中和永平港到太子港的商船,几乎每天都有。

    各地之间都有彼此需要的一些货物,这种需求导致商业发展进入到了良性循环之中。

    不管是蒲罗中这座南洋第一大城,还是永平港这座大唐首先在澳洲修建的港口,发展都是非常快的。

    这也让大唐在整个南洋的影响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各个航道上面,也是变得越来越繁忙了。

    这间接的促进了大唐造船业的发展。

    如今整个大唐,至少有超过五十家上了规模的造船作坊在制作海船。

    如果把那些小作坊也计算在内的话,制作船只的作坊数量早就突破了一百家了。

    这里面对大唐沿海各州县的经济拉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这么快就突破一百万了吗?

    会不会是因为我们赋税的征收比例设定的太高了?”

    李承乾显然是不愿意做那种杀鸡取卵的事情。

    他现在对于钱财的需求已经非常的淡薄了。

    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想要把太子港给搞好来。

    钱不钱的,都是次要的。

    “我们的赋税征收比例更大唐本土是一样的。

    每次《大唐日报》上面有跟商税、农税相关的报道或者更新消息,我们都是会及时的调整相关的政策的。

    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们比大唐本土多了不少的补贴。

    真的要说起来的话,我们这里征收的赋税,比大唐本土是要低的。”

    长孙家庆对李承乾的心思自然是很理解的。

    所以他做事的事情也不会去踩踏红线。

    对于李承乾的担忧,他也能找到很合理的解释。

    “那为什么能够增加的那么快呢?”

    “郎君,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理解。

    只要到时候把各行各业今年的发展情况相关的数据整理出来,就能看出很多东西了。

    像是牛羊养殖规模,这几年每年的增幅都是非常厉害的。

    如今我们太子港已经成为整个大唐南部区域最主要的羊毛供应地了。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将来我们甚至能超越凉州,成为大唐最大的羊毛产地呢。

    而伴随着羊毛产量的增加,我们的羊rou和牛rou供应量也是同步在增加的。

    这些都吸引了许多商家来我们太子港做生意。

    他们过来的时候,自然不会空手而来。

    船上下来的货物增收一次市舶税,重新在这里购买之后运走的货物,也要征收一次市舶税。

    这么一来,单单市舶税这一块,就已经占据到了我们赋税收入的三成多了。

    如果将来的商业变得更加繁荣,这个数字还会有更加夸张的增幅。

    除此之外,这两年陆陆续续修建了不少的作坊,这些作坊如今也都开始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出来了。

    这也给我们的赋税收入做了不少的贡献。

    如此种种,才有了我们一百万的赋税收入这个数字。”

    长孙家庆对于自己负责的业务显然还是非常熟悉的。

    各种数据基本上都能做到信手拈来。

    “既然今年的赋税收入增加的那么快,那么明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要同步的增加。

    我们要想办法让太子港的孩子都有机会识文断字。

    特别是唐人子弟,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要不然我们比拼人海战术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优势。”

    对于教育的重视,李承乾跟李宽的态度是一模一样的。

    当然了,这也是李承乾研究了李宽很久之后得到的一个结论。

    在教育上的所有投入,最终都能获得回报的。

    虽然这个回报周期可能非常的长久,但是却是值得去下血本。

    想一想观狮山书院如今在大唐的影响力,他们给大唐带来的好处到底有多少?

    很多东西,已经到了没有办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地步了。

    “嗯,没有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扩大孔子学院的规模。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模仿观狮山书院,修建属于我们太子港的书院。

    虽然很多东西长安城那边是不希望传到番邦属国去,但是我们只要限制学员的来源的话,应该还是可以想办法教授一部分内容的。

    再不济我们培养一批学员回去长安城参加观狮山书院的考核,也是不错的。”

    长孙家庆如今已经基本上放下了早年间跟李宽之间的仇视。

    现在的他,也不敢再有仇视李宽的心思了。

    哪怕是心中真的还有,也会全力去隐瞒下来。

    要不然就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的活下去了。

    “嗯,这个事情确实可以提上日程了。

    我也会专门写一封信回去,跟二弟好好的谈一谈这个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