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6章 洪益和赖远弘碰撞出来的火花 (第4/5页)
不过他也算是经验丰富,知道这个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自己在这里cao心,其他人应该也在发愁。 那何不大家一起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办? “嗯,也只能这样子了。 希望千万不要有人那么快就乱了手脚。” 崔庆叹了一口气,很是无奈的样子。 …… “阿耶,好神奇哦,只要转动这个摇臂,这个电灯泡就会亮起来。” 太子府中,小玉米满是好奇的趴在桌上看着眼前的一个小模型。 为了让小玉米和小土豆他们对电磁感应现象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李宽安排人制作了这一套试验装置。 这套试验装置也将会在大唐许多小学里面推广,算是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在电池感应方面推出来的一款产品了。 虽然这款产品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不可能真的用来照明。 但是用来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这个原理你之前在藏书阁中看那些书籍不是都已经看过了吗? 无非就是旋转的线圈穿过磁场之后产生了电流。 然后这些电流通过电灯泡之后,灯丝就变亮了。” 对于小玉米,李宽是一如既往的宠爱。 曾经的小不点,如今也有十二岁了。 放在大唐这个年代,已经不能用黄毛丫头来形容了。 整个长安城中,有不少人都想着把李宽的这个掌上明珠娶回家呢。 不过李宽显然不会让十二岁的小玉米这么快嫁人的。 不等到十八岁,那是绝对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书本归书本,实际上看到这个模型,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阿耶,难道藏书阁中那些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全部都是真的吗?” 小玉米满脸好奇的看着李宽。 太子府的藏书阁,有各种各样的书籍。 许多东西甚至是只有这里才有。 以前小玉米看到一些很特别的书籍的时候,觉得里面说的东西神乎其乎,心中是把它当成神话小说来看待的。 当时想现在看自己阿耶的态度,似乎书籍中的那些东西真的都可以变为现实。 “当然是真的,只不过大唐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够发达,所以没有办法把书中的东西制作出来。 过个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书中的大部分东西都有可能变为现实的。” 李宽很是宠溺的摸了摸小玉米的脑袋。 自己这个女儿,要说聪明是绝对聪明。 那智商绝对比李宽要高的。 不过就是一直都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对地方,隔三差五的就给李宽惹事。 不过整个观狮山书院,对小玉米都是很佩服的。 因为不管是格物学院的内容,还是化学院的内容,亦或是算学院的内容,小玉米都可以用精通来形容。 至少在理论层面,整个观狮山书院里头能够把小玉米稳稳的压住的人,实在是不多。 关键是你在格物方面胜过了小玉米,你能确保同一个人能同时在化学方面也战胜小玉米吗? 不客气的说,小玉米在格物书院里头的威名,那是用别人的憋屈来堆积起来的。 就是李谚和饶永祥碰到小玉米,也要暗自头疼。 “这么说来,人真的能够跟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能够跟鱼儿一样在海底翱翔,还能日行千里,耳听万里之外的声音?” 小玉米用有点怀疑的眼神看着李宽。 很显然,刚刚说的那些东西,显然是有点超出她的理解范围的。 哪怕是她看的书籍比一般人要多,也有点难以理解这些东西。 “是的,现在作坊城很多人都在研究发动机,如果将来把发动机安装在一个有着翅膀的东西上面,那么是不是也有可能让它飞起来? 至于水里面翱翔,也是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案,制作一个密闭的容器,在里面安装发动机或者其他东西来驱动螺旋桨,让它在海里面翱翔,是不是听起来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日行千里,其实你乘坐长安城到洛阳的火车的时候,就可以大胆的想象一下,如果火车的速度提高一倍,甚至提高两倍,那么日行千里是不是就变得有可能了?” 李宽很有耐心的跟小玉米交流着。 这算是他们之间特殊的教学方式了。 李宽自己肯定不可能跟一般的老师那样天天给小玉米上课。 但是在日常的对话之中,却是可以传递很多信息。 这些信息,很多都是其他人所想象不到的。 “那耳听万里呢?这个总不是什么安装发动机就能实现的吧?” 小玉米一时没有从李宽的话里面找到什么漏洞,不过发现李宽没有提到耳听万里,立马就觉得这个可能是做不到的。 “这个东西,在未来肯定也是可以实现的。 电已经出现了,那么在特定的设备上面,设置了不同的按钮之后,出来的电流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设备上面输出来的电流传递到另外一个州府,然后通过独特的方式把这种电流的变化解析出来。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输入进去的信息就可以得到破解,这就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 同样的,如果我们把人说话的声音想办法转化为特定的电流信号或者是其他我们还没有发现的一些信号。 那么只要有合适的破解装置,我们就能实现远距离的通话。 耳听万里的梦想,要实现起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李宽没有办法跟小玉米说太专业的内容。 因为他自己也不懂。 但是什么东西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这一点他肯定是最有发言权的。 “阿耶,如果真的按照你说的那样子的话,那么时候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岂不是会出现非常不一样的变化?” 小玉米有点期盼的看着李宽。 “是的!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肯定也是会跟着变化的。 其实你只要认真的观察一番,就知道长安城中的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跟几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就比如烧火做饭,以前都是烧柴火或者木炭,但是现在呢? 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以燃烧蜂窝煤为主了。 再比如穿衣服,以前百姓普遍都是穿麻布衣服,但是现在麻布衣服已经非常难见了。 大多数时候,衣服都是使用棉布或者羊毛线来制作。 并且以前家家户户基本上自己制作衣服的情况,现在也很少见了。 更多的百姓都愿意花点钱财去铺子中购买成衣。 还有大家的出行,不管是四轮马车的出现,还是自行车的逐渐推广,亦或是铁路的出现,都大大的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 这些东西,都是一点一点的在发生。 我们身在其中,可能感受没有那么明显。 如果是从大唐以外的地方到来的人们,他们受到的冲击肯定是更大的。 大唐以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