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_第1583章 这是蹭热点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3章 这是蹭热点吗? (第4/5页)

未来一百年,应该是蒸汽机和发动机并存发展的时代。

    今后慢慢的,发动机将会在很多场合之中取代蒸汽机。”

    反正都已经说开了,李宽干脆敞开怀好好的跟萧瑀沟通一下。

    作为江南的老牌勋贵,萧家在江南道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将来自己要真正的废道改省,江南道那边就更是需要萧家的支持了。

    甚至就连江南道那边的人口调查,也都是要在萧家的支持下才能更顺利一些。

    李宽不介意让萧家跟着大唐一起发展下去,成为与大唐共存的勋贵。

    打压世家勋贵,并不是要消灭世家勋贵。

    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有等级差异的,要想直接实现均贫富,在大唐这个时代,还是太遥远了,留给以后的人去思考吧。

    “那是不是说以后电力将会取代蒸汽机和发动机?”

    “不能完全这么说,哪怕是电力发展起来了,在特定的场合,蒸汽机也是有用途的。

    至于发动机,在很长的一个时间范围之内,它都是跟电力设备共存的。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发动机本身也是可以用来发电的,它也算是电力行业的一份子。”

    李宽已经感受到萧瑀对这几个行业的兴趣。

    不管萧家往这三个领域哪个地方投资,他都没有意见。

    反正短时间内,这些领域都是需要大量投资的。

    单纯的依靠大唐集团,肯定是不够的。

    “老臣差不多明白了,多谢太子殿下坦诚相告。

    朝中那些反对发电作坊的声音,老臣会尽量去协调消除。”

    感受到这一次谈话的重大收获,萧瑀倒也不至于什么表示都没有。

    有他出面全力帮助李宽,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更顺利。

    “那就有劳萧公了!”

    ……

    “郭师傅,这个手电筒虽然给我们的巡逻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但是毕竟才刚刚开始使用,要说它们在破案方面做了什么贡献,一时半刻之间,还真是找不到呢。”

    万年县警察署,徐文强今天接待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客人。

    徐文强平时比较喜欢去各个酒楼听书,这是他放松的一种方式。

    要不然每天都那么紧张的工作,没有几个人受得了。

    他又不喜欢去平康坊,只好选择了一个不会犯忌讳的爱好了。

    郭得志作为大唐说书人当中的扛把子,徐文强自然也是认识的。

    甚至他们在五和居还一起吃过几次饭。

    作为“明星”人物,跟郭得志吃饭,多少有点后世土豪跟女明星吃饭相似。

    “徐署长,如果有真实的好案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不过如果现在还没有的话,那也没有关系。

    我这说书的内容,说的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真实的案例,也可以只是一个故事。

    我今天过来找您,一方面是想要了解一下警察署这边有没有什么素材,另外一方面就是想编写一个这方面的故事,听一听您的专业意见。”

    郭得志把自己的来意再次的表述了一下。

    “只是编一个故事?”

    徐文强有点搞不懂郭得志的意思了。

    “是的,手电筒这个东西,应该是观狮山书院和大唐集团全力扶持推进的产品。

    正好警察署现在也开始给警员配备手电筒,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让大家知道手电筒的用处其实很大,是很值得推广的。

    徐署长,这个事情,我觉得太子殿下应该也是非常乐意看到的呢。”

    看到徐文强的政治嗅觉似乎不是很敏锐的样子,郭得志在旁边点了点。

    说书行业作为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行业,郭得志已经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是受到一些监控和管理的。

    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乱说,随便乱讲的。

    现在手电筒这个东西,但凡是做扩大手电筒影响力相关的事情,都是属于政治正确的事情。

    活成精的郭得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只有政治站位对了,他这个说书人的扛把子,才能继续舒服的过下去。

    “我明白了,这样吧,我专门安排几个办案经验的警员跟你一起讨论一下。

    看看怎么结合手电筒来编写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故事。”

    徐文强也不是真的傻。

    只不过之前没有往这方面考虑。

    现在郭得志已经点出来了,他自然是全力配合的。

    反正这个事情对于万年县警察署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甚至这一次的事情要是办的比较好,那么可以直接去找警察总署那边商量,建议专门成立一个工作组,用来提升警员的形象以及编写相关的故事。

    ……

    赵小二这段时间几乎没有离开过观狮山书院,每天都在研究所里头钻研蒸汽发电机相关的事情。

    不过,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毕竟《大唐日报》这些报纸,他还是每天都在看的。

    对于观狮山书院和大唐集团联合扶持的洪益制作所,他自然也清楚里面的情况。

    眼看着手电筒的销量越来越好,《大唐日报》上面几乎每天都有跟手电筒的应用相关的报道。

    比如警察署的警员配备了手电筒之后,工作变得如何方便了。

    再比如蜂窝煤作坊给煤矿的矿工配备了手电筒之后,生产效率有了什么提高。

    甚至还有人利用手电筒在晚上的池塘里吸引鱼群钓鱼的报道。

    这让赵小二也忍不住去思考手电筒到底还有什么其他用处。

    “小二,你改造的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

    李谚今天跟往常一样来到了实验室,一眼就看到赵小二不知道在那里琢磨着什么东西。

    “蒸汽机车的车灯,安装在铁路上行驶的蒸汽机车上面的东西。

    现在从长安城到洛阳的铁路虽然已经通车好长时间了。

    但是晚上的运输效率一直没有办法充分的提高。

    为了避免前后两辆车之间出现碰撞的问题,各车之间的发车间隔时间都比较长。

    并且在晚上除了安排一些运输货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