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6章 水陆并进(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6/7页)
,由于大唐在海外的商业活动变得更加频繁。 特别是在南洋和西洋这边,越来越多的商人都开始来自这里做生意。 这让顺风镖局的业务变得愈发的好起来。 哪怕是蒲罗中的治安情况其实还算不错,但是远道而来的商人,都还是喜欢雇佣几个顺风镖局的镖师跟在自己身边,要不然就没有安全感。 作为顺风镖局在蒲罗中的负责人,顾俊峰能够调动的人手,绝对是一股不容忽略的力量。 甚至可以说这些人手是与大唐水师南洋舰队、蒲罗中警察署、蒲罗中折冲府并列为大唐在南阳地区的四大暴力机关。 自然而然的,顾俊峰在蒲罗中这边的地位也是不低的。 有那么点黑白通吃的感觉。 “顾镖头,太子殿下让我们镖局出动三千人手跟着船队一起前往大食帝国,人选我都已经基本上安排妥当了。 虽然不少都是训练基地那边临时抽调过来的,但是战斗力绝对不会比一般的府兵要差。 甚至在单兵作战能力方面,我们的人手比一般的府兵还要高不少。” 黄方是顾俊峰的助手,协助他负责顺风镖局在南洋的事情。 其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管理训练基地那边的事情。 这一次顺风镖局要出动人手跟着水师出征,顾俊峰自然是要从训练基地那边安排一部分才行。 要不然南洋这边哪里有那么多没有任务的镖师? “水师的人手在海上作战的时候是很厉害的,但是这一次的行动,应该是不仅仅是海上作战。 到时候攻打城池的时候,就不大可能让那些水手大规模的出战。 他们算是技术兵种,培养起来也比较麻烦。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发挥威力的时候了。 虽然顺风镖局不属于兵部管辖,理论上军功这个东西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我们顺风镖局是太子殿下亲自负责筹建的,席君买总镖头更是深受太子殿下信任。 这一次我们一定不能给太子殿下丢人,要让水师的人看清楚我们的厉害。 趁着战舰还没有全部云集完毕,你也再跟大家好好的说明一些集体作战的重要性。” 顾俊峰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位置。 要是李宽一直都是楚王,那么他可能不会有太多其他的想法。 但是李宽现在是大唐太子,未来的大唐天子。 作为顺风镖局里头的重要人物,顾俊峰显然也是会有新的想法。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出将入相,这是谁都希望能够达成的事情。 所以对于这一次的行动,他其实是非常重视的。 “您放心,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 南洋这边,我们跟水师虽然没有特别大的矛盾,但是彼此之间的较劲,其实一直都是在进行的。 这一次,我们肯定不会给镖局丢人的。” 黄方能够成为训练基地的负责人,在顺风镖局里头也算是一号人物。 到了这种层次,政治敏感性自然也是有的。 “蒲罗中这里有不少的大食商人,趁着他们还不知道大唐要对大食帝国用兵,我们先安排人好好的再了解一下大食帝国的情况。 最好就是能够把他们军队里面的一些规矩搞得清楚一点。 这对于我们后面的作战,应该也是很有好处的。” 身在南洋,虽然顾俊峰对大食帝国的了解比大部分大唐人都要高。 但是这个了解,其实也是非常有限的。 毕竟大食帝国距离蒲罗中,其实也是还有挺远的距离。 再加上之前大唐的影响力主要是在南洋,西洋那边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有了进展。 至于大食帝国附近的海域,目前还是大食人在掌控。 亲自去过大食帝国的唐人,还是非常少见的。 这种群情况下,自然还是要找到真正的大食人去了解一下情况了。 不知道大唐有着其他目的的情况下,这些大食人还是很愿意跟大家交流大食帝国内部的事情的。 毕竟大食帝国也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对于他们在蒲罗中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嗯,孔子学院那边这两年新成立了一个外语学院,里面有一些教谕和学员是专门研究大食帝国的事情的。 这一次我准备请他们来帮我们说明一下大食帝国的情况,他们应该是大唐最了解大食人的一群人了。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其他东西,让他们出面也是最好的办法。” 黄方的这个提议,让顾俊峰眼前一亮。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啊。 孔子学院在海外已经修建了非常多的分院,但是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设立外语学院。 蒲罗中这边因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港口。 这里有许许多多各个番邦属国的人员出没。 不管是从民间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官方的角度考虑,都是对于翻译人才有着特殊的需求。 这么一来,孔子学院里头的外语学院,也算是应运而生了。 “好!让他们去负责这个事情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 如果有人愿意的话,到时候请他们跟我们一起去大食帝国走一趟就最好了。 毕竟我们现在也不确定到底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 在海上的路途之中,让这些人给大家多介绍一下大食人的情况,应该也是有好处的。” 顾俊峰虽然说是请外语学院的人跟着自己一起出发,但是到了他这种级别的人员,一旦有了想法,根本就不是一般的人员能够反抗的了。 很快的,黄方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顺风镖局跟南洋水师、蒲罗中城主府的联系,也变得紧密了起来。 …… 蒲罗中点都德。 余进和林田森一边看着街面上的繁华景象,一边喝着小酒,聊着天。 作为大唐最早一批开展海外贸易的海商,余进和林田森的身家都不菲。 不过,人总是不会嫌弃自己的钱财太多的。 当初东方平来到杭州城里市舶司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感受到到了朝廷对于海贸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缴纳市舶税会影响他们的收益,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有点不情不愿的。 不过见识到了朝廷的雷厉风行,他们立马就乖乖的听话了。 当然了,最主要是后面他们发现,哪怕是自己交税之后,每年挣到的钱财也变多了。 这么一来,大家自然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总不能跟钱过不去吧? “余兄,这南洋和西洋虽然没有我们大唐富裕,但是人口基数多了,有钱人其实也是不少的。 我看你的丝绸生意,这些年也算是做的风风火火呢,让人好生羡慕。” 一直以来,余进都只是涉及丝绸生意,从来没有运输其他的物资到海外售卖。 这样虽然错过了不少的机会,但是也让余进的丝绸生意在海外名声很是响亮。 作为高端产品,丝绸在极西之地,那是跟黄金等价的。 在南洋,虽然价格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利润也非常可观。 要不然大唐也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