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爹,为你打下的楚国 (第3/4页)
。” “他不傻。” “这我知道。”陈大侠感同身受。 “师弟,你觉得师姐我,配不上他么?” “配不上。” “………”剑婢。 剑婢伸手,挠了一下陈大侠的脖子,道: “说假话。” “配得上。” “这几年,他越来越疏离我了。” “你长大了嘛。” “你的意思是,他一直拿我当闺女?” “或者……meimei?” “但我不想,老娘就想让他当我男人,无论你们怎么看,我都觉得他应该是我男人,我懂事得早。” “但你长得慢。” 剑婢发觉到了不对劲, 伸手掐了掐陈大侠的脖颈rou, 问道: “师弟啊,几年不见,怎么感觉你变了不少。” “哦?” “你不会还是光棍吧?” “不是。” “你成亲了?” “没有。” “那你……” “三年前,在江南,一个女子因犯了私通罪,被夫家人沉塘。” “你救了她?” “是。” “然后,她跟着你了?” “是。” “我猜,她应该是被冤枉的可怜人,对吧?” “不是,她和家里的家丁真的私通了。” “额……” “这世上,哪里有这般完美剔透的事儿呢,是吧?” “是吧……” “这话,郑凡曾对我说过,他说有一段时间,他很喜欢画画,还很喜欢写书,他喜欢把人世间的恶与善,扭曲到极致,撕裂到极致,同时,也干净到极致。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纯粹的恶与善?” “我知道他会画画,也知道他会写书,但他平日里,基本不会做这些,就像是……上辈子学的一样。 对了, 那个女人呢,接下来的故事呢? 她和你在一起了?” “她很感激我。” “当然了,所以以身相许了?” “没有,三天后,她偷走了我行囊里的银子,走了。” “哦……去哪里了?” “逃了,逃回了娘家。” “然后呢?” “然后被娘家人认为她有伤风化,给打了个半死,丢到了荒地上,自生自灭。” “你又救了她?” “是。” “再之后呢?” “我帮她疗伤,一个月后,她伤好得七七八八。” “以身相许了?” “没有,她把我的剑也偷走,当掉了。” 剑婢仿佛意识到什么,问道: “所以你的剑没了,不是因为像师父那样无剑胜有剑了?” “是,被当掉了,又没银子赎,剑就没了。” “我记得你的剑,很好。” “当年陪郑凡在楚地抢媳妇儿时,造剑师亲自帮忙祭炼过的。” “唉,没了就没了?” “没了就没了啊,还能怎样?冤有头债有主,总不能去找当铺老板的麻烦吧?” “行,我理解……你。” “那个女人呢?这次,她去了哪里?” “她被打劫了,人还被拐卖进了窑子。” “她……可真倒霉。” “接客的第一天,她把客人踹伤了,然后被客人差点勒死。晋东的红帐篷,和其他地方的窑子,不一样的,在其他地方,死人,很正常,只要有银子摆事儿。” “又是你救了她?” “是,她没死透,被卷了凉席丢到了乱葬岗,我在乱葬岗里发现了她,奄奄一息。” “师弟,你们还真有缘。” “接下来,她又跑了么?” “没有,接下来一年,她都没跑,我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 剑婢嗫嚅了一下嘴唇, 装作很老成的样子,问道: “睡了么?” 陈大侠摇摇头,道:“她看不上我这个废人。” 陈大侠目光看了看自己的那条假肢。 当年去刺杀郑凡时,他的一条腿,被薛三与瞎子,合力废掉了,自那之后,陈大侠就用上了假肢,而且还是薛三亲自设计制造的; 这十年来,每次去郑凡那里,都能替换一次。 “她哪里还有脸嫌弃你,不是,师弟,你就这么中意她么?” “不知道,我就觉得,她和我有缘,每次快死时,我都能碰到她,而且我发誓,我没刻意地去找她和观察她。 你信缘分么?” “信的吧。” “我和她,先漂泊了一年,然后,又找了个地方,住了一年。” “一直……没睡过?” “没有,她一开始,每天都骂我,癞蛤蟆想吃天鹅rou,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什么德性。” “后来呢?” “后来,不再每天骂一次了。” “她也好意思每天骂。” “改成早晚都要骂一次。” “师弟,我不想再听你这个故事了,太无趣了。” “她死了。” “没奄奄一息了?” “没有,真的死了,得了重病,郎中没看好,病死的。” “可算是死了。” “临死前,躺病榻上,她让我拿痰盂。” “干嘛?” “让我照镜子。” 剑婢伸手,用力地掐着陈大侠臂膀rou,骂道: “师弟,你真给我们师门丢人。” “嗯。”陈大侠默认了。 “那你刚开始,为什么说你不是光棍了?” “这辈子,还没哪个女人,和我相处过这般久。” “唉……” 当年,陈大侠还年轻时,曾推着车,载着姚子詹去天断山脉深处,同行的还有一名苏姑娘,是个银甲卫。 彼时陈大侠还能称之为“少侠”,那个年纪,正是躁动的时刻,正常男人在那个阶段,谁都不例外。 不过,姚子詹到底算是干了件人事儿,不忍心看着这么好的一个剑客,就这般和一名银甲卫牵扯到一起,所以利用自己的职权,扯断了那道朦朦胧胧的线。 一切,都没宣之于口,就,什么都不算。 “师弟,你是何时入的三品?”剑婢问起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 “她死的那天,我看着痰盂……” “你不嫌恶心?” “没尿,擦得很干净,还有皂水在里头搁着,能映出人的影子,我在里头,看到了我自己。 然后,我就入三品了。” “是个什么道理?” “我不像师父,家与国,他能看得清,也能想得透,郑凡曾评价过师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那是那姓郑的逗师父开心绑定师父的马屁。”剑婢早已看穿一切。 “我不像郑凡,他这人,天下大势如何,只在其二,在其一的是,得让他高兴。 睡最软的床,出最好的风头,打最畅快的仗。 怕是天下九成九的男人,都梦想着能活成他这样。” “这确实。” “我呢,就是个稀里糊涂的普通人。自己练的剑,自己走的路,早年时候,说是没师父,实则谁有道理,我就跟着谁; 姚师有道理,我就推着姚师一边走一边听他的道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