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封印,开! (第2/3页)
时下人,生育普遍比较早,寻常公子哥身边不乏女侍的,套用后世标准,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就当爹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所以,福王妃的年纪虽然比郑凡大不了多少,但她早就当奶奶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郑凡当年因为客观原因,子嗣上一度很艰难,本就比较晚。 如今,赵元年是“官家”,自己的妹子嫁给赵元年的儿子,那就是太子妃…… 赵成觉得,这是极好的归宿。 其实,无论是他还是赵元年,都是很有野心的主儿,但在王府之下,他们的野心就显得很纯澈; 有些时候,有限度的野心,反而可以保证主观能动性。 “官家,哥,改好了。” 赵成马上过来,将龙袍取回,再伺候赵元年换上。 这套龙袍本就是赵元年携带的乾制藩王袍改的,细看的话,仍然有很多地方不伦不类,但远观的话,确实是乾国官家龙袍的式样。 重新穿戴好后,赵元年深吸一口气,问道: “外头准备如何了?” “官家稍后,奴才去问问。” 赵成刚准备出去,似又想到了什么,将自己身上的红袍宦官服解开,露出了穿在里头的内甲,道: “官家,奴才把这内甲拿来,您穿里头吧。” 之前没打算拿出来,但一想到要联姻,他就拿出来了,赵公公可谓极其现实。 赵元年抿了抿嘴唇,没推辞,接过赵成换下来的内甲。 见赵成又要来给自己重新更衣, 赵元年马上摆手道:“你去外头问问,我可以自己来。” “是。” 赵成马上跑了出去。 外院亭子里,看见王爷和世子面对面地坐着正说着话。 赵成马上停下脚步,候着; 很显然,后头那个官家的事儿,并不重要。 至少,在赵成看来,远远不及王爷父子俩说话来得重要。 …… “外头和这里,你选哪个?” 郑凡问自己的儿子。 郑霖开口道:“就留这儿了,懒得腾地儿了。” “我还以为你更喜欢外头的场景。” “那是爹你更适合的位置。” 郑凡点点头,站起身,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道: “哦,对了,你娘待会儿也会在这里。” “什么!” 郑霖脸色当即一变。 郑凡笑了,一副你想什么我全都清楚的神情。 郑霖的神色,开始变得阴沉起来; 倒不是对谁发怒,而是原本预想中的手痒一幕,正在逐渐和自己远去,故而本能的不开心。 “爹待会儿会把你娘带出去。”郑凡说道。 郑霖面部表情一下子舒缓下来; “你铭干爹留下,瞎子,我也带出去。” 郑霖身子一下子柔和下来,靠在了椅子上。 “不说话就是不同意?” “同意。”郑霖马上道。 “哦,那就是不同意了。” “谢谢……爹。” 郑凡笑了,摆摆手,道:“这才对。” 王爷离开了这座行宫。 见王爷离开后,赵成才凑到世子殿下跟前,询问道: “殿下,可是准时开始?” 郑霖点点头, 道: “嗯。” …… 燕军,亦或者叫燕楚联军,在入乾拿下静海城后,就没有再继续进行什么大规模的军事动作; 虽说顺势拿下了静海城附近的几座上下游以及附近的县城,扩充了一下军力影响,但并未继续对着乾国江南深入。 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军事方面来讲,郑凡这次亲自带来了五万晋东精锐,加上三万楚军,再算上谢家征发的山越部族仆从,十万大军,是有的。 可十万大军,对一城一地而言确实是够了,但对于一域来讲,就有些不够看了。 分兵四下出击,只会将自己本方的实力给瓦解掉,毕竟,十万大军里有半数是“友军”,分开来配合时,还得互相提防,五加五小于十;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抢劫与破坏,从而将自己的局部军事优势给分化掉,实在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二则是政治层面上,以大燕摄政王的名义发布赵元年新君登基的檄文,这影响力,比大军四出征伐,可要大得多。 今日,静海城内的官绅大族,以及不少从江南其他地方赶来的大族代表,聚集在静海城外的一座昔日的皇帝行宫,要举行登基大典; 另外,安海镇指挥使杜昇,将率部来投。 当年年尧率楚军攻乾,将乾军打得溃不成军,最后还是靠孟珙挂帅,才将年尧给挡了下来。 这位早在十多年前就和摄政王在绵州城交过手的将领,最擅长的,就是防御作战,他更是亲自经营建立起了以安海镇、门海镇、东如镇的对楚防御体系,被乾人称之为小三边。 只不过先前燕军进来时,是绕了一下道,直接跳过了这一防线。 这在军事层面上来说,是一种大冒险,因为你的后方处于敌人可切断的范围内; 而之所以敢这般做的前提是,燕军有那个自信,只要乾军敢从军镇里出来就给他在野外打垮。 从今日之局面来看, 新君登基, 文武虽然不多,但都有,至少这个“伪朝廷”最基础的体面,已经初步具备了。 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 …… 高台上,王爷坐在帅座位置。 四娘和瞎子,分立其左右。 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来接受乾人一指挥使的投诚,可谓给足了面子,说礼贤下士都有些不够,应该是千金市马骨了。 不远处, 杜昇率八百亲骑策马而来,其本部兵马,在距离此地二十里处扎营。 然而, 杜指挥使来是来了,但在跟前时,却止步了。 刘徽在此时上前道:“王爷,许是杜指挥还心有疑虑,亦或者,还想再……那个一点,臣请前行劝服其打消疑虑。” 杜昇是刘徽劝降来的,这是他刘徽在“新朝”,不,在王府面前的第一个功劳资本。 而杜昇此举在刘徽看来,这是故意给自己台阶上台一起表演好最后一出,花花轿子大家抬嘛。 郑凡看了一眼身旁的刘徽, 笑了笑; 没说准他去,也没说不准他去。 身边的谢玉安会意,上前问刘徽: “刘大人。” “在。” “您在这儿,看谁比较不顺眼的,比如你的手下,你觉得他可能不服你或者不服新朝廷还念旧乾的?” “卑职手下可都忠诚于王爷,绝无……” 谢玉安目光一沉; 刘徽张了张嘴, 道:“王乐安,他,他和我有间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