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顺手灭国 (第2/4页)
而过时,原本担负其他任务,或搜查、或追逐、或打探等任务的他们,硬是被里头的乾人打开了城门,恨不得将他们围困阻截住,然后赶不及地向其投诚。 可以说,燕军追击乾军溃军到哪里,接受投降就接到了哪里,很多情况下,燕军连多余的兵力去接收城池都做不到,只能让他们先换旗,再选派城内的官员代表去静海城参见官家……更重要的,是参拜王爷。 伪朝廷立起来的好处,就在这里,大厦将倾时,它给了投降主义者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 只要一心安,就舍不得死; 当然也可以说成舍不得死,而刻意地给自己找一个心安。 大差不差, 原本静海城外行宫里,经历了几次波折被大清洗得很是冷清的“朝堂”,在乾军的一场大溃败后,没多久就又变回了: “众正盈朝”。 军事,肯定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足以让绝大部分的问题直接消失。 这场已经被人称为“静海之战”的大战役,双方动用兵力之规模,其实比以前的几次国战,要小很多。 燕军动用之兵力, 就算是把一开始的联军后来反水再后来又反回去的楚皇族禁军以及吴家水师也一并算进去, 也就二十万的规模。 乾军要是算上江南战斗力拉胯的郡兵在内的话,则倍之还多,可所谓的中兴四大将的嫡系部下,合算起来,也就二十多万的样子。 故而,真论规模; 无论是十余年前南北二王开晋之战,数十万燕军铁骑与数十万三晋骑士的大会战; 还是第一次燕楚国战,双方总兵力过百万围绕着镇南关沿线互相煎熬; 眼前这一场,还真无法在规模上排到前头去,可问题就在于,这一战,直接打没了乾人这十余年来卧薪尝胆的成果。 不同于当年,北方被燕军打进来就打进来了,三边只要还在,燕军打进来了就还得再退回去,然后依靠江南输血,重新将北方再立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江南半壁,都已经或被动或主动的沦丧,乾军的野战精锐死伤殆尽。 地基都被人挖了, 你还能怎么继续重盖房子? 吴家水师逆流北上,这次不敢再观望风向,直接下了血本,主动找乾国水师交手; 然后,吴家水师被击败。 但同时梁程亲领一部兵马,瞅准了机会,在宜山水寨处,一举焚毁了刚击退吴家水师回寨休整的乾国水师战船。 吴家水师重整旗鼓,继续北上,配合着燕军,完全遏制住了乾江水道,等同是掐断了江南地区与上京以及整个乾国以北的连系。 这一战报传回静海城, 引起了新朝廷上下的一片欢呼。 因为没人比江南乾人大族与官员更清楚,乾江水道对于整个大乾的重要意义,这几乎是掐住了乾国的脖子。 为此, 赵元年这位官家,还领着麾下臣子们,前往静海城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行了一场祭天仪式。 官家先祭拜上天, 随后再祭拜祖先; 官家和臣子们哭喊着,老天开眼,终于将这江山社稷,从乱臣贼子的手中又抢夺了回来,大乾得以正本清源。 当然,至于地下的祖先们到底是何等想法……活人,向来是不在意的。 而且,祭天大典之后,赵元年这位官家还御笔亲封这座山,也叫“泰山”,仿摄政王旧事嘛。 后经身边一位江南大儒的提醒,担心恐会有要与摄政王爷别苗头的意思,又添加了两笔, 叫 “泰二山”。 …… “泰二山,什么鬼。” 王爷看着手中的折子,也是一阵无语。 瞎子笑着道:“也就马屁拍得生硬了点儿,但这也是艺术啊,生硬的马屁,看起来滑稽,有时却又能更有效果。” 静海之战,已经过去了一段日子。 赵元年可以带着他那已经庞大起来的草台班子瞎搞来瞎搞去, 但其他人,可没这等闲工夫。 谢渚阳留下兵马给他儿子,自己先回了楚南,着手正式与楚国朝廷割裂。 造剑师也带着王爷对独孤氏甚至是对大楚贵族体系的承诺,回到了楚国; 有谢氏在楚南做屏障,又有独孤氏为首的地方实权派系开始踏上第二条船,哪怕现在郑凡无法抽出手来去找自家那位大舅哥算账,但自家大舅哥现在也没能力再折腾出什么花样来了,怕是真得要面对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至于江南,也就是更向西的位置,金术可向西一路追逐乾国的溃军,一大批江南城镇传檄而定。 不过金术可到底是沉稳的帅才,并未贪功一味地冒进,在给静海的那座乾人伪朝廷拓宽了一大片安全区域后,就立下不进了,全当是撑场子的打手。 这在燕军其他兵马大举北上留守江南的兵力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极大地保障伪朝的生存空间与局面平稳。 其他方面, 梁程那一路配合着吴家水师,沿着乾江一路向北再转西,兵锋已经进逼乾国京畿之地了,但并未选择继续深入,而是把自己当做一把刀,就在乾人上京头顶上悬着。 “那俩臭小子,倒是真玩儿疯了。” 郑凡桌上放着的,总共有四封折子。 第一封是关于“泰二山”的,不提; 第二封,则是关于天天与郑蛮的。 陈仙霸、天天与郑蛮,各领一路兵马,起初都是按照郑凡的军令,向西北方向打去,本意是在它乾国肚子里,来一场大闹天宫。 但这仨臭小子,这次像是彻底开了光,亦或者是江南之动荡局面,已经波及了大半个乾国,这种时局之下,谁都觉得天已经塌了,抵抗意志就更加的薄弱。 结果,他们仨居然越打越勇,越打越激进,一边打一边接受地方乾军的投降,一个个的麾下乾jianian部队比本部兵马都多了。 天天与郑蛮合并在一起的这一路,打穿了三个郡,一路打到了西山郡,也就是西军的老家所在地,结果在那里,碰到了硬骨头,毕竟西军主力虽然早就不在那里了,但民风彪悍的传统还在,几路民间义军以及几个西军归乡养老的老军门组织起了兵马,如果不是指挥上不统一出了问题,差点把天天和郑蛮给包了饺子。 “劫后余生”的天天与郑蛮,终于停止了冒进,开始据守据点进行拉扯与僵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