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9章?鲤跃龙门烧尾宴! (第2/2页)
物,能产生这种遗憾感,已经是对烹饪者最大的赞许。 范晔心中暗叹,满东流恐怕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虽然才上了两道菜,第一道菜还只能看不能吃,第二道菜只能浅尝则止,但在座的客人们都已经对乔智的厨艺默默认可。 金畿玉脍这道菜,放到任何酒楼都可以成为招牌菜,足以和米其林三星大厨制作的生鱼片相媲美。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脍切得越细越好。唐代的《酉阳杂俎》记载:“进士段硕常识南孝廉者,善斫脍,縠薄丝缕,轻可吹起。” 把rou切得像丝绸一样薄,像丝线一样细,吹一口气,能把rou丝或者rou片吹起来,乔智便达到了这种极高的境界,鱼脍制成脆嫩、爽口、味鲜。 “乔智刚才处理这道菜时用了很巧妙的方法,他将刀放在冰桶内,切开鱼rou的过程中,刀身是冰凉的,如此可以保证鱼rou在分离过程中,保持新鲜程度。” “难怪入口会有冰冰的口感,油脂香味,加上鱼rou本身的甜味,让人回味无穷啊。” 一盘鱼脍已经光盘,但大家还是念念不忘! 素蒸音声部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极致享受,金畿玉脍则带来了味觉的风暴。 无论是奚天磊、杨磁,还是范晔、陶开,对乔智的厨艺已经有初步判断,这小子虽然年轻,但绝对是宗师级别的水准,靠着一道金畿玉脍,基本可以在燕京扎根了。 乔智还能给带来什么样的期待呢? 众人心中都很好奇,食欲早已被彻底打开! 乔 智准备的第三道菜已经上桌了。 “金银夹花?”奚天磊赞叹道。 金银夹花在烧尾宴中名列第十五,是一道蟹粉菜,可以看成淮南名菜蟹黄汤包的鼻祖。 “金”为蟹黄,“银”为蟹rou,拆蟹粉做蟹粉卷,平切装盘。 该菜奇异之处就是把蟹粉卷起来,成为一道漂亮的河鲜功夫菜。 这道菜上桌,众人基本可以确定,乔智今天上的所有菜,都来自于烧尾宴的菜单了! 奚天磊开始品尝,咀嚼的时候,外面的表皮。被咬破后爆发出浓郁的蟹香味。 嘴里不仅有刺激味蕾的浓香,还有前所未有的嚼劲。 “这道菜很好吃,没有蟹黄汤包那么油腻,多了一股特殊的香气,中和了蟹rou的腥气!是茶叶粉!”奚天磊凭借出众的味觉,迅速辨别出了这道菜的特别之处。 “好像刚才鱼脍蘸料中也有茶叶粉。”杨磁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抓到了两道菜的呼应之处。 “没错,我刚才也觉得入口味道有点特别,却是找不到原因。”奚天磊感慨道,“他不仅是在传承,而且还在创新!茶叶粉作为调味的香料,很多人都曾经尝试过,但用量和用法,他的处理更有心得,更为老练!” “期待他的第四道菜!” “不对,应该是期待他接下来的所有菜。” “烧尾宴有据可考的文献少之又少,复原难度极高。”奚天磊感慨,“这桌宴席流行的时间并不长。从唐中宗景龙时期开始,到玄宗开元中期停止,也就二十余年,留下的记载很少。目前能找到的,只有《清异录》上有相关的记载。” 三道菜的水准,基本可以确定乔智的实力。 没有人怀疑乔智的水平,他们从评委的角sè开始变成普通的食客,纯粹地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 第三道菜是雪婴儿,主要的食材是蛙和豆粉,青蛙用牛蛙取代,剥皮去脏腑,整只裹以豆粉烹熟。因其裹粉sè白,状如婴儿,所以得名。 “牛蛙外面裹了一层鱼蓉,确保形态如雪里婴儿,入口爽口,豆粉中有清香的味道,这道菜实在太好吃了。”陶开也终于忍不住,赞叹乔智的精湛厨艺。 范晔对陶开的“叛变”,并不好奇。 乔智的厨艺超出了想象,满东流输给他并不冤。 满东流认输就好,为何要失去理智,不依不饶? 乔智原本都没将满东流当成对手,只是他不断生事,甚至动用资源封杀乔帮主,乔智才会正面应对! 不出意外,满东流注定成为乔智的垫脚石了。 上菜的速度开始加快,下面一道菜是“通花软牛肠”,这道菜叫做牛肠,其实与牛没有任何关系。 用羊骨髓加上其它辅料灌入通草,做成形如牛肠一类的食品。 这还是一道美容养颜的美容菜。 东汉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将通草入药,到了唐代,孙思邈也在《千金要方》,将通草用作产后妇女通乳的主药材。 至于羊骨髓和通草并用,能使人皮肤白皙细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