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二章 一日千里 (第1/1页)
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整个坛场内外,张贴、悬挂各式符箓,用于法事。 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 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尔称有“小验”者,也并非其驱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别有原因。据推测,某些病本轻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箓,饮符水后,造成一种鬼已驱去、病已脱的心理态势。这类似于医学上的心理疗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箓本,而是符箓所引发的积极心理状态,促使人体调动防御机制克服了疾病。 符箓一般用朱砂写在黄裱纸上或者帛上,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 这是修行者与上天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九天神煞为己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之目地。 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每个天罡星各代表一神,共有三十六位神将。 道士在斋醮作法时,常召请他们下凡驱鬼。 地煞主要有两条意思,首先是指星相家所称主凶杀之星,其次是泛指凶神恶鬼。 如果说符的形成,较多地继承了巫符的成法,而箓的出现则突出地表现了修行者自己的智慧。 箓又称法箓、宝箓,是一种道教符书,被用作入道凭信与行法依据。 一般认为箓由自然之物结成,由神人传授。 神符宝箓,其出自然,故于浩劫之初,浑茫之际,空中自结飞玄妙气,成龙篆之章,乃化灵应气之故。 箓的生要功能在于召役鬼神,箓以检劾三界官属,御运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於简籍,校诫宣示之文,掌觉灵图,推定阳九百六天元劫数。 道箓的主体是神名及相应符、图、神像等,但各种道箓总是以入道者閤的盟誓开头,成为定格。 譬如某宗门法箓中有一种《八威召龙箓》,首段文辞即是盟誓。 维某年某月朔某,某州县某宫观受某法箓某岳真人姓名。恭诣上清大洞法师某君门下,拜受上清回车毕道玉清秘箓、大洞真经等,誓依玄科修行,救人接物。如违誓约,甘受实考,以谢天地水三官,不敢怨恨,急急如太上玄科律令。 这种格式在其他道箓中都差不多恭诣上清大洞法师云云,在其他道派中可改成该派宗坛或道首名号。 所设誓约则差不多,只是有些道箓中应守道戒和应具道行记载稍详。 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众多法箓,以作入道凭信和道阶标志。 据说在其它国家,还有以箓作为传承凭信,和施法依据的宗派派世称符箓派,各符箓道派的箓一般分为若干种,每一种箓在施行法术中具体功用不同。 有《星纲五斗箓》佩以踏罡步斗,《考召箓》以行考召鬼神之术。 同时,法箓又是与道阶相对应的,总计一百二十阶,最为完备。 所以这法箓的授受,一直是各宗门活动的大事,授箓时须举行重大仪式,受箓後的道士方有做法师的资格。 道符构成中有文字、有星象、有厌胜物,另外一些符还有神像,但以文字为主体。 吴锋所了解到的是,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读之,若解读符字者可以箓召万灵,役使百鬼,无所不通。 比如《都匠符》,它是由合明天帝五字构成的,只是作符时重叠一遍罢了。 从这五字来看,形态都比通常字体略有变化,尤其是明字,以四个字合成,与通常写法不同。 而且这种变化带有一定随意,四个字的明字,亦可由两个字拼成。 由《都匠符》半截构成的《镇心符》即作此形。 《都匠符》的构形尚是比较简单的,其他文字变形厉害的符,就更难解读了。 据说,昔吴世有介象者,能读符文,知误之与否。有人试取治百病杂符及诸压劾符,去其签题以示象,皆一一据名之。其有误者,便为人定之,自是以来,莫有能知者也。 因此在这个世上,是有专门的解符人的,他们以此来换取修士手中的晶石,或是其他修行物品。 多数道符尚比较质朴,精于此道的人尚能解读,但像《灵宝五符》那种似玺印,似虫书,勾心斗角,屈曲盘纡的符,除了画符者亲口密授,恐怕就再难读出字音了。 专门供画符用的文字称为符字,符字与符都有音读,称为符音。 由符字和其它成份如星图、神像、厌胜物等构成符,知道这些成份的含义,就可以明白符的结构。 所以说,符是以符字为主的组成成份,依照一定的规则相互配合而成的。 简单的符只由一个,或几个简单的符字构成,复杂的符则有多个,甚至于多重成份拼合而成,所以极难读懂。 因为不仅构成符的成份在,各道派中形制不一,且只在内部师师秘授,外人难得而窥,而且诸种成份的搭配,其序或正或反,上下左右位置也很难理出头绪。 还有不少符,就其形象而言,只见层层涂抹,墨汁淋漓,有时形成一个大墨团,有时变成神灵的剪影,其结构常令人觉得神妙莫测,无从索解。 其实它们也是可以解读或剖析的,只是对他们的解剖,必须追踪其书写过程,而不能仅在其已成的图形前殚思竭虑而已。 这些惟见墨图莫辩结构的符,在雷法诸道派中流传甚多。 比如雷法中的《歘火大神符》以见一斑。 歘火大神,全称为,名燮,为雷部主帅,形象十分狰狞威猛,此符聚形後显然就是这种形象的剪影。 符的右侧为该符的散形,画符时画其中每一局部,多数是每一笔,称散形,或分形。 由用形构成符的整体,称聚形形,或合形,及其相应的书符咒。 照书符咒的描述,知道符中的每一部分皆有特别的象徵意义,建构起来就是一篇赞美天君巨大威力、敕令焚鬼灭灾的檄文。 左眼为,右眼为月,开眼则火光万丈,照耀天地邪鬼灭绝。 天圆地方,六律九章,八卦。 东方蛮霄使者疾起。 上帝有敕:扫九州,应有不顺,縳下五岳,急急如律令!雷火烧灭,鬼惧神愁。右扇昆丘,四海停流,左扇五狱,天星坠落。拖天拽地,手擎火云;飞索**,流电太空,龙见自缚,鬼神灭踪。火车万丈,焂尔驾来。丙丁荧惑,焚鬼灭灾。急急疾! 而画符的每一笔,正是某一咒语的特别符号,但在左侧的合形中,这些构成部份已经混然一体,不复可辨别。 简单的符只有其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配合而成,赋义较为单纯,复杂的符由许多种成分经多项步骤绘就,故赋义十分丰富,实际上是凝聚了长篇语言的告示、檄文。 自然这些构成符的成分,以及相关的观念,只流传于造符者,及得其传承者的狭小圈子里,局外人无法窥其奥秘,自然也无从索解了。 不过这对于吴锋来说却不是问题,他这脑海之中好像是有一个宝库,有许许多多关于符箓方面的这些知识。 每当他弄明白上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引出下一部分关于符箓的知识,这使得他的符箓水平很快就达到一个很高的境地。 如果此时有符箓大师在这里,一定会非常惊讶,吴锋一天所掌握的符箓知识,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所能够达到的境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