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章 迟早完蛋(三更)  (第1/2页)
    县主府。    南北杂碎汤的大掌柜燕木微微躬身,站在一角。    四姑娘燕云歌的喉管周围,扎满了银针,看上去有些骇人。    邱嬷嬷正在施针。    众人噤若寒蝉,屋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几个丫鬟都是一脸紧张兮兮的样子,生怕邱嬷嬷将四姑娘给扎坏了。    一炷香的时间,收针。    银针一根根拔下。    丫鬟阿喜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进来。    邱嬷嬷对燕云歌说道:“姑娘将这碗药喝了!”    燕云歌从善如流,捏着鼻子喝药。    苦得很!    怕是黄连罐子被打翻了吧。    阿北问邱嬷嬷,“嬷嬷,姑娘的嗓子能医好吗?”    医了好几年,姑娘还是不能说话,她都快绝望了。    邱嬷嬷也不敢打包票,只说道:“姑娘的喉咙有好转。”    只是还是缺了一味解药。    听到有病情有好转,阿北转忧为喜,“姑娘迟早能开口说话。”    燕云歌放下药碗,揉揉脖颈,刚扎完针,太不舒服。    她已经习惯了不能开口说话的日子,对她的生活没多大影响。    她双手比划,‘邱嬷嬷不必有负担,慢慢来,我不着急。’    邱嬷嬷微微躬身,说道:“多谢姑娘体谅!无论如何,奴婢也要治好姑娘的嗓子。”    燕云歌笑了笑,能治好最好不过。    如果治不好,她也不会觉着失望。    反正都已经失望过好多回。    丫鬟阿北说道:“要不要请太医过府,给姑娘看看嗓子?或许太医有办法。”    邱嬷嬷望着燕云歌,要不要请太医,得燕云歌拿主意。    燕云歌比划问道:‘邱嬷嬷,太医能治好我的嗓子吗?’    邱嬷嬷斟酌着说道:“姑娘可以请太医试试。不过奴婢还是那句话,只要找到缺的那味药,奴婢一定可以治好姑娘的嗓子。”    燕云歌想了想,‘这么说,太医手头如果没有药,同样治不好我的嗓子。’    邱嬷嬷点头,“姑娘的嗓子,并非一般的伤。”    这一点,燕云歌清楚。    她的嗓子,是在五岁那年伤的。    五岁之前的记忆,她有。    好多事情,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唯独嗓子怎么受的伤,她是半点不记得。    无论她怎么回忆,她都想不起自己的嗓子是怎么伤的。    反正等她清醒后,她已经不能说话。    身边熟悉的丫鬟婆子,也都不见了踪影。    说是被打发去了田庄。    后来燕云歌偷偷去了田庄,每个田庄都找了一遍,没找到人。    很大可能,丫鬟婆子都已经不在人世。    再后来,她身边有了阿北,阿喜她们。    还有了擅毒的邱嬷嬷。    她才知道,自己中了毒,被毒哑了嗓子,从此不能说话。    这些年,邱嬷嬷一直在帮她拔毒治伤,只是缺了一味关键的解药,她一直没法开口说话。    当然,邱嬷嬷这些年的治疗,还是有点效果。    以前她一张嘴发声,嗓子痛得让人打滚,喉头长时间红肿难消。    自从邱嬷嬷给她治疗,她的嗓子渐渐不疼了,红肿消了。    偶尔还能发出几个单音节的拟声词。    她曾经试图调查自己受伤的真相。    貌似知道真相的人,要么已经被处死,要么就是被下了封口令,一问三不知。    她也多次问过母亲萧氏。    可惜,母亲什么都没告诉她。    只让她听从邱嬷嬷的建议,安心养病。    几年时间转眼过去,燕云歌早就习惯了不能说话的生活。    她冲丫鬟们笑笑,示意她们都别担心。    招手叫来燕木。    燕木躬身行礼,“姑娘好些了吗?”    燕云歌比划双手,‘劳你费心。这会赶过来,是出了什么事吗?”    燕木当即说道:“福记杂碎汤出事了,食客吃坏肚子,还吃死了人。事情已经闹到衙门。”    ‘这事同我们有关系吗?’燕云歌首先想到这事不会是燕木派人做的吧。    毕竟,之前就商量着要揭穿福记杂碎汤的进货渠道。    燕木摇头,“小的什么都没来得及做,福记就出事了。小的担心,会有人将我们南北杂碎汤牵连进去。即便不受牵连,难保有人认定是我们做的手脚。”    燕云歌笑了起来,‘不用怕!福记有背景,难道南北就没背景吗?县主府就是大家的靠山,谁敢栽赃陷害,故意攀咬,县主府的侍卫不是摆设,本姑娘手中的刀更不是摆设。’    有这话,燕木瞬间放心下来。    下面的人要放开手脚做事,首先得有上面的人支持。    阿北趁机插话,“福记杂碎汤纯粹是活该!学南北杂碎汤就学了个形似,最主要的食材,竟然敢用病猪死羊。都是报应。”    说福记学了个形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