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 (第2/3页)
四五十万。” 侯栩毫不犹豫地回答,兖州作为中原腹地,连通关东南北的交通枢纽,原本人口和经济都非常发达,曾经有八十万户四百万口。但这些年经历过无数次战乱,人口和经济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现在整个兖州人口不到二百万。 所以别看曹cao手里有两郡半之地,二十座城池,但人口却少得可怜,造成了他实力非常弱小。 黄巾之乱就不多说,像之前十八路讨董,各路诸侯路过兖州,少不了劫掠一番。然后又是黄巾军、黑山军、无数盗匪群寇,紧接着袁术陶谦联军,最后便是王芬来的吕布,战乱不休,人口锐减得厉害。 原来济北国与东平国两郡加一起还有六十多万人口,现在则只有二十多万,再加上半个东郡还有那么个二十多万,两郡半,总计不到五十万人,勉强支撑他两万军队。 “曹cao去岁才找大哥要了一批辎重,当时曹cao拥有整个东郡,明面上陈留、济阴、山阳等郡,也是臣服于他,你觉得曹cao会缺粮吗?” “应当不会。” “唔,陈留郡的张邈,济阴郡的吴资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二人反叛曹cao时,声势浩大,兖州司卫查探,算上吕布的人马,三方加起来约莫有五六万,吕布领步卒两万五千人,那他们二人最少有三四万。” “好了,我心里差不多有数了。” 陈暮点点头。 侯栩纳闷道:“司命问张邈吴资做什么?现在袁绍上任冀州,他们又曾经反叛过曹cao,恐怕二人在兖州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 张邈原本还是曹cao的朋友来着,可在讨董的时候,与袁绍发生过矛盾,然后袁绍撺掇曹cao把张邈杀了。 虽然当时曹cao并没有答应,但也导致张邈开始提防曹cao,害怕他某一天改变主意。 而后来王芬一声召唤,张邈就立即造反,未尝不是没有抱着在曹cao手下担惊受怕,想着和王芬同为八厨,交情深厚,不如干脆去冀州投奔王芬,回到党人大本营这样的想法。 毕竟在历史上,张邈本来就因为袁绍的事情而提防曹cao。后来曹cao杀了边让,导致张邈变成惊弓之鸟,成为了反叛事件的起因,使得他与陈宫合谋迎吕布。 而此时,张邈同样因为袁绍的原因在提防曹cao,心中充满不安,只是因为曹cao没有杀边让,没有出现一个导火索而已。 但王芬的召唤,就提供了一个导火索。 因为王芬答应,只要他回归冀州,就立即授予九卿之高位。 两条路。 一条路是在曹cao手底下继续担惊受怕,害怕某一天被杀。另外一条路则是回归党人大本营,去冀州担任高官。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该怎么做选择。 结果张邈哪知道此时的冀州高层也是青黄不接,王芬病重,没有合适继承人,最后只能让张邈的仇人袁绍上位,使得张邈一下子变得里外不是人,处境十分难堪。 按照侯栩想来,恐怕要不了多久,张邈就会在曹cao的攻击下覆灭。毕竟跟曹cao比起来,张邈无论从能力还是军事,都要差那么一大截。 听到侯栩的疑惑,陈暮也只是笑了笑,说道:“伯杼先生,你知道谈判这种事情,首先应该要清楚的是什么吗?” 侯栩想了想,试探道:“要明白对方想要什么。” “不错。” 陈暮点点头:“曹cao很聪明,他麾下的谋士,一定分析出了我想要什么。那么我想要什么呢?削弱冀州,图谋渤海清河等地。那么曹cao想要什么?” “他要整个兖州!” 侯栩毫不犹豫地回答,曹cao到现在还没占领整个兖州,兖州必然是他图谋称霸的第一步! 陈暮笑道:“正确,既然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那就简单了,取纸笔来。” 远处的司卫悄无声息地端来了笔墨纸砚,放在了桌案上。 众人都看着他。 陈暮提起毛笔,沾了些墨水,略微思索了片刻,写下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表达了对曹cao的同情,表示愿意提供一部分粮草辎重给予援助。 侯栩亲眼看着这封信的内容,惊讶道:“司命。” “嗯?” “八万石?” “嗯,就八万石。” “可这.....” 侯栩迟疑道:“八万石只够两万人两个月的粮草,甚至若是战时,只够一个多月。” “够了。” 陈暮笑了笑,又取来了一张纸,开始写第二封信。 这封信的内容依旧没有掩饰,侯栩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从开始的不解,到后来的若有所思,再到最后恍然大悟。 等到陈暮把书信写完的时候,侯栩的眼眸之中,就只剩下由衷的佩服,夸赞道:“司命这洞悉人心之本领,奔逸绝尘,栩回瞠若乎后矣也。” “哪有那么夸张。” 陈暮笑着将两封信摆在桌案上,等晾干后再准备送出去,对侯栩说道:“不过是清楚他曹孟德想要什么,也清楚他是想玩什么谋略,所做得一点反制手段罢了。” 然而陈暮说得风轻云淡,但侯栩眼眸中的佩服却丝毫不减。他的智力比一般人强得多,在70-80之间,勉强跟得上陈暮的思路。 而且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