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 (第3/3页)
老成,长了一撇八字胡,穿上绫罗绸缎的衣服,有那么股子商人的味道。 “请!” 陈暮伸出手,示意他们坐下。 “多谢都督。” 众人坐下。 陈暮环视三人说道:“大战初平,各地民心尚未归附,汉瑜公可有应对之策?” 陈珪说道:“青州军军纪森严,对百姓秋毫无犯,只是因各地战乱不断,百姓惶恐难安,因此不得安定,都督可遣人去各县,整顿吏治,严查作乱份子,震慑宵小,必可安抚黎民。” “好。” 陈暮大喜道:“公之言,当真是老成之见,我当向朝廷举荐公为东海国相,以安众心。” 陈珪忙推辞道:“老朽已年老不堪,如何当得起大任?” “公德高望重,非公不可。” “这......” “公切莫推辞,此乃为国事也,为徐州百姓也。” 陈暮故意说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陈珪也很上当,假装无奈道:“既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也只能如此了。” “将来这东海国,还请公多多费心了。” 陈暮微笑着一拱手,说道:“快到晌午了,汉瑜公不如便在府中吃罢饭再走?” 老狐狸怎么可能会听不出送客的意思? 所以陈珪马上站起来笑呵呵地道:“就不劳烦都督了,家中老妻还在等着。” “那我送送公吧。” 陈暮陪同着陈珪陈登麋竺三人出了厅堂,院外依旧大雪纷飞,没有走入院子,而是从两侧回廊来到前院。 院中有下人打着油纸伞在等着,一看那构造就知道,青州出产的油桐纸伞。 “都督,告辞。” 陈珪又说了一句,就有下人打着伞上来接他。 一旁的陈登却是欲言又止,驻足不走。 陈珪走了几步,回过头看到陈登没有跟过来,皱起眉头道:“元龙。” 陈登鼓起勇气,向陈暮拱手行礼道:“都督,我有一事不明。” “但说无妨。” 陈暮站在屋檐下,披着他那件三哥送的白狐裘,双手笼在袖子里,笑眯眯地说道。 “元龙,放肆!” 陈珪有些不高兴,这一趟他们陈家已经拿到了想要的东西,投靠了刘备,还稳固了权势,家族财富权力得以继续保存下去。 可若是得罪了陈暮,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时代不同了,以前陈球做太尉的时候,陈家确实权倾天下,可那已经是老黄历。 如今这乱世,谁有兵,谁才是大爷。 但陈登显然胆气也足,哪怕父亲勒令,依旧认真说道:“都督,登是想问,为何要将彭城下邳广陵拱手让与曹cao?” “你便是陈元龙?” 陈暮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个下一代陈家掌门人。 之前因为陈珪在,全权做了徐州各大世家豪强的代表,所以陈登和麋竺都没有说话,直到现在终于开口了。 陈登保持着弯腰行礼的姿势道:“正是。” 陈暮淡淡地道:“不管是青州兖州还是徐州,都为大汉朝廷所有,如今之天下,冀州益州关中淮南等地,各诸侯叛乱不休,我与曹cao奉诏讨贼,皆服王命。徐州也不是说归了谁,而是在朝廷任命的新任徐州牧到来之前,暂时由我大哥代管,哪有什么让与曹cao之说。” 刘备的官职任命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刘虞给他的诏书任命中是这样的,“青州牧,前将军,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授假节,开府辟召,仪如三公,并督青、徐、冀三州,委以东方,惟君所裁。” 前面的青州牧前将军、授假节、开府仪同三司就不用多说,权臣三件套,关键是后面这句“并督青、徐、冀三州,委以东方,惟君所裁”。 所以理论上来说,冀州和徐州,还真归刘备管,大小官员,都可以由他任命。 陈暮说的自然是场面话。 他与曹cao之间的交易,肯定不能跟陈登去说。 所以这番话,也就是糊弄人的说辞而已。 但陈登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信,立即说道:“都督难道真看不出来?曹cao被困在兖州之地,不能进退,唯有取徐州方为出路,将彭城下邳广陵让与他,则其已得河南淮南大部分之地,实力骤升,此乃养虎为患也。” 陈暮微笑地看着他。 陈登聪明是聪明,想法很不错,就是政治经验远不如他的父亲,还是需要敲打敲打。 想到这里,陈暮点了点头,说道:“嗯,元龙说得倒是不错,曹cao现在的确只有徐州这一条出路可走,想必这也是元龙出那二桃杀三士之计的原因吧。” “啊?” 陈登当时候就傻了眼。 自己得意之作,居然早就被人看穿了? 连底裤什么颜色,都被人知道了。 一时间,陈登只觉得面红耳赤,羞得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陈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元龙倒是个不错的人才,有无兴趣去一趟青州?我大哥还是很喜欢你这样的年轻才俊,想来必然会重用。” “额.......” 陈登讷讷不言,觉得有些羞愧。 陈珪连忙站出来说道:“元龙,还不谢过都督。” “多谢都督。” 父亲给了个台阶下,陈登立即感谢。 父子二人与麋竺再次告辞,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陈暮轻笑了一声转头回府。 养虎为患? 曹cao? 没有了荀彧贾诩这样的顶尖战略人才,他什么都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