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 (第2/2页)
人不能一直原地踏步,探索世界才是未来的趋势。 哪怕现在青州还只是偏安一隅,但派出一支船队,总共数百上千人,全副武装,在沿途皆是土著野人的世界,只要不是西方罗马帝国文明忽然也跑去美洲大陆,那一路上基本是无敌的存在。 所以这样百利而无一害,且能够对未来发展有帮助的事情,凭什么不做? 即便这个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但终有一日,当青州的船只摸索出一条完美的航线,可以无数次地来返北美大陆的时候,或许也就是华夏人第二次在这个世界上发出呐喊,且让全世界都为之颤栗的时候。 “嗯,很好。” 看着地图上已经探索的区域,陈暮满意地点点头。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管是一统天下还是向未知探索,都可以同步进行。 等到打下江山,再派出船只,蒸汽机还得猴年马月才能量产。万一打江山得花个几十年,老了才一统天下,那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荀彧见到他高兴的模样,依旧有些好奇问道:“尚书令,彧自去年接手此事,但一直不明白船只为什么要北上?据彧所知,越往北,天气就愈加酷寒,冰天雪地,每年都有很多船员伤病而死,为何还要继续呢?” 陈暮摇摇头:“其实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四年了,因为劳民伤财,且没有任何意义,大哥也不止一次让我叫停。但我却一直坚持,就是因为要证明一些事情,要做到一些事情,要寻找一些东西。” “莫非是,不死药?” 荀彧听到他要找东西,略微愕然,传闻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找仙山,就是为了不死药,莫非陈暮也是担心人之天命,因而提前有所行动,若是如此的话,这样的行为可不是什么好事。 哪料到陈暮笑了起来:“这世上哪有什么不死药,那不过是始皇遭了徐福欺骗的一场梦而已。我虽不想死,可人终有寿至之时,哪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术。” “可是......” 荀彧迟疑。 要不是为了不死药的话,又何必每年这样花那么多钱,死那么多人,派出那么多船只去做无意义的事情呢。 然而陈暮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文若啊,你知道这天地有多大吗?” “额......” 荀彧不说话了,他不是神仙,又怎么知道呢? 陈暮知道,地球面积5.1亿平方公里,海洋占71%,可这些又如何能跟他去说? 甚至让他画一个世界地图,也不是不行。 可那样的话,他又如何解释自己知道的这一切? 都不是傻子,肯定会有怀疑。 所以一定要探索,至于在陈暮有生之年,船队能探索到什么地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我们这一生,一辈子,都只缩在这方天地里,又什么时候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天有多高,地有多大。” 陈暮淡淡地道:“人啊,一定不要忘了探索之心,何况今日青州之富庶,便是取之大海,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看看大海彼岸是什么,也许在那一方天地,有比现在更好的土地呢?” “彧明白了。” 荀彧点点头,对于陈暮的深谋远虑,他一向是佩服的。 也许现在这些探索并没有什么用,谁又能知道,未来以后,这些探索就能够给大汉带来不同的变化? 两人又聊了一些青州各地治理的问题,等到午后一起吃了饭,荀彧这才离去处理新的任务。 到了下午,沮授又找上门来。 “子归,好消息。” 他一进门,就乐呵呵地说道。 “哦?” 陈暮笑眯眯地问道:“还有好消息?” “曹cao夺回兖州心切,打算奇袭定陶,断吕布粮道,一开始成功了,哪知道吕布回防及时,亲自领军将他击退,曹军大败而归,退回广戚。” 沮授乐道:“幸好吕布粮草不足,无力追赶,不然的话曹cao这次麻烦大了。” “嗯。” 陈暮点点头道:“这次他们两败俱伤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情况,要是吕布粮草充足的话,也许就得让孙坚出兵了。” “对了子归。” 沮授说道:“如今我们新得半个徐州,另外半个徐州又被曹cao得了,倒是可惜了些,不如干脆利用吕布驱狼吞虎,将曹cao消灭,我们再出兵,那样徐州和兖州,岂不是尽归我们?” “人心不足蛇吞象,公与兄还是莫太贪心的好。” 陈暮笑了笑。 目前青州主要兵力还是得防备袁绍,徐州和兖州哪怕可以得到,但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到时候兖州归了刘备,袁绍必然南下,到那个时候反而会给袁绍突破口。 如果看地图的话,就会看到现在青州的战略很高明,高明到什么地步呢? 后世著名搅屎棍大嘤帝国的国策,就是这个战略。 曹cao得了半个徐州,都是肥沃土地,让他发展几年必然壮大。因此引吕布入兖州,分掉大半个兖州,曹cao得小半个兖州加上半个徐州,则两方势力相衡。 这就是大嘤帝国分而治之的套路,同时要是细究起来,也是华夏文明历代高明帝王的顶尖权谋之术,可谓是将曹cao吃得死死的。 现在吕布和曹cao能在这片地方,朝廷、袁绍、刘备,三方都不好介入。 可一旦刘备下场,那袁绍必然下场,只会把情况变得更乱。 所以维持现状最好。 等搞定袁绍之后,刘备就能一跃成为北方霸主。而黄河以南地区则因为一直分裂,没有一个统一的雄主,面对刘备的实力,必然不堪一击,届时就可以轻易拿下他们,不费吹灰之力。 不过这个战略说起来容易,可如果深陷于居中,天下南北诸侯无数,郡郡割据,县县为王,能看清楚局势的有几人? 荀彧和沮授也许都能看出来,但沮授还是有些贪心,却不知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很多谋略布局,大型战略,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甚至需要几十上百年,数代人才能做到,比如秦国一统天下便是如此。 一口吃不成胖子,什么事情,都得一步一步来。 听到陈暮的话,沮授也是颇为惋惜地道:“可惜呀,徐州和兖州明明近在咫尺......” “好了公与,不要急,等击败了袁绍,他们,都不过是冢中枯骨尔。” 陈暮笑了笑,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走吧。” 沮授不解道:“去哪儿?” “琅琊国。” “去琅琊国做什么?” “去迎接.....” 陈暮看向南方,目光深邃而又充满了意味深长:“一位客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