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5章 再去宁西镇 (第1/2页)
第535章在去宁西镇 小丫头送完了八公,接下来还得送人。 妮娜在村里面呆了月余的时间,也准备回趟家,用暑假剩这点儿余额陪陪他老爸乔。 而北北也准备离开姜家村回自己的老家陪陪爷爷奶奶。 只有,白宇一家还呆在姜家村,准备等着小学开学之后再回去。 一下子就要走两个小伙伴,小丫头非常的不开心。 不过,姜易早就教会了小家伙换位思考,所以蕊蕊也能认同妮娜和北北需要回家的理由。 最后,小丫头跟这两个小伙伴约好,他们在同一天离开。 然后小丫头又去找了自己的老爸,请求姜易做一些好吃的给自己的两个闺蜜送行。 这件事儿,自然是不用小丫头来说的,姜易早就已经在准备了。 践行饭都在其次,他准备了不少的自制小零食给北北和小妮娜带上。 那些东西都是姜易的拿手好物,在平时,小丫头们经常能吃到,就算是远在江沪的北北,姜易也会时不时的给她寄上一些。 尽管如此,北北和妮娜对自己的这些零食也都是非常宝贝的。 安排好了小家伙们,姜易就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给自己的好邻居和好兄弟践行。 这一天,乔也来了,主要是要接佐伊母女,他这段时间来姜家村也不是一次两次,每一次来都表示,等明年自己休年假的时候,一定要来这里住上一阵儿。 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吃着饭,等到酒足饭饱,一行人也都上了远行的轿车。 不过,姜易也带着白宇他们拖家带口的上了车,他们要去送乔和杨光,同时也是准备重返宁西镇去小住两天。 宁西现在已经完全摘掉了贫困地区的帽子,人人自食其力,借助姜易的易淘实现了月月有盈余的基本目标。 甚至有些手艺人已经靠着自己的能力和网络的帮助彻底翻了身,致了富! 这里面,宁西的林老爷子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 老人家的手工艺品在网上十分的受欢迎,再加上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他的店铺几乎每天都会走好多单生意。 林遇安帮着老爷子给店铺起了个名字,叫“竹趣”! 现在,这个店铺已经成了易淘网金牌店铺,更是被易淘网官方列为了扶贫标杆店铺! 尤其是在前不久上映的“功夫熊猫”宣传中,制片方用到了林老爷子编的那个大型阿宝。 这个情景也成了对宁西竹艺的一种宣传,更是为老人家的竹趣店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除了优秀个人之外,宁西这个地方还变成了一个旅游景区,各种农家乐、民宿开得红红火火,这里的一把手李牧也是天天笑逐颜开,升职也只在今明两年。 姜易来过几次,不过之前都是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到这里指导工作,给规划添建议。 但是这一次,他不准备用这种身份去,他要用游客的身份去这个地方转上一圈。 对于诞生在自己手上的这个超级项目,姜易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看过了。 所以他对能到宁西去看一看也是满怀期待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在大路上,杨光把姜易送到宁西之后,才带着妻女离开。 这一次,姜易带来的是他们回家时候坐的那辆大客车。 车上可不仅仅只坐了人,还带了很多的学习用具和书本。 随着宁西经济的好转,孩子们的入学率反而有所下降。 很早的时候,林遇安就做过一些统计,表示两年间,宁西辍学率占全华国最高。 这不是什么秘密,只能说是一个非常意外的事件。 对此,江南也派人做出了一些调查,这个调查报告也有了。 大体上讲的是一些家庭劳动力不足,孩子们经常回家充当劳力。 而现在有了新的赚钱方法,那自然是要多多益善的,但是没有人手的帮助,这钱是赚不太顺的。 所以,正在上学的孩子也被成功的用各种借口,捂在了家里。 他们把小孩子们叫回家,自然是为了帮着他们把开始出现起色的生意打理了起来。 这种行为明显短视,靠牺牲孩子的未来来赚取短时间的小利益,这已经不是因小失大能够概括的了,这应该被叫做本末倒置。 姜易肯定是不愿意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尤其是宁西这个刚刚摘掉贫困帽子的地方。 学习是唯一保持这个地方生命力的方法,有了足够的教育投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学成出去,然后又完成学业归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宁西需要的不仅仅只有一个林遇安,它需要很多的林遇安齐心协力。 孩子们被迫放下了学业回家经营小生意,这样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改变,除了姜易这个对宁西有大功,在宁西百姓看来是大善的人。 所以,姜易来这里,还是带着一个特殊任务来的,那就是唤起宁西人的志气,告诉他们,再穷不能穷教育! 姜易一行来到宁西的入口时,李牧他们就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对他这个大工程,宁西人用了最高规格的礼遇,到了古镇大街的时候,他的中巴车甚至都只能龟速前行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早点赶到老村长家里休息一下,姜易在古镇大街下了车,开始跟村民们进行互动,询问他们近来的收入和工作。 本来做好的要当一个游客,却只因为杨光的一个电话而被完全改变了。 姜易也很无奈,不过也不能无视这些热情的民众,破坏他们的积极性。 姜易甚至在古镇大街的新广场上,临时登台,跟前来迎接的百姓们讲了几句话。 在这里,他已经开始讲述自己那句“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警句了。 他甚至当场承诺,在宁西设立助学基金,对成绩优异,并且确有困难的孩子实行全程全额资金帮助,一直供他们上完大学。 姜易一来,就宣布了这种重磅的工程,百姓们立刻就欢呼了起来,就差齐齐来上那么一句——姜总万岁了。 简短的集合之后,姜易从古镇大街走了出来,直接在这里坐着敞篷三轮向着老村长家赶了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