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偶遇 (第1/1页)
半个时辰后。 书肆内。 宋青苑柔柔一礼,“苑儿见过老先生!” “不敢!” 何老先生连忙伸手打断,“老夫乃一介草民,当不得锦宁县主如此大礼。” “老先生为国学馆捐书,此乃大善,亦是有利于天下学子之事。” “如此作为,怎能担不起苑儿一礼。” 宋青苑笑道。 哪知刚把话说完,何老先生便立刻吹胡子瞪眼起来。 背过手,重重强调道,“有一件事,老夫可得跟你说在前头,这书不是捐的,只是借的。” “待锦宁县主把书籍抄录完毕后,还得给老夫送回来。” “这些可都是我们何家,多年的珍藏。” 何老先生摇摇头,“老夫舍不得送。” 听罢,宋青苑讪笑。 “老先生手中珍藏的书籍,必然价值不菲。” “能让我们抄录,便已是天大的恩情,我们又怎敢伸手要原著。” “行了!” “要了老夫也不给……” 何老先生摇了摇手,从袖中拿出整理好的书名册,递与宋青苑。 “这是我书肆中,所有的书籍名录。” “你叫你家小丫头,和国子监的对照一下,把没有的都挑出来。” “锦宁县主……” 何老先生指了指宋青苑,“就跟老夫过来吧,老夫带你去看老夫的珍藏。” “这里面有的,可都已经绝迹了。” “要不是我祖父当年,当机立断,花费大半家业,把他们收录起来,那可就……” 何老先生一边走着,一边儿说起了其祖父,年轻时对书籍的执着。 也多亏了他祖父,对书籍这般痴迷,给何家留下了一批“宝藏”。 以至于何老先生不当夫子后,还可以回来开书肆。 “老夫的藏书,很多都是祖父留下的,这两年我也陆续收了几本。” “可惜,藏书的人太多,卖书的人太少。” 何老先生似是无奈的摇摇头。 和宋青苑一边走一边说,很快便到了后院。 后院既宽敞又幽静,就像住家的小宅子一样,平时何老先生就住在此处。 而宋青苑,也在刚才的闲聊中得知,前面的书肆加上这儿,本是一处大宅院。 后来何老先生把院落一分为二,前面做了书肆,后面做了住处。 “锦宁县主请进!” 何老先生推开了一座屋门,同时道,“这里便是老夫收录藏书之地,平时甚少有人过来。” “锦宁县主一定要仔细着点,不要弄坏了书籍。” 何老先生忍不住强调。 哪怕他明知道,眼前面对的是大齐朝的县主,又是慈善基金会的副会长。 还是众多学子口中推崇的对象。 即便如此,他还是要叮嘱一番。 “老先生放心,我定会小心。” 宋青苑保证着。 她虽不爱书籍,可来到了这个古代,身边又具是爱书之人,她能体会得到,这些读书人对书籍的重视。 尤其是一些文人墨客,这书籍的珍爱程度,不亚于其对子女的喜爱。 再者,何老先生所开办的书肆书籍众多,种类齐全。 能被他挑出来,特意放于后院,珍儿重之收藏起来的,其价值可想而知。 也容不得宋青苑不仔细着对待。 “老先生先请……” “锦宁县主请!” 两人进去后,一股书香便扑鼻而来。 “呼!” 宋青苑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闻着。 她以前就曾听说过,好的纸张,保管妥善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股书香气。 而她今天总算见识到了。 微微一笑道,“这抹书香,能让人心境平和。” “此时坐于桌前,一边品茶,一边看书,才觉人生惬意。” “嗯?” 何老先生听后眼睛一亮,满意的笑了。 “老夫亦是如此觉得,偶有闲暇之时,便斟上一盏茶,手持一本书。” “一边品茶,一边看着,沉浸在书中,便好似心灵都得到洗涤。” “这才是文人学子,该做的事。” 何老先生重重的道,“那像有些书生,醉心功名利禄,积极钻营。” “失了学子之风,简直是贻笑大方。” “文人气节荡然无存,又岂能对得起圣人的教诲。” 何老先生越说越来劲,眼看着就要长篇大论。 宋青苑见状,连忙转移话题。 “老先生这里的书籍不少,我若是一次性都拿走,恐怕先生亦舍不得。” “苑儿也害怕因为数量多,而照顾不周,弄坏了先生的书。” “不如这样吧,我这次先取五本,待这五本抄完后,便把原册还回来,再取下五本。” “老先生觉得可好?” “就依锦宁县主所言。” 何老学士看了一眼,便从匣子中找出绸布,把五本书籍仔仔细细的包好,递与宋青苑。 “还请锦宁县主……” “必然妥善保管。” 宋青苑及时接话。 何老学生满意的点头,“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那咱们就过去吧,看看那边整理的如何。” “好!” 宋青苑点头,把手里的书籍往怀中抱了抱。 “红袖那边要对上万本书籍,也忙不过来,我还真得过去看看。” 两人说着,便又回了前面的书肆。 书肆内,正有一个小伙计,帮着红袖挑书。 而另外一位,正在接待前来买书的客人。 “詹小姐?” 宋青苑快走了两步。 眼前戴着纱巾的女子,正是在拍卖会上,拍卖傲雪寒梅图的詹妙儿。 也就是因为弹劾萧景铎,被皇上贬回家种地的詹学士之女。 “詹小姐是来买书?” 宋青苑问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容颜残缺,而怯懦卑微的女子。 宋青苑不禁对她,起了几分佩服之心。 “是!” 詹妙儿点头。 “当今圣上曾说过,爹爹只为友人间的那点小事便寻死觅活,不如回家种地。” “可爹爹自幼只管读书,却从未曾下地劳作过,实在是不精此道。” “遂遣我前来书斋,挑选几本与农学有关系的书籍,以做研究。” “让锦宁县主见笑了!” 詹妙儿口齿清晰的说着,脸上却并无半分羞愧之色。 说完,还落落大方的对宋青苑施了一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