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董卓王允都在秀,只有吕布  (第1/1页)
    达成协议之后,百官告辞离开。    在此之前,董卓询问百官,马日磾养病在家,司徒的位置空悬出来,谁可继任。    百官一致推荐光禄大夫黄琬,黄琬出生名门,乃太尉黄琼之后,由于在桓帝年间得罪权贵,以致被诬陷为朋党,遭禁锢二十余年,直到光和末年才被灵帝解锢,之后出任过青州刺史、右扶风、豫州牧等职位,威望、才干皆是足够。    董卓倒没太大意见,其实谁当司徒对他来说都不是影响很大。    然则黄琬本人却没有同意,他说有更好的人选。    董卓问他是谁?    黄琬答道:乃是上上任司徒,王允。    听到‘王允’这个名字,董卓脸上的表情一僵,眼神蓦然尖锐起来,尽量语气平和的问向黄琬:“他回洛阳了?”    黄琬点了点头,答了声:“前两日刚回。”    实际上,回来已经很久了。    黄琬推荐王允任职司徒公,其他官员也都纷纷表示认同。    然而董卓却没点头,谁都可以担任司徒,唯独王允不行!    “此事容后再议,本太师乏了。”    董卓摆了摆手,下发了逐客令。    百官们也识趣的赶紧离开。    日落黄昏,城外耕种的百姓陆陆续续回家,街道上的行人也逐渐少了起来。    董卓出府登上撵车,义子吕布有些不解:“义父,天色将幕,您这是想要去哪儿?”    “王允府上。”    董卓道了一声,眼神中阴晴不定。    对于王允的名讳,吕布也是听过,他出身于并州五原郡,而王允所在的王氏家族乃太原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并州境内极具影响,即便是三五岁的孩童,也都多有知晓。    如今义父要去拜访王允,吕布自然不会多说什么,点头领命,骑御赤兔马护卫在侧,三百甲士开道,一路浩浩荡荡的奔赴王允府邸。    约莫两刻钟的功夫,便抵达了王允府邸。    “义父,我们到了。”吕布瞅了一眼王家的宅邸大门,恭声对在撵车上打盹儿的董卓说道。    董卓睁开眼,打了个呵欠,从撵车上坐起身来,踩着小马扎,走到地面。    看门的仆人见状,赶紧入府禀报。    不多时,一位头发半百的桑袍老者就从府内出来,迈过门槛,下了石阶,来到董卓近前,先是作揖行礼,然后略带愧疚的说道:“不知太师大驾光临,老朽有失远迎,还望太师恕罪!”    根据记忆,此人便是王允。    董卓笑着说道:“王司徒何时回的洛阳,居然也不知会本太师一声,这未免也太见外了吧!本太师若是知晓,定会亲自为你接风洗尘。”    “区区小事,岂敢劳烦太师。”    王允诚惶诚恐的说着。    两人寒暄了一阵后,董卓笑而问道:“怎么,王司徒不请我进去坐坐?”    听到这话,王允霎时反应过来,好似恍然大悟,轻拍了额头一下,歉意连连:“哎呀,是老朽失礼,太师您请!”    随后,在王允的引路下,进入府邸。    到了客堂,王允与董卓各做落座,吕布本来侍立在旁,董卓也让他找个位置坐下。    随后,王允命人端上瓜果点心,也让后厨备上美食佳肴,做好之后,就端送客堂。    “太师大驾光临,寒舍真乃蓬荜生辉!只是不知,太师今日到此,所谓何事?”王允面向董卓拱了拱手,轻声询问起来。    董卓也不瞒他,饮了口酒,笑着说道:“今天上午,朝堂百官来我相国府拜会,说是要推荐你为司徒。所以呢,本太师登府,就是想问问你的意见?”    王允对此似乎并不意外,只是嘴上叹息了一声:“可能要让太师失望了,老朽年老体衰,实在难担此任。”    董卓听不出这老头儿话里真假,遂也半真半假的问了起来:“除了你,还有何人能任司徒一职?”    王允想了想,很是认真的做出回答:“太师麾下人才济济,李儒、荀攸等人,还有吕温侯,皆可为司徒人选。”    听到王允这话,坐在董卓下方的吕布面色一喜,嘴角憋不住的笑了起来,没想到这个素未谋面的前前任司徒公,居然会这般看重自己。    那可是三公啊!    帝国权力机构的顶层!    吕布之前是做梦也没想过的。    可如今王允这么一说,他心里也不自觉的生出了些许想法。    别人当得,难道我就当不得了?    董卓听完,狐疑的看了王允一眼,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瞎扯淡吗!    李儒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尚书令,这段时间内,虽说董卓的势力和利益得到急速扩张,但洛阳和朝堂之上,也全被他搞得乌烟瘴气。荀攸呢,强于军事,让他去当三公,专业不对口不说,本人资历也是欠缺不够。    能够坐在三公位置上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往上走的老家伙了。    至于吕布,他除了砍人和疼老婆女儿,还懂个球!    想到这里,董卓还特意看了自己的义子一眼,结果呢,吕布已经在那儿开始傻笑了,估计正幻想着当上司徒以后,如何如何。    要是现在给吕布泼盆冷水,到时候王允从旁一唆使,保不准这家伙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王允这老东西,真是有些厉害啊!    董卓心里暗道,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看了义子吕布一眼,对视之下,后者的眼神中明显带有些许急切和渴望。董卓对此露出慈祥笑容,笑着说道:“我儿乃武将出身,司徒公的位置不适合他。以后功勋卓著了,少说也得是个车骑将军吧!更何况,本太师百年之后,这太师的位置,也早晚会是他的。”    听到这话,吕布神情大为激动,对司徒公的职位也完全没了想法,当即从座位离席,走到董卓的案桌前,当即跪下面向董卓拜首,欣喜的大声说道:“孩儿绝不会辜负义父期许!”    在吕布看来,义父这话里的意思,不就是指定自己为接班人了吗!    如此,他以后自当更加努力,也好不负义父所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